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03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座椅,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底板、底座和靠背,底板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轴体,底座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转动套,底座的下侧的两侧设有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第二轴体上套有第二转动套,第三轴体上套有第三转动套,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下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有往复丝杆,支撑杆之间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中部设有U型架体,往复丝杆上的螺母部分和U型架体的上部转动连接,转动轴的两侧固定设有齿轮,第二转动套和第三转动套之间设有链条,齿轮和链条配合,底座的来回摆动,同时在来回摆动的时候,由于拉力绳具有弹性,在摆动的拐点的时候不会生硬,同时也便于移动,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A Multifunctional Sea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at,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seat, including a base, a base and a backrest, with a support rod on the bottom, a first axis body between the support rods, a first rotation sleeve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side of the base, a second axis body and a third axis body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 second rotation sleeve on the second axis body, a third rotation sleeve on the third axis body, and a third rotation sleeve on the base. The firs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otor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bracket, a reciprocating screw rod on the driving motor, a rotating shaft between the supporting rods, a U-shaped bracket at the middl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 rotat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nut part of the reciprocating screw rod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U-shaped bracket, a gear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chain, a gear and a chain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rotating sleeves. The base swings back and forth, while swinging back and forth, because the tension rope has elasticity, it will not be rigid when swinging the inflection point, but also easy to move, which has high commerci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座椅。
技术介绍
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传统的座椅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摇动,不方便移动,传统的座椅已经不能满足百姓对座椅的使用的要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座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底板、底座和靠背,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支撑杆,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轴体;所述底座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转动套,所述第一轴体位于第一转动套内,所述第一轴体和第一转动套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底座的下侧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上套有第二转动套,所述第三轴体上套有第三转动套,所述底座的下侧在靠近第二轴体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转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往复丝杆,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之间转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设有U型架体,所述U型架体向上延伸,所述往复丝杆上的螺母部分和U型架体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关于U型架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转动套和第三转动套之间设有链条,所述链条的数量是两个,所述齿轮和链条配合;所述底座的下方还对称设有拉紧链条装置,所述拉紧链条装置和链条配合;所述靠背和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靠背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处位于靠近第二转动套的一侧,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扶手和靠背之间设有拉力绳,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装置和蓄电池之间电连接诶,所述控制装置和驱动电机之间电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是六个,所述万向轮和底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作为改进,所述蓄电池是锂电池,所述驱动电机是直流电机。作为改进,所述底座上侧设有坐垫。作为改进,所述靠背上设有靠垫。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杆和底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作为改进,所述链条的一端和第二转动套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和第三转动套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作为改进,所述扶手和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使用者通过控制控制装置就可以控制底座的来回摆动,同时在来回摆动的时候,由于拉力绳具有弹性,在摆动的拐点的时候不会生硬,同时也便于移动,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座椅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座椅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A处剖视图。