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悦专利>正文

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02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它包括杯体、杯盖和杯把等,杯体进一步包括第一杯胆,配有过滤装置且与第一杯胆相通的第二杯胆,和沿第二杯胆内壁滑动的套筒,套筒的外表面配有柔性密封罩,套筒上端配有密封盖。本直饮水杯中过滤装置的滤芯主要成分是活性竹炭,它能有效吸收原水中的多种浮游物质,同时还具有分解微生物和去除异味的功能,从而净化水质。普通自来水放入本水杯后,即可直接饮用。另外,由于活性竹炭可以提高水的pH值并细化水分子束,产生弱碱性的细分子束水,并且,活性竹炭还可以向水中释放多种微量元素,使净化水具有很好的口感。再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过滤装置植入直饮水杯,携带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杯,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 直饮水杯。
技术介绍
人们对于水的依赖仅次于氧气。水构成了人体组织的60%-70%,同时也 是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因此,水的洁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但是, 目前水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即便是饮用水,也不是十分安全。比如市场 上出售的蒸馏水,是用超高温加热水到10(TC以上蒸馏成蒸汽,再冷却还原 成水。蒸馏水是沸腾过的真正意义上的"熟水",而其他水种都属于"生水" 范畴。因"原料水"的水质不同,蒸馏水的酸碱性会不同,用软水制得的 蒸馏水是中性的,而用硬水制得的水偏酸性。偏酸性的水不利于健康,长 期饮用对人身体是有害的。再比如,通过净水器处理的水。净水器多采用 紫外线照射、逆渗透、活性炭过滤、微孔陶瓷、中性纤维滤膜除等方式等 来净化水。虽有一定的净水功能,但设备大,成本高,不利于普及。又比 如,纯净水。大多数厂家的水原是自来水,经过组过滤、精滤、和去离子 净化的流程生产而成。它是一种人工软化水,不含钙、镁,总溶解性固体 也很低。纯净水偏酸性,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在经过软化的、不含任何 保护作用的矿物质的纯水中,任何有害物质的作用都会被放大。软水中少 量的有害物质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更有害更消极的作用。因此,常常喝纯净 水, 一定要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再如,矿泉水矿泉水是一种特殊的地 下水,与普通的地下水不同。 一般认为,凡是在一升水中含有可溶性固体超过一克、含有一定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或具有34摄氏度以上温度的地下水叫做矿泉水。理论上说,矿泉水最接近"健康水"的标准,但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矿泉水由于其水源中的含有溴离子,可能导致溴离子超 标。而白开水是自来水煮沸烧开的水,它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比自然水要高出4-5倍。烧开的水若是自然降温,滞留在空气中的时间一般要低于 10小时,否则其活性会大大减少。另外,目前还有许多得不到上述净化处 理的水就被人们直接饮用,更加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因此,需要一种方便 日常使用且成本低的直饮式净水杯,来保证人们喝上既清洁又健康的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该过 滤装置不仅能够对水进行净化,还能够有效改善水的质量。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可以包括杯体、杯盖和 杯把等,所述杯体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杯胆,配有过滤装置且与所述第 一杯胆相通的第二杯胆,和沿所述第二杯胆内壁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 外表面可以配有柔性密封罩,以防止所述套筒在所述第二杯胆内壁滑动时 将灰尘或细菌带入所述第二杯胆内。所述套筒的上端可以配有密封盖,以 便可以在所述密封盖上施加压力,使所述套筒内的原水尽快经所述过滤装 置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一杯胆。按照本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活性炭或活性竹炭。按照本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可以进一步配有水过滤膜。按照本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为可拆卸式安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杯胆内至少设置有一层所述过滤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本技术还可以杯体上设置杯盖,当所述 套筒縮回到所述第二杯胆内后,所述杯盖可以将所述第一杯胆和所述第二 杯胆同时罩住。