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53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形成于与其编码本体无色差的胎侧上,所述编码本体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单元条码组合而成,该单元条码由具有一定阵列排布形式的凸起部排列而成,所述凸起部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角,所述凸起部的相邻部形成有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部,该凹槽部与凸起部形成用于光电设备可识别的灰暗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凸起部间距和凸起部的倾斜角以及深度的设定,使其在具有与胎侧同种颜色的条件下形成具有不同灰暗度且可高度识别的编码本体,实现了光电设备的可识别性,同时简化了轮胎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且可有效的控制成本。

A TWO-DIMENSIONAL CODE FOR TYRE SIDE RECOGNI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ire sidewall recognizable two-dimensional code, which is formed on the sidewall of tire without color difference with its coding body. The coding body is composed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unit barcodes. The unit barcodes are arranged by a convex part having a certain array arrangement form, and the convex part is coded by the coding body. In order to set the reference surface to an inclined angle with a certain angle, the adjacent part of the protrusion part forms a groove part with a certain depth, and the groove part and the protrusion part form a grey degree for recognizing the photoelectric equipment. By setting the spacing of bumps, the inclination angle and the depth of bumps, the coding body with different gray shades and high recognition can be form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color as the tire side, thus realizing the recognition of photoelectric equipment, simplifying the tire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being suitable for tire production. Mass production, and effective cost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维码
,具体为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
技术介绍
轮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相关产品信息以标签的形式复刻在胎侧上,近些年随着二维码的普及使用,轮胎同样将相关产品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出现在轮胎胎侧上,但是由于二维码的扫码原理,使得传统的二维码在复刻过程中需要将二维码的编码本体与其周边通过黑白色差的形式呈现,否则光电设备无法准确读取信息,而该种方法应用在轮胎胎侧上的使用形式就带来了诸多不便,首先二维码在轮胎胎侧上要达到可识别扫描,需要在轮胎胎侧附上一层使用不同胶料颜色的底层(一般采用白色底层),而后再将二维码的编码本体刻在该胶料上,从而形成具有灰度不同且可识别的编码本体,该种方式是传统意义上通过色差来实现光电设备的可识别性,大大增加了生产加工的复杂程度,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如何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并提出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成了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形成于与其编码本体无色差的胎侧上,所述编码本体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单元条码组合而成,该单元条码由具有一定阵列排布形式的凸起部排列而成,所述凸起部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角,所述凸起部的相邻部形成有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部,该凹槽部与凸起部形成用于光电设备可识别的灰暗度。所述编码本体具有两种单元条码,分别为平角单元条码和斜角单元条码。所述凸起部相互平行排列并形成阵列滚花,该滚花间距设置为0.05-0.4mm。所述凹槽部的深度为0.3-1.4mm。所述凸起部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0°或30°-60°或90°的倾斜角。所述凸起部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0°或90°的倾斜角,该凸起部的间距设置为0.05-0.2mm,且凹槽部的深度设置为0.3-1.4mm。所述凸起部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30°-60°的倾斜角,该凸起部的间距设置为0.2-0.4mm,且凹槽部的深度设置为0.3-1.4mm。所述编码本体通过滚花或激光雕刻成各个单元条码并最终形成于胎侧处。所述编码本体通过单元条码的凸起部间距及倾斜角度形成有与凸起部外围的凹槽部具有光电设备可识别的灰暗度。所述凹槽部形成于与编码本体所在的同一胎侧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轮胎的胎侧构造出与胎侧无色差的编码本体,通过其凸起部间距和凸起部的倾斜角以及凹槽部的深度设定,使其在具有与胎侧同种颜色的条件下形成具有不同灰暗度且可高度识别的单元条码,并与空白胶面形成光电扫描设备的可识别性,摆脱了现有技术中编码本体需要与底色面具有鲜明颜色对比度的束缚,在应用到轮胎
