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剥粒系统、稻穗剥粒装置及稻穗剥粒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291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穗剥粒系统、稻穗剥粒装置及稻穗剥粒方法,稻穗剥粒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与伸缩组件。上述稻穗剥粒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带有谷粒的稻穗朝脱粒部移动,当所述稻穗插入所述脱粒部后,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向转动,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同时与稻穗产生抵触,第二转动件会受到来自稻穗的挤压力,此时,第二转动件会跟随伸缩组件进行伸缩移动,即在保证谷粒能够经过脱粒部与稻穗分离,同时又能避免脱粒部对稻穗的挤压力过大(将谷粒直接挤碎)。即稻穗经过脱粒部后,稻穗上的谷粒就会脱落,大大提高了稻穗的脱粒效率。

Peeling System of Rice Panicle, Peeling Device of Rice Panicle and Peeling Method of Rice Pan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ce panicle peeling system, a rice panicle peeling device and a rice panicle peeling method. The Rice Panicle peeling device comprises an installation seat, a first rotating member, a second rotating member and a telescopic component. When the rice panicle peeling device is used, the rice panicle with grain is first moved towards the threshing part. When the rice panicle is inserted into the threshing part, the first rotating member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member rotate in opposite direction. The first rotating member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member simultaneously conflict with the rice panicle,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member will be subjected to the squeezing force from the rice panicle. At this time, the second rotating member will expand with the expansion component. Shrinkage movement ensures that the grain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rice panicle through the threshing part, and at the same time avoids the excessive extrusion force of the threshing part on the rice panicle (crushing the grain directly). That is, after the rice panicle passes through the threshing part, the grain on the rice panicle will fall off,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threshing efficiency of the rice pan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穗剥粒系统、稻穗剥粒装置及稻穗剥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处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稻穗剥粒系统、稻穗剥粒装置及稻穗剥粒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地,在对稻穗进行大批种植前,需要对稻穗上的谷粒进行考种(即对谷粒的总粒数、实粒数与千粒重等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考种数据选择出较为理想的稻穗品种。但是,在对稻穗进行脱粒操作时,往往通过人工脱粒的方式进行脱粒,从而使得稻穗的脱粒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稻穗剥粒系统、稻穗剥粒装置及稻穗剥粒方法,能够提高稻穗的脱粒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稻穗剥粒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与伸缩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伸缩组件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伸缩组件上,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配合形成脱粒部。上述稻穗剥粒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带有谷粒的稻穗朝脱粒部移动,当所述稻穗插入所述脱粒部后,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向转动,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同时与稻穗产生抵触,第二转动件会受到来自稻穗的挤压力,此时,第二转动件会跟随伸缩组件进行伸缩移动,即在保证谷粒能够经过脱粒部与稻穗分离,同时又能避免脱粒部对稻穗的挤压力过大(将谷粒直接挤碎)。即稻穗经过脱粒部后,稻穗上的谷粒就会脱落,大大提高了稻穗的脱粒效率。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稻穗剥粒装置还包括稻穗输送组件,所述稻穗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稻穗输送组件用于输送稻穗,且所述稻穗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朝向所述脱粒部;所述稻穗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与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输送带的转动端相连。稻穗剥粒装置还包括机械夹手与丝杆件,所述机械手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丝杆件上,所述丝杆件与所述稻穗输送组件对应设置,且所述机械手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稻穗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且所述机械手在所述丝杆件上以第一速度移动,所述稻穗输送组件以第二速度输送所述稻穗。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承接座、活动座与伸缩复位件,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活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连,所述承接座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活动座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承接座上,所述伸缩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座相抵触,所述伸缩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接座相抵触,且所述伸缩复位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活动座的移动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所述活动座上设有导杆,所述承接座上设有与所述导杆移动配合的导槽。