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汉杰专利>正文

一种内脏止血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12317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脏止血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内脏止血贴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为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为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所述第三聚合物层为壳聚糖;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是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羟基丙酸四种组元形成的聚合物。该止血贴膜,可快速贴合破损组织,实现快速止血,且没有脱离和渗漏现象,可用作内脏破裂、损伤或失血时的粘连、保护或止血材料;或者用作创伤敷料。

A visceral hemostatic sticker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isceral hemostatic patch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visceral hemostatic patch film comprises a first polymer layer, a second polymer layer and a third compound layer, in which the first polymer layer is a quaternary polyurethane polymer, the second polymer layer is a polylactic acid polyglycolic acid copolymer, and the third polymer layer is chitosan. Quaternary polyurethane polymers are polymers composed of N vinyl pyrrolidone, acrylic acid, N hydroxy succinimide and 2 hydroxypropionic acid. The hemostatic film can quickly adhere to damaged tissues and achieve rapid hemostasis without detachment or leakage. It can be used as adhesion, protection or hemostatic material for visceral rupture, injury or bleeding, or as a wound dr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脏止血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高分子生物材料,尤其是一种内脏止血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医生在处理伤口或是止血时通常会用针来缝合,等到伤口痊愈时再拆线。但像胃和肝脏等柔软的器官很难用针线缝合,其他传统的止血方式则会让伤口有崩开的可能性。传统缝扎、电切电凝、超声刀等止血方式,尽管可以有效止血,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对机体的二次损伤(物理损伤、电损伤、热损伤等),而这些损伤可能比手术本身损伤还大。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9219454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的生物复合材料,具有由矿物质和聚合物构成的主体组合物,以及包裹在主体组合物表面的表面层,通过矿物质和包裹结构,来增强复合材料的绕曲强度、最大负荷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600013B公开了一种用于动脉、静脉及组织创伤止血、保护的植绒医用材料及其应用以及制备该植绒医用材料的方法。该医用植绒止血材料,包括作为创面接触层的植绒层和基底层,所述植绒层由功能性纤维组成,所述功能性纤维经植绒方法固定于所述基底层的上表面,利用特殊结构的植绒层发挥止血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创伤修复材料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脏止血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内脏止血贴膜与体内脏器结合牢固,可以快速止血;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操作应用是对破损周边组织伤害小;可以在手术进程中快速选择适合的覆盖面积,使用方便。为了获得满意的性能,所述内脏止血贴膜采用多层累加设计,各层生物兼容性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选择是关键技术之一。可生物降解的聚氨酯,聚乳酸,甲壳素这三类产品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中。它们在体内降解后的产物可以完全被人体代谢,降解产物无毒副作用、可被人体吸收,在体内不蓄积、无免疫性。其中甲壳素能选择性地凝聚白血病的细胞、Ehrlich腹水癌细胞,对正常的红细胞骨髓细胞无影响,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能有效地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水解酶的活性,通过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功能而抑制肿瘤生长。巨噬细胞激活后,除了本身的吞噬杀灭肿瘤细胞等功能增强外,又能分泌多种免疫因子调节其他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但同时以上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各自又都具有一些缺点。聚氨酯的范围太广,选择一个可以快速与组织牢固贴合是一个关键因素;聚乳酸降解速度慢,并且比较脆,适合作为体内刚性支撑类的材料;甲壳素同样有降解速度慢和降解时又酸释放出来的特点。我们的专利技术就是要结合各自的生物优点,改良和摒弃其弱点达到设计要求。本专利技术制备了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ViaBiotechPatchPolymer,VPP)作为止血膜的高分子材料的一种组份。选择PLGA(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用以代替聚乳酸(PLA),降低了其中乳酸的嵌段用以提升降解的速度。并选用壳聚糖(Chitosan)作为第三种组份。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内脏止血贴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为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为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所述第三聚合物层为壳聚糖;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是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羟基丙酸四种组元形成的聚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中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羟基丙酸四种组元的摩尔比为1:1:1:1-3,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Mn=2000-7000g/mol,Mw=10000-40000g/mol。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中丙酸片段与乙醇酸片段摩尔比为1-2:1-2,所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0k~40k道尔顿;优选地,所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中丙酸片段与乙醇酸片段摩尔比为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的厚度依次为50-100微米,50-100微米,50-100微米,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的厚度依次为60-90微米,60-90微米,60-90微米;任选的,所述内脏止血贴膜的长度为10~15厘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的厚度相等。