,可通过滚花或激光雕刻的方式直接将编码本体印刻在胎侧,不但实现了光电设备的可识别性,同时简化了轮胎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且可有效的控制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斜角单元条码的二维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90°单元条码的二维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0°单元条码的二维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斜角单元条码的二维码侧面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平角单元条码的二维码侧面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的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形成于与其编码本体1无色差的胎侧上,主要通过激光雕刻或采用滚花刀模具将二维码印刻在胎侧上,所述编码本体1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单元条码5组合而成,该单元条码5由具有一定阵列排布形式的凸起部2排列而成,且凸起部2间距为0.05-0.4mm,所述凸起部2的相邻部形成有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部3,该凹槽部3的深度为0.3-1.4mm,所述凸起部2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0°或30°-60°或90°的倾斜角,所述编码本体1具有两种单元条码5,分别为平角单元条码和斜角单元条码。实施例一:如图2-3所示,所述平角单元条码设置为凸起部2间距0.05-0.2mm,凹槽部3的深度为0.3-1.4mm,所述凸起部2以编码本体1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0°或90°的倾斜角,该种平角单元条码通过激光雕刻在轮胎胎侧,该种二维码可通过光电设备扫描识别,且识别非常灵敏,成本较高,同时本实施例不限定具体雕刻工具,优选使用传统的激光雕刻,雕刻间距更小,技术更加成熟可靠,。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所述斜角单元条码设置为凸起部2间距0.2-0.4mm,凹槽部3的深度为0.3-1.4mm,所述凸起部2以编码本体1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30°-60°的倾斜角,该种斜角单元条码通过滚花在轮胎胎侧上雕刻,使用的是普通刀具雕刻,由于受到刀具的雕刻尺寸及特性限制,该种滚花刻出的凸起部2间距大于0.2mm,但形成于胎侧的编码本体1识别灵敏,仅次于激光雕刻的识别度,成本较低。上述两种单元条码通过凸起部2间距、凹槽部3的深度以及倾斜角的设置,使其凸起部2间距及倾斜角度形成有与凸起部2外围的凹槽部3具有光电设备可识别的灰暗度,由于光电设备在识别二维码时是通过识别编码本体与周边的色差并记录数据,固当有可识别灰暗度时,即使编码本体1与轮胎胎侧处于同种颜色依然可精准识别,如图所示,当采用平角单元条码时,凸起部2设置为凸起部2间距h3=0.05-0.2mm,凹槽部3的深度为h4=0.3-1.4mm,所述凸起部2以编码本体1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b=0°或90°的倾斜角,当采用倾斜角单元条码时,凸起部2设置为凸起部2间距h1=0.2-0.4mm,凹槽部3的深度为h2=0.3-1.4mm,所述凸起部2以编码本体1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a=30°-60°的倾斜角,并列出相关数据表格,参照下表数据;由上表可知,当采用平角单元条码时,需要通过缩小凸起部2间距的方式来达到灰暗度可识别的作用,同时实施例一限定了最佳的凸起部2间距为0.05-0.2mm,其凹槽部3的深度为0.3-1.4mm,由于凸起部2的间距在0.05-0.2mm,传统的滚花刀工具无法做到该种尺寸,固需要采用激光雕刻;当采用斜角单元条码时,需要通过斜角的设置适配凸起部2的间距达到灰暗度的可识别作用,实施例二中限定了最佳的凸起部2间距,间距为0.2-0.4mm,其凹槽部3的深度为0.3-1.4mm,同时需满足凸起部2以编码本体1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30°-60°的倾斜角,由于凸起部2的间距在0.05-0.2mm,滚花刀可以做到该种尺寸要求,固在节约成本上可使用该种方案。该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通过光电扫描设备将光线照射至胎侧处二维码的编码本体1,通过凹槽部3与凸起部2之间形成光电扫描可识别的光线反射差,光线反射强度不同,进而使得凸起部2与凹槽部3产生光电设别可识别的灰暗度,该灰暗度肉眼可识别且在光照的条件下具有与编码本体1的空白胶面4处有明显的光反射强度差,所以即使当二维码形成于同种颜色的轮胎胎面处,该灰暗度依然可保证与二维码上的空白胶面4处形成有效的色差,上述的灰暗度源于凹槽部3和凸起部2在经受光电扫描设备光线照射后分别形成了用于吸收和反射可见光的作用,由于凹槽部3相对于凸起部2为设置在胎体结构表面的凹陷处,当扫描设备对其进行可见光扫描时,凹槽部3相较于凸起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该二维码形成于与其编码本体无色差的胎侧上,所述编码本体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单元条码组合而成,该单元条码由具有一定阵列排布形式的凸起部排列而成,所述凸起部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角,所述凸起部的相邻部形成有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部,该凹槽部与凸起部形成用于光电设备可识别的灰暗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该二维码形成于与其编码本体无色差的胎侧上,所述编码本体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单元条码组合而成,该单元条码由具有一定阵列排布形式的凸起部排列而成,所述凸起部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角,所述凸起部的相邻部形成有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部,该凹槽部与凸起部形成用于光电设备可识别的灰暗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本体具有两种单元条码,分别为平角单元条码和斜角单元条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相互平行排列并形成阵列滚花,该滚花间距设置为0.05-0.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的深度为0.3-1.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侧可识别的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以编码本体为参照面设置为具有0°或30°-60°或90°的倾斜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恩磊周军石小敏孙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