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63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1:02
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包括立式筒体以及用于驱动该立式筒体转动的电机,立式筒体内由上往下依次间隔装设有第一研磨盘和第二研磨盘,该第一研磨盘和第二研磨盘的上表面及立式筒体内侧壁均呈波浪凹凸式形状,立式筒体的外侧壁设有一圈呈水平方向布置的链齿,链齿与电机传动轴通过一链条传动连接;第一研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滤孔,第二研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二滤孔,第一滤孔的内径大于第二滤孔;立式筒体的下方设有一固定轴,固定轴向上依次穿过立式筒体的底板中心处、第二研磨盘中心处、第一研磨盘中心处;固定轴侧边上还装设有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有效降低了电机传动轴的负担,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研磨速率。

A Vertical Ball Mill for Improving Grinding Efficiency

A vertical ball mill for improving grinding efficiency includes a vertical cylinder body and a motor for driving the vertical cylinder body to rotate. The vertical cylinder body is separated from top to bottom by a first abrasive disc and a second abrasive disc.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abrasive disc and the second abrasive disc and the inner and outer walls of the vertical cylinder body are both wavy concave and convex, and the outer walls of the vertical cylinder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circle in a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chain teeth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drive shaft through a chain drive; the first grinding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filters, the second grinding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filters,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first filter hole is larger than the second filter hole; the lower part of the vertical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haft,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vertical cylinder, the center of the second grinding disc, and the center of the second grinding disc. At the center of the first grinding disc, an upper stirring component and a lower stirring component are also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xed shaft. It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load of motor drive shaft,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improves the grinding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
本技术涉及矿山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
技术介绍
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这种类型磨矿机是在其筒体内装入一定数量的钢球作为研磨介质。它广泛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对各种矿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进行干式或湿式粉磨。球磨机适用于粉磨各种矿石及其它物料,被广泛用于选矿,建材及化工等行业,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磨矿方式。根据排矿方式不同,可分格子型和溢流型两种。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湿法立式连续研磨球磨机(申请号CN201510583137.9)公开了其包括一立式筒体,其顶部设有进料口,其底部设有出浆口;一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立式筒体的顶部;一中间传动轴,竖向架设在所述立式筒体中,其上端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立式筒体之内侧壁设有第一波浪凹凸式内衬;还包括至少一个旋转盘,穿设固定在所述中间传动轴的轴体上,每一旋转盘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波浪凹凸式内衬。所述旋转盘的数量为2-3个,并自上而下层置在所述立式筒体内。该专利技术虽然能够进行连续的进料和放浆,缩短了研磨周期,提高了研磨效率和出浆质量,但是其存在两个问题:1、由于该方案中的旋转盘是穿设固定在中间传动轴的轴体上,而物料是由该旋转盘承载,这便会导致传动轴负载过大,从而影响设备运行;2、无法对筒体内的物料进行搅动,导致筒体内物料分散速度慢,从而降低了研磨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两个问题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包括立式筒体以及用于驱动该立式筒体转动的电机,该立式筒体的顶板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底板开设有出浆口,所述立式筒体内由上往下依次间隔装设有第一研磨盘和第二研磨盘,该第一研磨盘和第二研磨盘的上表面均呈波浪凹凸式形状,并且该立式筒体的内侧壁也呈波浪凹凸式形状,所述立式筒体的外侧壁设有一圈呈水平方向布置的链齿,所述链齿与所述电机传动轴通过一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研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滤孔,所述第二研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二滤孔,第一滤孔的内径大于第二滤孔;所述立式筒体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侧固定装设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立式筒体的底板中心处、第二研磨盘中心处、第一研磨盘中心处;所述固定轴侧边上还装设有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并且该上搅拌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研磨盘与立式筒体顶板之间,该下搅拌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研磨盘与第一研磨盘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立式筒体架设于一支撑架上侧,并且该支撑架与立式筒体外侧壁通过轴承可旋转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出浆口均朝下正对该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立式筒体的下方还装设有一卸料槽,所述固定座固定装设于所述卸料槽上,该立式筒体内的物料穿过所述出浆口之后能够落到所述卸料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槽的槽底上表面为一倾斜面,并且该槽底上表面水平位置低的一侧能够与外部卸料斗或卸料传送带对接。