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3147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肿节风25‑50份;虎杖15‑40份;忍冬藤15‑40份;粉萆薢15‑40份;车前草15‑40份;徐长卿10‑30份;透骨草10‑30份和甘草3‑12份;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是加入符合医药标准的辅料,制成医学上的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配方科学合理,具有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之作用,临床应用结果证明,该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具有清热毒、除湿毒、祛风毒、消肿痛,调水道及通龙路、火路之功效,对于治疗风湿热毒所致隆芡(痛风),症见关节疼痛、红肿、灼热、屈伸不利,血尿酸增高,痛风石等均有很好疗效。

A Zhuang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gou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Zhuang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gou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25 parts by weight; 15 40 parts by weight; Polygonum cuspidatum; 15 40 parts by honeysuckle vine; 15 40 parts by powder; 15 40 parts by plantain; 10 30 parts by Xu Changqing; 10 30 by bone-permeating herb Adding the excipients that meet the medical standards to make solid or liquid preparations in medicine.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Zhuang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gout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has the functions of clearing heat and dampness, dispelling wind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Zhuang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gout has the functions of clearing heat and toxicity, removing dampness and toxicity, dispelling wind and toxicity, relieving swelling and pain, regulating water channel and Tonglong Road and Fire Road, and treating LongQin (gout) caused by rheumatic fever toxicity. The symptoms include joint pain, swelling, burning and flexion. Unfavorable stretching, increased serum uric acid, gout stone and so on have good curativ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痛风(gout)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症由于尿酸高已被人们纳入四高之列,成为难以治疗、复发率高的异难病症,又由于目前还没有良好、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率和新生患者在逐年增加。目前,患痛风症的人群,大部分是40-50岁之间,已严重的危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的生活方式、肥胖、酒精摄入等,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特别是有的代谢功能不好的人群,吃了太多的肉类和海鲜,畅饮了过多的啤酒之后,人体的尿酸水平升高,就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痛风症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也成了医务界难以治疗的异难疾病,成了医疗工作者需要攻克的难题。治疗痛风药物根据痛风发生的病理学机理,主要分为: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抑制炎症反应等类型。不同的痛风类型需要对症下药。在痛风缓解期,需重视降尿酸治疗,长期的血尿酸达标,可减少痛风发作,甚至可以“治愈”痛风。目前国内常用的降尿酸药有两类,一类是抑制尿酸生产,以别嘌醇为代表;一类是促进尿酸代谢,以苯溴马隆为代表。但该两类药物副作用大,别嘌醇可引起严重剥脱性皮炎,导致死亡,苯溴马隆可导致严重肝损害。痛风症中医称谓热痹症。痛风发病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情志不遂,湿热之邪直接入侵;或者由于素体脾胃虚弱,内生湿热之邪,积久化热,湿热下注,痹阻经络气血,经脉瘀滞,不通则痛,发为痛风。中医学认为,痛风病人素体脾虚气弱,运化失职,水湿内生,加之病人嗜食肥甘酒酪之品,其不仅损伤脾胃,而且反助湿浊之邪,使湿浊之邪内盛。而尿酸这一代谢产物可归属于中医湿浊的范畴之内,湿浊内盛则血尿酸升高。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其实也是围绕湿浊进行的。祛湿泄浊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健脾促进运化,湿浊之邪难以生成,断截湿邪之来路;二是通过利尿通便,促使已形成的湿浊之邪尽快排出,畅通湿邪之去路,两者相辅相成,扶正祛邪,邪去则正安。目前在治疗痛风的方法上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是缺乏一种化解尿酸盐结晶的有效方法。其二是缺乏一种在血液中不断彻底的中合尿酸的方法。其三是缺乏彻底修复受损关节骨质的有效材料和方法。并且,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综合调节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平衡,一方面还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在这样的医疗原则下治疗痛风症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仍然需要开发能有效治疗痛风且毒副作用小、不容易复发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有效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广西是壮族聚居的地区,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和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运用本地草药资源治疗痛风的经验。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壮医药研究取得了显著性进展。