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治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92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荒漠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荒漠治理组件,种植装置内填充有种植基质,溢水管能够确保种植装置本身在储备有一定的水分后将多余的水分从溢水管排至其他种植装置中或沙漠土壤中,以合理分配水资源,导水管则能够通过其顶端引入外界的水源,导水管内的水位较高时可通过溢水孔朝种植装置内的种植基质注水,保证种植基质内的水分充足,在气温骤降的夜晚,导水管内会有冷凝水聚集,进而为种植装置补充水分;蒸馏装置的容置腔内收容有污水或带有一定水分的污染物,在白天的暴晒下,污染物中的水分蒸发并在冷凝管内冷凝成蒸馏水,蒸馏水从冷凝管的底端流入种植装置的导水管。

Desert Governance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esert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a desert control component. The planting device is filled with a planting matrix, and the overflow pipe can ensure that the planting device itself discharges excess water from the overflow pipe to other planting devices or desert soil after storing a certain amount of water, so as to distribute water resources reasonably, and the water pipe can introduce external water through its top. Source: When the water level in the aqueduct is high, water can be injected into the planting matrix through the overflow hole to ensure sufficient moisture in the planting matrix. At night when the temperature drops sharply, condensate water will accumulate in the aqueduct to supplement water for the planting device. The contaminant containing sewage or water in the storage chamber of the distillation device will be contained in the contaminant under the daytime sun exposure. The water evaporates and condenses into distilled water in the condensation tube. The distilled water flow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condensation tube to the aqueduct of the pla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荒漠治理组件
本技术涉及荒漠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荒漠治理组件。
技术介绍
如今,世界范围内沙漠化的程度日益严重。在我国,也因为多地经常爆发沙尘暴而将沙漠治理提上议事日程。截至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有沙化土地分布的县占全国总县数的近1/3,超过4亿人口受到影响。沙漠中的土壤无法有效滞留水分,甚至缺乏连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质,因为沙体会随着大风不断流动,人们根本无法在流动的沙体上种植任何植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荒漠治理组件,以解决沙漠中缺少植物所需的种植基质和水的问题。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荒漠治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种植装置以及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蒸馏装置;所述种植装置为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种植装置内设有溢水管和多个竖直设置的导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种植装置的底壁,另一端朝着所述种植装置的顶部方向延伸,所述导水管的侧壁上具有一个或多个溢水孔,所述种植装置内还填充有种植基质;所述蒸馏装置包括用于收容污染物的容置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置腔四周的冷凝管,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连通于所述冷凝管的顶端,所述冷凝管的底端连通于所述导水管。作为优选的,所述种植装置内还设有多个与其底壁垂直设置的隔板以将所述种植装置内分为多个种植腔,每个所述种植腔内均设有所述溢水管,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作为优选的,所述种植装置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插脚,多个所述种植装置层叠设置,各个所述种植装置的第一插脚活动地插入相邻的所述种植装置的导水管,其中,所述第一插脚的外侧壁和所述导水管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作为优选的,所述种植装置还具有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且呈网格状结构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插脚,多个第二插脚一一对应地插入多个所述导水管。作为优选的,所述种植装置的每个外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槽和限位块;多个所述种植装置并列设置,各个所述种植装置的限位块活动地内嵌于相邻的所述种植装置的限位槽内。作为优选的,所述蒸馏装置的顶部具有将所述冷凝管的顶端和容置腔暴露于外界的第二开口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提拉把手。作为优选的,所述容置腔内活动地内嵌有用于盛装污染物的回收袋,所述回收袋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所述蒸馏装置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两端贯通于所述底座的两端。作为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导水管设于所述种植装置的中部,其余的所述导水管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种植装置的内侧壁。作为优选的,位于所述种植装置中部的所述导水管的内径大于其余的所述导水管的内径。