稻穗剥粒装置还包括漏斗与防护罩,所述漏斗的进料口朝向所述脱粒部,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脱粒部外部,且所述防护罩装设在所述漏斗的进料口处。一种稻穗剥粒系统,包括所述稻穗剥粒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稻穗剥粒装置装设在所述箱体内部。稻穗剥粒系统还包括图像处理器与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电性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器吊设在所述稻穗输送组件上方。稻穗剥粒系统还包括滑杆与吊装盘,所述滑杆装设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吊装盘可滑动地装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图像采集器装设在所述吊装盘上。一种稻穗剥粒方法,采用所述的稻穗剥粒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稻穗的尺寸确定脱粒部的尺寸;稻穗能够穿过脱粒部,且稻穗与脱粒部进行抵触;伸缩组件根据稻穗与第二转动件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进行伸缩移动。采用上述稻穗剥粒方法,稻穗插入脱粒部后,脱粒部对稻穗产生一定的作用力,此时,稻穗上的谷粒会在所述作用力下从稻穗上掉落,从而实现了对稻穗的剥粒。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剥粒方法,上述稻穗剥粒方法能够提高稻穗的脱粒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稻穗剥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稻穗剥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稻穗剥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机构与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机构与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稻穗剥粒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稻穗,100、安装座,200、第一转动件,210、稻穗输送组件,211、输送带,212、第一驱动件,213、机械夹手,214、丝杆件,2141、驱动电机,215、漏斗,216、防护罩,300、第二转动件,310、脱粒部,400、伸缩组件,410、第二驱动件,420、承接座,421、导槽,430、活动座,431、导杆,440、伸缩复位件,500、箱体,510、图像采集器,520、滑杆,530、吊装盘,600、输送机构,610、接料板,620、振动件,630、谷粒输送机,640、谷粒采集相机,700、接料机构,710、吹风件,720、第一出料口,730、第二出料口,740、接料盒,750、实粒收集容器,760、第一收集容器,800、称重机构,810、第二收集容器,820、驱动机构,830、调节座,840、夹持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稻穗剥粒装置,包括:安装座100,第一转动件200、第二转动件300与伸缩组件400。所述第一转动件200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座100上,所述伸缩组件400装设在所述安装座100上,所述第二转动件300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伸缩组件400上,所述第一转动件200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0相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200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0配合形成用于与稻穗10抵触的脱粒部310。上述稻穗剥粒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带有谷粒的稻穗10朝脱粒部310移动,当所述稻穗10插入所述脱粒部310后,第一转动件200与第二转动件300相向转动,第一转动件200与第二转动件300同时与稻穗10产生抵触,第二转动件300会受到来自稻穗10的挤压力,此时,第二转动件300会跟随伸缩组件400进行伸缩移动,即在保证谷粒能够经过脱粒部310与稻穗10分离,同时又能避免脱粒部310对稻穗10的挤压力过大(将谷粒直接挤碎)。即稻穗10经过脱粒部310后,稻穗10上的谷粒就会脱落,大大提高了稻穗10的脱粒效率。进一步地,除可以对稻穗10进行考种外,还可以对麦穗或小麦进行考种。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件200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0为转筒或转轮,且所述第一转动件200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00的表面光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穗剥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与伸缩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伸缩组件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伸缩组件上,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配合形成脱粒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穗剥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与伸缩组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伸缩组件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伸缩组件上,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配合形成脱粒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穗剥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稻穗输送组件,所述稻穗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稻穗输送组件用于输送稻穗,且所述稻穗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朝向所述脱粒部;所述稻穗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与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输送带的转动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穗剥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夹手与丝杆件,所述机械手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丝杆件上,所述丝杆件与所述稻穗输送组件对应设置,且所述机械手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稻穗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且所述机械手在所述丝杆件上以第一速度移动,所述稻穗输送组件以第二速度输送所述稻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穗剥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承接座、活动座与伸缩复位件,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活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连,所述承接座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活动座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承接座上,所述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土成李辉郑连东李占兵李亚威周多密陈语涵何金玉叶羡容邓剑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