如图所示:1、底板,2、底座,3、万向轮,4、支撑杆,5、第一轴体,6、第一转动套,7、第二轴体,8、第三轴体,9、第二转动套,10、第三转动套,11、第一支架,12、驱动电机,13、往复丝杆,14、转动轴,15、U型架体,16、螺母部分,17、齿轮,18、链条,19、拉紧链条装置,20、靠背,21、扶手,22、控制装置,23、蓄电池,24、坐垫,25、靠垫,26、拉力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座椅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底板1、底座2和靠背20,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3,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支撑杆4,对称设置的支撑杆4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轴体5;所述底座2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转动套6,所述第一轴体5位于第一转动套6内,所述第一轴体5和第一转动套6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底座2的下侧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轴体7和第三轴体8,所述第二轴体7上套有第二转动套9,所述第三轴体8上套有第三转动套10,所述底座2的下侧在靠近第二轴体7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下端转动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上设有往复丝杆13,对称设置的支撑杆4之间转动设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的中部固定设有U型架体15,所述U型架体15向上延伸,所述往复丝杆13上的螺母部分16和U型架体15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4的两侧固定设有齿轮17,所述齿轮17关于U型架体15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转动套9和第三转动套10之间设有链条18,所述链条18的数量是两个,所述齿轮17和链条18配合;所述底座2的下方还对称设有拉紧链条装置19,所述拉紧链条装置19和链条18配合;所述靠背20和底座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靠背20和底座2之间的连接处位于靠近第二转动套9的一侧,所述底座2的两侧对称设有扶手21,所述扶手21上设有控制装置22,所述扶手21和靠背20之间设有拉力绳26,所述底座2上还设有蓄电池23,所述控制装置22和蓄电池23之间电连接诶,所述控制装置22和驱动电机12之间电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3,所述万向轮3的数量是六个,所述万向轮3和底板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蓄电池23是锂电池,所述驱动电机12是直流电机。所述底座2上侧设有坐垫24。所述靠背20上设有靠垫25。所述支撑杆4和底板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链条18的一端和第二转动套9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链条18的另一端和第三转动套1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扶手21和底座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坐在底座2上,底座2的坐垫24让使用者坐的更舒服,使用者的后背靠在靠背20上,靠背20上的靠垫25让使用者靠的更舒服,使用者坐在座椅之后,通过使用控制装置22,控制装置22控制驱动电机12转动,驱动电机12转动带动往复丝杆13运动,往复丝杆13运动使得U型架体15以转动轴14为基准来回摆动,U型架体15摆动使转动轴14往复转动,转动轴14往复转动使齿轮17往复转动,齿轮17往复转动带动链条18往复移动,链条18往复移动使底座2围绕第一轴体5往复转动,拉紧链条装置19使链条18一直处于拉紧的状态。拉力绳26起到连接底座2和靠背20的作用,在底座2围绕第一轴体5往复转动的速度方向变化的拐点时,拉力绳26起到缓冲的作用。万向轮3便于移动。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座(2)和靠背(20),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3),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支撑杆(4),对称设置的支撑杆(4)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轴体(5);所述底座(2)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转动套(6),所述第一轴体(5)位于第一转动套(6)内,所述第一轴体(5)和第一转动套(6)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底座(2)的下侧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轴体(7)和第三轴体(8),所述第二轴体(7)上套有第二转动套(9),所述第三轴体(8)上套有第三转动套(10),所述底座(2)的下侧在靠近第二轴体(7)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下端转动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上设有往复丝杆(13),对称设置的支撑杆(4)之间转动设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的中部固定设有U型架体(15),所述U型架体(15)向上延伸,所述往复丝杆(13)上的螺母部分(16)和U型架体(15)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4)的两侧固定设有齿轮(17),所述齿轮(17)关于U型架体(15)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转动套(9)和第三转动套(10)之间设有链条(18),所述链条(18)的数量是两个,所述齿轮(17)和链条(18)配合;所述底座(2)的下方还对称设有拉紧链条装置(19),所述拉紧链条装置(19)和链条(18)配合;所述靠背(20)和底座(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靠背(20)和底座(2)之间的连接处位于靠近第二转动套(9)的一侧,所述底座(2)的两侧对称设有扶手(21),所述扶手(21)上设有控制装置(22),所述扶手(21)和靠背(20)之间设有拉力绳(26),所述底座(2)上还设有蓄电池(23),所述控制装置(22)和蓄电池(23)之间电连接诶,所述控制装置(22)和驱动电机(12)之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座(2)和靠背(20),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3),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支撑杆(4),对称设置的支撑杆(4)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轴体(5);所述底座(2)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转动套(6),所述第一轴体(5)位于第一转动套(6)内,所述第一轴体(5)和第一转动套(6)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底座(2)的下侧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轴体(7)和第三轴体(8),所述第二轴体(7)上套有第二转动套(9),所述第三轴体(8)上套有第三转动套(10),所述底座(2)的下侧在靠近第二轴体(7)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下端转动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上设有往复丝杆(13),对称设置的支撑杆(4)之间转动设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的中部固定设有U型架体(15),所述U型架体(15)向上延伸,所述往复丝杆(13)上的螺母部分(16)和U型架体(15)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4)的两侧固定设有齿轮(17),所述齿轮(17)关于U型架体(15)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转动套(9)和第三转动套(10)之间设有链条(18),所述链条(18)的数量是两个,所述齿轮(17)和链条(18)配合;所述底座(2)的下方还对称设有拉紧链条装置(19),所述拉紧链条装置(19)和链条(18)配合;所述靠背(2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焱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