本专利技术还保护制备所述的内脏止血贴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羟基丙酸四种组元的摩尔比为1:1:1:1-3称取各物质,将四种组元混合制成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步骤2:将步骤1制备的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中,获得聚合物溶液A;将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溶于二氯甲烷中,获得聚合物溶液B;将壳聚糖溶于二氯甲烷、甲醇和有机酸的混合溶剂中,获得聚合物溶液C;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聚合物溶液A滴加到聚四氟乙烯平板上,利用OSP线棒涂布器进行滚动涂膜,之后干燥,形成第一聚合物层;步骤4:将步骤2获得的聚合物溶液B滴加到聚四氟乙烯平板上,利用OSP线棒涂布器进行滚动涂膜,覆盖在步骤3中形成第一聚合物层上,之后干燥,在第一聚合物层上形成第二聚合物层;步骤5:将步骤2获得的聚合物溶液C滴加到聚四氟乙烯平板上,利用OSP线棒涂布器进行滚动涂膜,覆盖在步骤4中形成第二聚合物层上,之后干燥,在第二聚合物层上形成第三聚合物层;步骤6:将聚四氟乙烯平板连同上面的复合膜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干燥后将复合膜从聚四氟乙烯板上剥离,剪切成型,获得所述的内脏止血贴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1a向烧瓶中加入二甲基亚砜,向二甲基亚砜中鼓泡吹入氮气进行脱氧,之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烧瓶中的二甲基亚砜至70-90℃;1b向烧瓶中加入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丙烯酸,搅拌均匀后加入偶氮异丁腈,在氮气保护下70-90℃保温搅拌10-20小时,然后冷却至40-60℃;1c向烧瓶中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40-60℃搅拌2-6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1d向烧瓶中加入2-羟基丙酸,在室温下搅拌1-3小时;1e向烧瓶中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在在氮气保护下室温搅拌90-100小时;1f将烧瓶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取滤液加入异丙醇,然后向其中滴加乙醚并搅拌,产生沉淀,即为粗品;1g将沉淀物真空过滤后用乙醚清洗,干燥,使用索氏提取器进行萃取提纯,溶剂使用异丙醇,萃取液中加入二氯甲烷和甲醇,之后在乙醚中搅拌形成沉淀,乙醚清洗后真空干燥,获得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与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溶剂加量比为1克:7-13毫升;任选的,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3-17:2-6;任选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与二氯甲烷加量比为1克:7-13毫升;任选的,壳聚糖与二氯甲烷、甲醇和有机酸的混合溶剂加量比为1克:7-13毫升;任选的,二氯甲烷、甲醇和有机酸的混合溶剂为二氯甲烷与甲醇按照体积比为13-17:2-6混合后,加入2体积%的乙酸。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聚合物溶液A沿直线滴加到聚四氟乙烯平板上,长度在10~15厘米,涂膜完成后通风干燥5-15分钟,同时用丙酮清洗并擦干线棒;任选的,所述步骤4中聚合物溶液B沿直线滴加到聚四氟乙烯平板上,长度在10~15厘米,涂膜完成后通风干燥5-15分钟,同时用丙酮清洗并擦干线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脏止血贴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为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为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所述第三聚合物层为壳聚糖;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是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羟基丙酸四种组元形成的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脏止血贴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为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为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所述第三聚合物层为壳聚糖;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是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羟基丙酸四种组元形成的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脏止血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中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羟基丙酸四种组元的摩尔比为1:1:1:1-3,所述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Mn=2000-7000g/mol,Mw=10000-40000g/mo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脏止血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中丙酸片段与乙醇酸片段摩尔比为1-2:1-2,所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0k~40k道尔顿;优选地,所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中丙酸片段与乙醇酸片段摩尔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脏止血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的厚度依次为50-100微米,50-100微米,50-100微米,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的厚度依次为60-90微米,60-90微米,60-90微米;任选的,所述内脏止血贴膜的长度为10~15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脏止血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的厚度相等。6.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脏止血贴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2-羟基丙酸四种组元的摩尔比为1:1:1:1-3称取各物质,将四种组元混合制成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步骤2:将步骤1制备的四元聚氨酯类聚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中,获得聚合物溶液A;将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溶于二氯甲烷中,获得聚合物溶液B;将壳聚糖溶于二氯甲烷、甲醇和有机酸的混合溶剂中,获得聚合物溶液C;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聚合物溶液A滴加到聚四氟乙烯平板上,利用OSP线棒涂布器进行滚动涂膜,之后干燥,形成第一聚合物层;步骤4:将步骤2获得的聚合物溶液B滴加到聚四氟乙烯平板上,利用OSP线棒涂布器进行滚动涂膜,覆盖在步骤3中形成第一聚合物层上,之后干燥,在第一聚合物层上形成第二聚合物层;步骤5:将步骤2获得的聚合物溶液C滴加到聚四氟乙烯平板上,利用OSP线棒涂布器进行滚动涂膜,覆盖在步骤4中形成第二聚合物层上,之后干燥,在第二聚合物层上形成第三聚合物层;步骤6:将聚四氟乙烯平板连同上面的复合膜放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杰顾梵曾宪星
申请(专利权)人:陈汉杰顾梵曾宪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