本技术的荒漠治理组件,种植装置内填充有种植基质,即种植装置可防止种植基质随着流动的沙体流失,溢水管能够确保种植装置本身在储备有一定的水分后将多余的水分从溢水管排至其他种植装置中或沙漠土壤中,以合理分配水资源,导水管则能够通过其顶端引入外界的水源,导水管内的水位较高时可通过溢水孔朝种植装置内的种植基质注水,保证种植基质内的水分充足,在气温骤降的夜晚,导水管内会有冷凝水聚集,进而为种植装置补充水分;蒸馏装置的容置腔内收容有污水或带有一定水分的污染物,在白天的暴晒下,污染物中的水分蒸发并在冷凝管内冷凝成蒸馏水,蒸馏水从冷凝管的底端流入种植装置的导水管,此举不仅能将污水或带有一定水分的污染物中的水分分离出来并浇灌种植装置内的植物,还能对污水或污染物进行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装置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装置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第一盖体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第一盖体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装置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基质填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蒸馏装置侧视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第二盖体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蒸馏装置俯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总成排布示意图之一;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总成排布侧视示意图之一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总成排布示意图之二;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种植总成排布侧视示意图之二;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荒漠治理组件的运作原理示意图。其中,1、种植总成;2、种植组;3、容置区;4、容纳槽;5、种植装置;51、第一开口;52、溢水管;53、导水管;53a、溢水孔;54、隔板;54a、通孔;55、种植腔;56、第一插脚;57、第一盖体;57a、第二插脚;58、限位槽;59、限位块;6、蒸馏装置;61、容置腔;62、冷凝管;63、第二开口;64、第二盖体;64a、提拉把手;65、回收袋;66、底座;66a、通槽;7、种植基质;8、沙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图1至图4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荒漠治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种植装置5以及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蒸馏装置6,蒸馏装置6优选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种植装置5为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顶部具有第一开口51,种植装置5内填充有种植基质7,由于种植装置5盛装着种植基质7,因此种植基质7并不会随着沙漠的沙体流失,种植基质7是通过将带有水分的垃圾或者河道清淤的产物干化和碎化过程后混合而形成的,种植基质7内加入适合沙漠种植的各种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最后将种植基质7用可降解的丝网袋包装成型,避免在运输或装入种植装置5时撒漏,同时,包装在丝网袋内的种植基质7还不易被风吹散。种植装置5内设有溢水管52和多个导水管53,导水管53和溢水管52均垂直于种植装置5的底壁设置,溢水管52的一端贯通于种植装置5的底壁,另一端朝着种植装置5的顶部方向延伸,溢水管52能够确保种植装置5本身在储备有一定的水分后将多余的水分从溢水管52排至其他种植装置5中或沙漠土壤中,以合理分配水资源。导水管53的侧壁上具有一个或多个溢水孔53a,当导水管53内的水位较高时,导水管53内的水会通过溢水孔53a溢出至种植基质7内,为种植基质7补充水分,在沙漠的晚上,气温骤降,导水管53的内壁上会有冷凝水聚集,从而自动地补充水分,以应对白天的高温干旱。如图7至图9,蒸馏装置6包括用于收容污染物的容置腔61以及位于容置腔61四周的冷凝管62。容置腔61内活动地内嵌有用于盛装污染物的回收袋65,回收袋65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回收袋65内盛装有污水或带有一定水分的污染物,当回收袋65内的污染物的水分被蒸干,则可取出该回收袋65。容置腔61的顶部连通于冷凝管62的顶端,冷凝管62的底端连通于导水管53。在白天太阳的暴晒下,污染物中的水分蒸发并在冷凝管62内冷凝成蒸馏水,蒸馏水从冷凝管62的底部流入种植装置5的导水管53,为种植装置5补充水分。此外,当容置腔61内的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荒漠治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种植装置以及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蒸馏装置;所述种植装置为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种植装置内设有溢水管和多个竖直设置的导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种植装置的底壁,另一端朝着所述种植装置的顶部方向延伸,所述导水管的侧壁上具有一个或多个溢水孔,所述种植装置内还填充有种植基质;所述蒸馏装置包括用于收容污染物的容置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置腔四周的冷凝管,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连通于所述冷凝管的顶端,所述冷凝管的底端连通于所述导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荒漠治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种植装置以及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蒸馏装置;所述种植装置为中空的壳体结构且其顶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种植装置内设有溢水管和多个竖直设置的导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种植装置的底壁,另一端朝着所述种植装置的顶部方向延伸,所述导水管的侧壁上具有一个或多个溢水孔,所述种植装置内还填充有种植基质;所述蒸馏装置包括用于收容污染物的容置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置腔四周的冷凝管,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连通于所述冷凝管的顶端,所述冷凝管的底端连通于所述导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治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装置内还设有多个与其底壁垂直设置的隔板以将所述种植装置内分为多个种植腔,每个所述种植腔内均设有所述溢水管,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治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装置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插脚,多个所述种植装置层叠设置,各个所述种植装置的第一插脚活动地插入相邻的所述种植装置的导水管,其中,所述第一插脚的外侧壁和所述导水管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治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装置还具有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且呈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强廖伟平盘育铁王华静钟羽花陆昌剑冯晓冬方文亮曾教永刘柳欢蒙汝鹏李勇杰徐萍冼敏仪朱艳灵王自生罗子勇林海星尹楚国张哲王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