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由于原 水首先进入套筒内,然后通过设置在第二杯胆内的含有活性竹炭过滤装置, 将原水中的有害物质过滤掉,成为净水,再进入到第一杯胆内,在过滤的 同时,活性竹炭可以改变水的酸碱性,并向过滤后净水中补充人体需要的 微量元素,使饮用水更加符合人体的健康需要。另外,本技术带有过 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也可以对野外脏水进行净化后饮用,非常适合野 外作业应急使用。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性及优点将参考附图所示典型实施方式进 行描述,因此会变得更加清晰。图1是本技术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第一典型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2是图1沿A向的剖面示意图3是本技术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第一典型实施方式 的正面示意图4是本技术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第一典型实施方式 的过滤装置打开示意图5是本技术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第二典型实施方式 的剖面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零件、部件和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第一和第二典型实施方式带有过滤 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做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第 一典型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沿A向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 中,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10包括第一杯胆11,配有过滤装置15且与第一杯胆11相通的第二杯胆12,和沿所述第二杯胆12内壁12b滑 动的套筒13,套筒13的外表面配有柔性密封罩14,这样可以防止套筒13 在第二杯胆内壁12b上滑动时将灰尘或细菌带入第二杯胆12内。在套筒13 的上端可以配有密封盖16,当密封盖16盖紧在套筒13后,设置在套筒13 上的密封圈131可以将杯盖16固定于套筒13上。在密封盖16上可以施加 压力,这样,可以使套筒13内的原水TW尽快经过过滤装置15的滤芯15a 过滤生成净水PW,然后进入第一杯胆ll内。当然,也可以采用非加压的过 滤办法使原水TW通过过滤装置15进入第一杯胆11内。在第一杯胆11的 外壁上还可以设置有杯把17,方便使用者拿放水杯IO,当然,本技术 也可以不设置杯把17。过滤装置15中包括主要由活性竹炭颗粒制成的滤芯15a。竹炭是以丰 富的老竹为资源,采用高温热解技术精心烧制而成。竹碳经过活化可以制 得竹质活性碳,由于竹子有特殊的微孔构造,碳化后炭质致密,比重大, 孔隙多,且比表面积高达700平方米/克,经活化后可以具有超强的吸附性 能,约为普通木炭吸附能力的6-10倍。透过活性竹炭的吸附作用,能有效 吸收多种浮游物质,如水中残余的氯、农药等,同时还具有分解微生物和 去除异味的功能,从而净化水质。另外,竹材是在天然的环境中成长的,它吸收了泥土中的钾、钠、钙、 镁等丰富的可溶于水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在高温烧制成活性竹炭时,比木炭多3倍的矿物质会被浓縮于活性竹炭中。原水TW在通过活性竹炭时,浓縮于活性竹炭中的矿物质会溶解于水中,使净化水PW变成含有天然矿物质的水,可以补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摄取不足的矿物质。活性竹炭还可以提高水的Ph值,产生含有天然矿物质的弱碱性水。 以一般人的味觉来说,ph 8.2 8.5的水口感最好。此外,经过活性竹 炭过滤的水,水分子束非常细,喝起来十分爽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本身用新型水杯10喝水时,首先, 打开密封盖16,将套筒13从第二杯胆12内抽出,此时,套筒13外侧的柔 性密封罩14也随套筒13同步伸长,这样可以防止灰尘和细菌落入第二杯 胆12内。套筒13在第二杯胆12内滑动到一个预先设定的位置后可以被固定住,固定方法可以采用套筒13的外表与第二杯胆12的内表面锥度(图 中未示出)配合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在第二杯胆12的内表面设置弹性 定位销(图中未示出)的办法实现,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办法,需要解除 固定时,只需轻压套筒13。当套筒13在第二杯胆12内固定后,可以向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便携式直饮水杯,包括杯体、杯盖和杯把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第一杯胆,配有过滤装置且与所述第一杯胆相通的第二杯胆,和沿所述第二杯胆内壁滑动的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悦
申请(专利权)人:陈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