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52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包括:入口部,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以及出口部,通过将上述各部分设置成一定形状,解决了除尘设备管道出口与除尘设备入口截面形状不同,且不在同一中心线时的送风问题,保证了进入除尘设备的气流稳定均匀,同时避免了长期使用除尘设备时灰尘在进风管道中的沉积。

A kind of air equalizing device for air inlet of dust remova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inlet equalizing device for dust removal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n inlet part, a change part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airflow, a first transition part, a second transition part, a change part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airflow and an outlet part. By setting the above parts into a certain shape, the shape of the pipe outlet of dust removal equipmen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inlet section of the dust removal equipment and is not in the same central line. The problem of air supply ensures that the air flow into the dust removal equipment is stable and uniform, and avoids the deposition of dust in the air inlet pipeline when the dust removal equipment is used for a lo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化除尘
,特别是一种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
技术介绍
为防止除尘设备管道内灰尘沉积,除尘设备入口管道内的气流速度一般较大,可达10-18m/s,为保证较高的除尘效率,除尘设备内部的气流速度较低,如电式除尘设备内的气流速度一般为0.5-2.5m/s,气流通过的断面变化较大。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多个除尘设备仅与一个设备入口管道连接,使得管道出口与除尘器的入口不在同一中心线上,这样会引起气流分离,导致涡流形成,甚至是强紊流产生,从而风阻增大,使得除尘设备的净化除尘效率大大降低;或者管道出口与除尘器入口形状不一致,需要进行变径处理。因此,在除尘器入口上游位置需要配置一个进风口的均风装置,与管道连接,使得进入除尘设备内的气流稳定且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尤其用于当管道出口与除尘设备入口截面形状不同,且不在同一中心线时的情况,除尘设备可为商用或工业级应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包括:与外部管道连接的入口部,将外部管道内气流引入均风装置中;与入口部连接的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用于改变气流方向;与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连接的第一过渡部,用于稳定气流并略微改变气流方向;与第一过渡部连接的第二过渡部,用于进一步稳定气流;与第二过渡部连接的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用于再次改变从第二过渡部流出的气流方向;与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连接的出口部,用于将气流引入除尘设备中;其中,气流在入口部及出口部中的流向相同,且与其在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中的流向成一定角度。进一步地,进风口均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平面导流板、第二平面导流板第三平面导流板,其中,第一平面导流板位于第一过渡部中,并在靠近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的一侧设置;第二平面导流板位于第二过渡部中;第三平面导流板位于出口部中,并在靠近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的一侧设置。进一步地,入口部为中空扁圆柱体,其在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截面为圆形;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为中空六面体,该中空六面体有一组相互平行面为直角梯形,另一组相对平行面与直角梯形所在面垂直,且均为矩形;其中包括直角梯形长底边的第一矩形面与入口部接合,为气流进口;与第一矩形面垂直的第二矩形面与第一过渡部接合,为气流出口;气流在所述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中改变流向90度后从气流出口流出。第一过渡部为中空喇叭体,喇叭体气流入口和出口均为矩形,喇叭体气流入口与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接合,喇叭体气流出口与第二过渡部接合;其中,气流出口的矩形形状比所述入口的矩形形状扁平。第二过渡部为中空扁平长方体,两个互相平行的扁平矩形面分别为气流入口和出口。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是截面为1/4圆面的中空长圆柱体,其两个矩形外表面分别与第二过渡部和出口部相接合,分别作为气流入口和出口;其内部设置有多个与圆弧形外曲面同轴但不同半径的曲面导流板,气流在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中流向改变90度后从气流出口流出;出口部为扁平中空喇叭体,喇叭体的小开口部与大开口部均为扁平矩形形状。喇叭体的小开口部与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接合,喇叭体的大开口部与除尘设备接合。进一步地,第一平面导流板有多个,且多个导流板间互相平行。进一步地,第二平面导流板有一个,且位于第二过渡部的中部并贯穿第二过渡部。进一步地,第三平面导流板有多个,且多个导流板形成喇叭状。采用本技术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与管道连接,使得进入除尘器内的气流稳定且均匀。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的沿气流方向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入口部-1、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第一过渡部-3、第一平面导流板-4、第二过渡部-5、第二平面导流板-6、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7、出口部-8、第三平面导流板-9、空气净化单元-10、进风装置-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首先结合图1-图3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设备进风口均风装置。由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均风装置包括:与外部管道连接的入口部1,外部空气通过入口部1进入均风装置中。与入口部1连接的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气流进入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后改变方向;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具有一定坡度,在气流方向转变处形成钝角,使得在改变气流方向时,增大接触面积,降低气流动量改变时所带来的紊流等不利因素,以减少气流分离现象,同时可避免长时间运行后在装置内积尘。与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连接的第一过渡部3,稳定改变方向后的气流并略微对气流方向进行调整。与第一过渡部3连接的第二过渡部5,进一步稳定气流。与第二过渡部5连接的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7,用于再次改变从第二过渡部5流出的气流方向,使得气流朝向除尘设备的进口方向;与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7连接的出口部8,用于使改变了方向的气流稳定后再进入除尘设备中。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均风装置的爆炸图,由图2可见,入口部1为中空扁圆柱体,其在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截面为圆形。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为中空六面体,该中空六面体有一组相互平行面为直角梯形,另一组相对平行面与直角梯形所在面垂直,且均为矩形。其中包括直角梯形长底边的第一矩形面与入口部1接合,为气流进口;与第一矩形面垂直的第二矩形面与第一过渡部3接合,为气流出口。气流在所述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中改变流向90度后从气流出口流出。第一过渡部3为中空喇叭体,喇叭体气流入口和出口均为矩形,喇叭体气流入口与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接合,喇叭体气流出口与第二过渡部5接合;其中,气流出口的矩形形状比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管道连接的入口部(1),将所述外部管道内气流引入所述均风装置中;与所述入口部(1)连接的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用于改变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连接的第一过渡部(3),用于稳定气流并略微改变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一过渡部(3)连接的第二过渡部(5),用于进一步稳定气流;与所述第二过渡部(5)连接的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7),用于再次改变从第二过渡部(5)流出的气流方向;与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7)连接的出口部(8),用于将气流引入所述除尘设备中;其中,气流在所述入口部(1)及所述出口部(8)中的流向相同,且与其在所述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所述第一过渡部(3)和所述第二过渡部(5)中的流向成一定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管道连接的入口部(1),将所述外部管道内气流引入所述均风装置中;与所述入口部(1)连接的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用于改变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连接的第一过渡部(3),用于稳定气流并略微改变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一过渡部(3)连接的第二过渡部(5),用于进一步稳定气流;与所述第二过渡部(5)连接的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7),用于再次改变从第二过渡部(5)流出的气流方向;与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7)连接的出口部(8),用于将气流引入所述除尘设备中;其中,气流在所述入口部(1)及所述出口部(8)中的流向相同,且与其在所述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所述第一过渡部(3)和所述第二过渡部(5)中的流向成一定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平面导流板(4)、第二平面导流板(6)和第三平面导流板(9)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导流板(4)位于所述第一过渡部(3)中,并在靠近所述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平面导流板(6)位于所述第二过渡部(5)中;所述第三平面导流板(9)位于所述出口部(8)中,并在靠近所述第二气流方向改变部(7)的一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除尘设备的进风口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部(1)为中空扁圆柱体,其在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气流方向改变部(2)为中空六面体,该中空六面体有一组相互平行面为直角梯形,另一组相对平行面与直角梯形所在面垂直,且均为矩形;其中包括所述直角梯形长底边的第一矩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斐之闫献军史红星齐学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和洁能新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