进一步的,所述上搅拌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外侧壁上的第一倾斜上搅拌杆、第二倾斜上搅拌杆、第三倾斜上搅拌杆;所述第三倾斜上搅拌杆下端、第二倾斜上搅拌杆下端、第一倾斜上搅拌杆下端分别向下朝所述第一研磨盘延伸,并且三者呈现以固定轴为中心向外发射式分布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倾斜上搅拌杆下端、第二倾斜上搅拌杆下端、第一倾斜上搅拌杆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进一步的,所述下搅拌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外侧壁上的第一倾斜下搅拌杆、第二倾斜下搅拌杆、第三倾斜下搅拌杆;所述第三倾斜下搅拌杆下端、第二倾斜下搅拌杆下端、第一倾斜下搅拌杆下端分别向下朝所述第二研磨盘延伸,并且三者呈现以固定轴为中心向外发射式分布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倾斜下搅拌杆下端、第二倾斜下搅拌杆下端、第一倾斜下搅拌杆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设置电机传动轴通过链条与立式筒体的外侧壁传动连接,可以有效降低电机传动轴的负担,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此外,通过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的设置,使得立式筒体在转动过程中,其内的物料还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避免其内的物料相互粘合,从而提高了研磨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立式筒体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包括立式筒体1以及用于驱动该立式筒体1转动的电机2,该立式筒体1的顶板11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12、底板13开设有出浆口14,立式筒体1内由上往下依次间隔装设有第一研磨盘3和第二研磨盘4,该第一研磨盘3和第二研磨盘4的上表面均呈波浪凹凸式形状,并且该立式筒体1的内侧壁也呈波浪凹凸式形状,立式筒体1的外侧壁设有一圈呈水平方向布置的链齿15,该链齿15与电机传动轴21通过一链条5传动连接;第一研磨盘3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滤孔31,第二研磨盘4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二滤孔41,第一滤孔31的内径大于第二滤孔41;立式筒体1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座6,固定座6上侧固定装设有一固定轴61,固定轴61向上依次穿过立式筒体的底板13中心处、第二研磨盘4中心处、第一研磨盘3中心处;固定轴61侧边上还装设有上搅拌组件7和下搅拌组件8,并且该上搅拌组件7位于第一研磨盘3与立式筒体顶板11之间,该下搅拌组件8位于所述第一研磨盘3与第一研磨盘4之间。设置电机传动轴21通过链条5与立式筒体1的外侧壁传动连接,可以有效降低电机传动轴21的负担,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此外,通过上搅拌组件7和下搅拌组件8的设置,使得立式筒体1在转动过程中,其内的物料还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避免其内的物料相互粘合,从而提高了研磨速率。具体的,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一研磨盘3和第二研磨盘4将立式筒体1分隔成三个空间,第一研磨盘3与立式筒体1顶板11之间形成第一研磨空间16,第二研磨盘4与第一研磨盘3之间形成第二研磨空间17,第二研磨盘4与立式筒体1底板13之间形成过渡空间18。使用时,物料首先通过进料口12进入第一研磨空间16,在第一研磨空间16内经由第一研磨盘3、立式筒体内侧壁、钢球、上搅拌组件7四者的作用下进行研磨,当研磨至尺寸与第一滤孔31相适配时,穿过第一滤孔31进入第二研磨空间17继续研磨;第二研磨空间17内物料经由第二研磨盘4、立式筒体内侧壁、钢球、下搅拌组件8四者的作用下进行研磨,当研磨至尺寸与第二滤孔41相适配时,穿过第二滤孔41进入过渡空间18,再通过出浆口14传送至立式筒体1外部。参照图1、图2和图3。立式筒体1架设于一支撑架9上侧,并且该支撑架9与立式筒体1外侧壁通过轴承91可旋转连接。该支撑架9中部开设有通孔92,出浆口14均朝下正对该通孔92。出浆口14具有复数个,并间隔装设于立式筒体1底端,便于出料。使用时,电机2通过链条5驱动立式筒体1动作,使立式筒体1相对支撑架9进行旋转,立式筒体1内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钢球相互碰撞,完成研磨,研磨完后,再通过出浆口14排出。参照图1、图2和图3。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包括立式筒体以及用于驱动该立式筒体转动的电机,该立式筒体的顶板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底板开设有出浆口,所述立式筒体内由上往下依次间隔装设有第一研磨盘和第二研磨盘,该第一研磨盘和第二研磨盘的上表面均呈波浪凹凸式形状,并且该立式筒体的内侧壁也呈波浪凹凸式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筒体的外侧壁设有一圈呈水平方向布置的链齿,所述链齿与所述电机传动轴通过一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研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滤孔,所述第二研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二滤孔,第一滤孔的内径大于第二滤孔;所述立式筒体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侧固定装设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立式筒体的底板中心处、第二研磨盘中心处、第一研磨盘中心处;所述固定轴侧边上还装设有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并且该上搅拌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研磨盘与立式筒体顶板之间,该下搅拌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研磨盘与第一研磨盘之间;所述上搅拌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外侧壁上的第一倾斜上搅拌杆、第二倾斜上搅拌杆、第三倾斜上搅拌杆;所述第三倾斜上搅拌杆下端、第二倾斜上搅拌杆下端、第一倾斜上搅拌杆下端分别向下朝所述第一研磨盘延伸,并且三者呈现以固定轴为中心向外发射式分布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包括立式筒体以及用于驱动该立式筒体转动的电机,该立式筒体的顶板中心处开设有进料口、底板开设有出浆口,所述立式筒体内由上往下依次间隔装设有第一研磨盘和第二研磨盘,该第一研磨盘和第二研磨盘的上表面均呈波浪凹凸式形状,并且该立式筒体的内侧壁也呈波浪凹凸式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筒体的外侧壁设有一圈呈水平方向布置的链齿,所述链齿与所述电机传动轴通过一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研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一滤孔,所述第二研磨盘上开设有复数个第二滤孔,第一滤孔的内径大于第二滤孔;所述立式筒体的下方设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侧固定装设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立式筒体的底板中心处、第二研磨盘中心处、第一研磨盘中心处;所述固定轴侧边上还装设有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并且该上搅拌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研磨盘与立式筒体顶板之间,该下搅拌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研磨盘与第一研磨盘之间;所述上搅拌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外侧壁上的第一倾斜上搅拌杆、第二倾斜上搅拌杆、第三倾斜上搅拌杆;所述第三倾斜上搅拌杆下端、第二倾斜上搅拌杆下端、第一倾斜上搅拌杆下端分别向下朝所述第一研磨盘延伸,并且三者呈现以固定轴为中心向外发射式分布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研磨效率的立式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筒体架设于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球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大田县岩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