一种雾化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11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器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支架顶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孔套设在中空的容置筒外,所述容置筒的顶部端口处设有雾化片压盖,所示雾化片压盖用于将雾化片压在容置筒端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器组件,若需要更换雾化片或棉棒,只需取下雾化片压盖,便能很方便地更换雾化片和棉棒;而且整个组件只需拆除连接板的固定件便能实现整个组件的拆卸,从而使得雾化器的维护和更换都十分方便。

An atomize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tomizer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n open liquid collecting trough at one end, a fixing bracket arranged in the liquid collecting trough, a connecting plat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xing bracket through a fixing piece, a fixing hol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plate sleeved outside the hollow container through a fixing hole, and the top of the container. A spray sheet pressing cover is arranged at the port of the part. The spray sheet pressing cover shown is used to press the spray sheet on the port of the holding cylinder. The nebulizer assembl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asily replace the nebulizer sheet and the cotton rod if the nebulizer sheet or the cotton rod need to be replaced by removing the pressure cap of the nebulizer sheet; moreover, the whole assembly can realize the disassembly of the whole assembly only by removing the fixing parts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thus making the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of the nebulizer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提高3D打印高分子产品的表面光滑度和光洁度,通常采用抛光设备和抛光机对3D打印产品进行后续表面精细加工,现有的表面抛光方式主要包括:(1)砂纸打磨,手工打磨或使用砂带磨光机打磨抛光,但这类抛光方式难以处理微小的产品,打磨效率低、耗时,而且会造成产品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打印精度;(2)珠光处理,利用喷嘴朝着抛光产品高速喷射磨料从而进行抛光,该方法对产品的表面造成破坏,不能做到非常光滑,耗费时间同样较长;(3)雾化溶化法,将3D打印产品置于高分子材料良溶剂(比如酒精等)的雾化罐内,利用溶剂液滴溶化产品表面从而达到平滑的效果,相比前面两种方法,雾化溶化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抛光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现有技术中,微孔雾化器抛光机通过将酒精喷射到空气中,通过液滴粘附到3D打印物表面,从而对3D打印物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但其棉棒和雾化片会因为杂质、长时间使用等原因会导致雾化效果越来越差。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组件结构原因,通常不能对棉棒或雾化片进行更换,或者更换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支架顶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孔套设在中空的容置筒外,所述容置筒的顶部端口处设有雾化片压盖,所示雾化片压盖用于将雾化片压在容置筒端口上。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容置筒上端开口,且所述容置筒的下端部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通孔抵接容置筒的底部。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集液槽内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容置筒底部容置于凹槽中。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通孔的顶部不低于凹槽上端。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容置筒外设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槽。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容置筒上端外壁上设有横向锁槽和竖向滑槽,所述竖向滑槽一端与横向锁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筒上端端口处,且所述雾化片压盖内壁上设有与竖向滑槽相匹配的第一凸起。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竖向滑槽一端延伸至横向锁槽,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筒上端端面上。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横向锁槽的远竖向滑槽端设有第二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器组件,若需要更换雾化片或棉棒,只需取下雾化片压盖,便能很方便地更换雾化片和棉棒;而且整个组件只需拆除连接板的固定件便能实现整个组件的拆卸,从而使得雾化器的维护和更换都十分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雾化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雾化器组件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雾化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雾化片压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容置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包括:一端开口的集液槽100,该集液槽100通常设置在雾化器抛光机内,所述集液槽100内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有横向的连接板2,且所述连接板2通过螺丝或其他固定件安装于固定支架1顶端,所述连接板2的两端设有固定孔21,所述连接板2通过固定孔21套设在中空的容置筒3外,从而将容置筒3固定在集液槽100内,用于容置棉棒,所述容置筒3的顶部端口处设有雾化片压盖4,所示雾化片压盖4用于将雾化片压在容置筒3端口上。其中,该雾化片压盖4为环形,且外边缘具有向下延伸的侧壁。本技术提供的雾化器组件,若需要更换雾化片或棉棒,只需取下雾化片压盖,便能很方便地更换雾化片和棉棒;而且整个组件只需拆除连接板的固定件便能实现整个组件的拆卸,从而使得雾化器的维护和更换都十分方便。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容置筒3上端开口,且所述容置筒3的下端部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31,该通孔31便于容置筒3内的面棒与集液槽100内的液体充分接触。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通孔31抵接容置筒3的底部,从而使得集液槽100内的液体与棉棒充分接触,避免集液槽内液体浪费。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集液槽100内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容置筒3底部容置于凹槽中。通常,随着雾化器的工作,集液槽内的液体液位逐渐降低,与棉棒接触面积减小,从而棉棒对液体的传导能力也会降低。而本实施例中,随着集液槽内液体液位降低,液体会逐渐集中到凹槽内,从而加大了剩余的少量液体与棉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当集液槽内液体较少时棉棒对液体的传导能力,使得雾化器不会因为液位减低而雾化效果降低。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通孔31的顶部不低于凹槽上端。便于液体与棉棒接触。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容置筒3外设有与固定孔21相匹配的固定槽32,以防止容置筒在固定孔内随意滑动。该固定槽可以为单独设置在容置筒外的凹槽;也可以是在容置筒外设置的环形凸缘。如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容置筒3上端外壁上设有横向锁槽33和竖向滑槽34,所述竖向滑槽34一端与横向锁槽33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筒3上端端口处,且所述雾化片压盖4内壁上设有与竖向滑槽34相匹配的第一凸起41,雾化片压盖4的侧壁还设有一缺口42。在使用时,将雾化片压盖4的第一凸起41对准竖向滑槽34,然后下压,当第一凸起41下落到横向锁槽33后,旋转雾化片压盖4,以完成雾化片压盖的锁定。而在雾化片压盖4下压锁紧的过程中,缺口42的设置,使得侧壁能够向外形变以便雾化片压盖下压并锁紧。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竖向滑槽34一端延伸至横向锁槽33,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筒3上端端面上。通过容置筒3顶端端面上的竖向滑槽34,能够在第一凸起卡入竖向滑槽34的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便于其滑入容置筒3侧壁部分的竖向滑槽,实现雾化片压盖4锁死的盲操作。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横向锁槽33的远竖向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支架顶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孔套设在中空的容置筒外,所述容置筒的顶部端口处设有雾化片压盖,所示雾化片压盖用于将雾化片压在容置筒端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固定支架顶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孔套设在中空的容置筒外,所述容置筒的顶部端口处设有雾化片压盖,所示雾化片压盖用于将雾化片压在容置筒端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筒上端开口,且所述容置筒的下端部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抵接容置筒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内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容置筒底部容置于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岩王立根茅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诺思贝瑞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