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74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8:03
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在用电连接时,把需要接通的电器地线、零线、火线分别绝缘隔离后,再采用以下的时序实现连接:首先连接地线、然后连接零线、最后再连接火线;且火线连接输出端非连接状态不带电,当所有绝缘、连接完毕后,火线才能自动接通电源;这种先对连接端进行绝缘隔离,再分时序连通的连电技术,称为安全连电技术。

Principle of Safe Connection Technology and Corresponding Sockets and Plugs

The principle of safe conne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ckets and plug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sequence after insulating and isolating the ground wire, zero wire and fire wire of the electrical appliances which need to be connected separately in connection with electricity: first connecting the ground wire, then connecting the zero wire and finally connecting the fire wire; moreover,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ire wire connection is not electrified when all insulation and connection are completed. After that, the power supply can be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n by the fire wire; this kind of connection technology, which first insulates the connecting end and then connects in time sequence, is called safe connec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器领域,是一种安全用电连接技术,具有防水、防火花、防触电等功能。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是指用来提供交流电,使电器设备通电的装置。电源插座是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用来让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电源插头插入,以将电力经插头传导到电器。当前的插座、插头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球每年销售量20多亿只。但是当前的双孔、三孔式插头插座体系已经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现有插头、插座体系进行彻底的更新,推出更安全、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插头、插座。当前的插头、插座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有效利用接触面积低:目前的插头的电极截面积高达5平方毫米以上、至少可以承担30安电流,而实际利用率不到50%;与插座的电极实际接触面也不到20%,浪费了大量材料。2、当前的插座体系安全问题较多:由于插头的裸露式接触,容易导致接触触电事故的发生;由于插座和插头电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导致接触面氧化,电阻升高,发热增加,引起火灾;由于插头和插座间的连接没有密封,导致进水后的连电、漏电事故发生;由于在插拔插头时会产生电火花,极有可能引燃周边煤气、汽油的易燃品引发火灾;由于插座在不使用时仍然带电,容易导致儿童接触触电事故发生。3、当前各个国家的插座标准也不相同,导致无法通用,给消费者带来不少麻烦,需要进行及时统一标准,实现国际化的互换互通。为了改变当前插座体系安全性不高,利用率低,互换性差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插座、插头体系,拥有更高的接触效率,完备的绝缘隔离,分时许的隔离接通功能、而且还可以同时兼容二线、三线插头,具有全球推广的重大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隔离、分时接通功能的全新用电连接技术。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在用电连接时,把需要接通的电器地线、零线、火线分别绝缘隔离后,再采用以下的时序实现连接:首先连接地线、然后连接零线、最后再连接火线;且火线连接输出端非连接状态不带电,当所有绝缘、连接完毕后,火线才能自动接通电源;这种先对连接端进行绝缘隔离,再分时序连通的连电技术,称为安全连电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为圆柱形,从圆心向外,依次是导体电极-绝缘层,导体电极-绝缘层,导体电极-绝缘层的物理结构;其中插座外层依次比内层多出一段距离,插头内层依次比外层多出一段距离,从而构成导电接触面或绝缘隔离面,不同层间多出的距离也不相同,以实现按时序进行绝缘隔离或依次接通电路;且在火线的插座输出端安装有接触导电装置或延时接通装置,当全部安全连接后,接触导电装置或延时接通装置会自动接通电路,实现供电。