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36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腔竖向开设有调节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杆、伸缩杆、圆球、底座、支撑腿、转动槽、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达到了稳定性好的效果,避免了在一些比较光滑的地面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辅助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加强了辅助装置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An Auxiliary Support Device for Orthopaedic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support device for orthopaedics,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The top of the bra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block.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are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groove matched with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ra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grip handle.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egulating block,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regulating block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good stability through the coordinated use of adjusting rod, telescopic rod, ball, base, supporting leg, rotating groove, first connecting block and second connecting block, avoids the phenomenon of slipping easily on some smooth grou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stability of support of existing auxiliary devices, and thus improves the safety of auxiliary devices. It strengthen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auxiliary device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具体为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和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需要骨科的与时俱进。患者在做完手术后,通常会打石膏以保证伤病的恢复,患者此时行动就需要借助到辅助支撑装置,然而现有的辅助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具有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在一些比较光滑的地面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轻则使患者产生一个踉跄,重则使患者二次受伤,大大降低了辅助装置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辅助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腔竖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内腔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块的正表面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一端贯穿至调节块的背表面,所述螺母的表面且位于调节块的背表面活动连接有螺帽,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圆球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调节杆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腔通过转轴与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厚度为五毫米。优选的,所述握把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与调节块配合使用,所述螺母与调节孔配合使用,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不少于五个,且形状大小一致。优选的,所述支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厚度为三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调节杆、伸缩杆、圆球、底座、支撑腿、转动槽、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达到了稳定性好的效果,避免了在一些比较光滑的地面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辅助装置的安全性,同时加强了辅助装置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防护垫的设置,能够对患者的腋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患者的腋部直接与支撑块接触时容易造成不适的状况,从而提高了该辅助支撑装置的舒适性,大大提高了该辅助支撑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固定套的设置,能够使患者的手部与握把的接触更加紧密,避免了患者握住握把时容易打滑的状况,从而提高了握住握把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该辅助支撑装置的实用性,通过防滑垫的设置,能够避免该辅助支撑装置在不平整的地面容易打滑的状况,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块剖面右视图。图中:1、支架;2、固定套;3、连接槽;4、防护垫;5、支撑块;6、凹槽;7、连接块;8、调节杆;9、握把;10、螺母;11、调节块;12、调节孔;13、调节槽;14、伸缩杆;15、圆球;16、底座;17、支撑腿;18、防滑垫;19、支脚;20、转动槽;21、第一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3、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7相适配的连接槽3,支撑块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6,支架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握把9,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1,调节块11的内腔竖向开设有调节槽13,调节槽1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杆8,调节杆8的内腔开设有调节孔12,调节块11的正表面设置有螺母10,螺母10的一端贯穿至调节块11的背表面,螺母10的表面且位于调节块11的背表面活动连接有螺帽23,调节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球15,圆球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16,底座16的顶部开设有与圆球15相适配的转动槽20,调节杆8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4,底座1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第一连接块21的内腔通过转轴与伸缩杆14活动连接,底座16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7,支撑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19。本技术中:凹槽6的内腔设置有防护垫4,防护垫4的厚度为五毫米,通过防护垫4的设置,能够对患者的腋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患者的腋部直接与支撑块5接触时容易造成不适的状况,从而提高了该辅助支撑装置的舒适性,大大提高了该辅助支撑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中:握把9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2,固定套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固定套2的设置,能够使患者的手部与握把9的接触更加紧密,避免了患者握住握把9时容易打滑的状况,从而提高了握住握把9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该辅助支撑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中:调节杆8与调节块11配合使用,螺母10与调节孔12配合使用,调节孔12的数量不少于五个,且形状大小一致。本技术中:支脚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8,防滑垫18的厚度为三毫米,通过防滑垫18的设置,能够避免该辅助支撑装置在不平整的地面容易打滑的状况,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患者手握握把9,将支撑块5置于腋下,行动时,后侧的支脚19先着地,然后前侧的支脚19也着地,带支脚19顶部的底座16稳定后,患者可以移动,患者带动支架1活动,支架1通过调节块11带动调节杆8活动,调节杆8带动圆球15在转动槽20的内腔活动,调节杆8通过伸缩杆14带动伸缩,即可。综上所述:该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通过调节杆8、伸缩杆14、圆球15、底座16、支撑腿17、转动槽20、第一连接块21、和第二连接块2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辅助装置支撑稳定性不好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7)相适配的连接槽(3),所述支撑块(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支架(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握把(9),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1),所述调节块(11)的内腔竖向开设有调节槽(13),所述调节槽(1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内腔开设有调节孔(12),所述调节块(11)的正表面设置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一端贯穿至调节块(11)的背表面,所述螺母(10)的表面且位于调节块(11)的背表面活动连接有螺帽(23),所述调节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球(15),所述圆球(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顶部开设有与圆球(15)相适配的转动槽(20),所述调节杆(8)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2),所述第二连接块(22)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4),所述底座(1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所述第一连接块(21)的内腔通过转轴与伸缩杆(14)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6)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7),所述支撑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7)相适配的连接槽(3),所述支撑块(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支架(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握把(9),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1),所述调节块(11)的内腔竖向开设有调节槽(13),所述调节槽(1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内腔开设有调节孔(12),所述调节块(11)的正表面设置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一端贯穿至调节块(11)的背表面,所述螺母(10)的表面且位于调节块(11)的背表面活动连接有螺帽(23),所述调节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球(15),所述圆球(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顶部开设有与圆球(15)相适配的转动槽(20),所述调节杆(8)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2),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细群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羽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