壮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本专利技术人对传统壮医药理论进行研究,在广西壮族民间医药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整理,经过多年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挖掘并开发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有效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安全无毒、具有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之作用,具有清热毒、除湿毒、祛风毒、消肿痛,调水道及通龙路、火路之功效,对于治疗风湿热毒所致隆芡(痛风),症见关节疼痛、红肿、灼热、屈伸不利,血尿酸增高,痛风石等均有很好疗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肿节风25-35份;虎杖15-25份;忍冬藤15-25份;粉萆薢15-25份;车前草15-25份;徐长卿10-20份;透骨草10-20份和甘草3-8份;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是加入符合医药标准的辅料,制成医学上的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所述的固体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或颗粒剂;所述的液体制剂包括煎剂或糖浆剂。上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称取干燥的肿节风、虎杖、忍冬藤、粉萆薢、车前草、徐长卿、透骨草以及甘草,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7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淀粉,混匀,制成颗粒,再加适量硬脂酸镁,装入胶囊,即得。上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称取干燥的肿节风、虎杖、忍冬藤、粉萆薢、车前草、徐长卿、透骨草以及甘草,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7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制粒,压片,即得素片,或者加糖衣,制成糖衣片。上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所述丸剂或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称取干燥的肿节风、虎杖、忍冬藤、粉萆薢、车前草、徐长卿、透骨草以及甘草,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7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采用现有技术制成丸剂或颗粒剂。上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所述煎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称取干燥的肿节风、虎杖、忍冬藤、粉萆薢、车前草、徐长卿、透骨草以及甘草,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即得到煎剂。上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所述糖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称取干燥的肿节风、虎杖、忍冬藤、粉萆薢、车前草、徐长卿、透骨草以及甘草,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到药液,取蔗糖适量制成糖浆,与上述药液合并,包装,高温灭菌,即得糖浆剂。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壮药制剂过程中所用到的辅料为国家药典允许使用的药用辅料,如医药上常用的淀粉、乳糖、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硬脂酸钙、碳酸钙、滑石粉和糊精等。本专利技术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用到的各味药材的药性如下: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酯类、酚类、鞣质、黄酮、氰甙、香豆素、内酯;性味:性微温,味苦、辛。【药理研究】具抗菌、抗肿瘤、促进骨折愈合及抗病毒作用;浸膏及其总黄酮对动物的细胞吞噬作用有促进作用;对非特异性炎症,特别是胃溃疡有明显的促进胃细胞黏膜保护层修复的作用;促进食欲。【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用于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肿瘤。虎杖,中药名。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性味:味微苦,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肿节风25‑35份;虎杖15‑25份; 忍冬藤15‑25份;粉萆薢15‑25份;车前草15‑25份; 徐长卿10‑20份;透骨草10‑20份和甘草3‑8份;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是加入符合医药标准的辅料,制成医学上的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所述的固体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或颗粒剂;所述的液体制剂包括煎剂或糖浆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肿节风25-35份;虎杖15-25份;忍冬藤15-25份;粉萆薢15-25份;车前草15-25份;徐长卿10-20份;透骨草10-20份和甘草3-8份;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是加入符合医药标准的辅料,制成医学上的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所述的固体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或颗粒剂;所述的液体制剂包括煎剂或糖浆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称取干燥的肿节风、虎杖、忍冬藤、粉萆薢、车前草、徐长卿、透骨草以及甘草,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7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淀粉,混匀,制成颗粒,再加适量硬脂酸镁,装入胶囊,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壮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称取干燥的肿节风、虎杖、忍冬藤、粉萆薢、车前草、徐长卿、透骨草以及甘草,加入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浸泡30-5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7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裕旺滕红丽欧和生李凤珍黎丽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