优选地,所述插头从内到外依次为火线导体-火零绝缘层-零线层-零地绝缘层-地线层,火零绝缘层、零线层、零地绝缘层、地线层外露面长度分别为D1、D2、D3、D4,且D4〉D1〉D3〉D2,以实现分时序的绝缘隔离和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插座从内到外依次为火线导体-火零绝缘层-零线层-零地绝缘层-地线层,火零绝缘层、零线层、零地绝缘层、地线层外露长度分别为D1、D2、D3、D4相等,且与插头对应。优选地,所述插座、插头导体电极层、绝缘层都开有导角,以方便插入。优选地,所述插座的导体电极层可以开有纵向缝隙,以方便插头插入。优选地,所述插头、插座的导体电极层是由高导电性、耐腐、耐磨材料制造。优选地,所述绝缘层是由耐磨、耐高压、耐腐蚀、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接触导电装置或延时接通装置是压力橡胶、膜片弹簧触器、磁力接触器、蛇形弹簧接触器、橡胶弹簧接触器等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此装置自由状态时触点断开,并把插座火线电源绝缘隔离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压力橡胶接触器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实例如下:实例1如图1所示,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插头和插座接触部分皆为圆柱形,插座由外到内依次为插座地线层1、零地绝缘层2、插座零线层3、火零绝缘层4、插座火线5、压力橡胶接触器6构成,各层之间牢固连接,且依次缩进,各层末端开有导角,平时压力橡胶把插座火线隔离开,实现与外界的绝缘。插头工作部位由内到外,依次由插头火线11、火零绝缘层10、插头零线层9、零地绝缘层8、插头接地层7构成,各层之间牢固连接,且依次伸出,插头接地层7露出的距离D4〉火零绝缘层10露出的距离D1〉零地绝缘层8露出的距离D3〉插头零线层9露出的距离D2。在自然状态下,即没有插头插入时,压力橡胶接触器6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压力橡胶为绝缘体,把插座火线5与外界绝缘隔离开,插座外露导体不带电,具有防水功能,没有触电危险。当插头插入插座的时候,插座火线5的前端首先与插头火线11的前端接触,实现中心定位功能;随着插头进一步的插入,插座火零绝缘层4与插头火零绝缘层10接触,插头和插座的火线与外界被绝缘隔离;随着插头进一步的插入,插座地线层1与插头地线层7接触,实现接地线路的连通,然后插头和插座的零地绝缘层2、9会接触,把插座零线层3、插头零线层9和插头插座地线层分别绝缘隔离开,这样火线、零线、地线都被绝缘隔离开;当插座继续插入时间,火线接触器(压力橡胶等)导通,最后实现了插头与插座间火线连通。采用本安全此安全连电技术,可他防止触电、漏电事故的发生,由于连接过程中与外界绝缘隔离,也可以在水中、煤气中安全使用。相对于现有的插头、插座体系,本专利技术导电接触面积更大、利用率更高,而且二线、三线插头插座可以完全兼容使用。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一种应用情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仅仅改变元器件结构、数量、外形、材质、安装方式、尺寸,移动方式等参数,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在用电连接时,把需要接通的电器地线、零线、火线分别绝缘隔离后,再采用以下的时序连接:首先连接地线、然后连接零线、最后再连接火线;且火线连接输出端非连接状态不带电,当所有绝缘、连接完毕后,火线才能自动接通电源;这种先对连接端进行绝缘隔离,再分时序连通的连电技术,称为安全连电技术。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在用电连接时,把需要接通的电器地线、零线、火线分别绝缘隔离后,再采用以下的时序连接:首先连接地线、然后连接零线、最后再连接火线;且火线连接输出端非连接状态不带电,当所有绝缘、连接完毕后,火线才能自动接通电源;这种先对连接端进行绝缘隔离,再分时序连通的连电技术,称为安全连电技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连电技术原理及相应的插座和插头为圆柱形,从圆心向外,依次是导体电极-绝缘层,导体电极-绝缘层,导体电极-绝缘层的物理结构;其中插座外层依次比内层多出一段距离,插头内层依次比外层多出一段距离,从而构成导电接触面或绝缘隔离面,不同层间多出的距离也不相同,以实现按时序进行绝缘隔离或依次接通电路;且在火线的插座输出端安装有接触导电装置或延时接通装置,当全部安全连接后,接触导电装置或延时接通装置会自动接通电路,实现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所述插头从内到外依次为火线导体-火零绝缘层-零线层-零地绝缘层-地线层,火零绝缘层、零线层、零地绝缘层、地线层外露面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银河之星成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