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冈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2509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包括:当数据生产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向中心数据源增加数据时,对所述数据生成哈希值;将所述数据、保存操作时间戳以及经过密钥加密的所述哈希值的密文,增加至所述中心数据源;将所述时间戳与哈希值写入监察区块链;所述监察区块链为数据生产方创建的公众网络节点组成的区块链;当数据使用方查询所述中心数据源的数据时,获取时间戳,计算数据的哈希值;校验时间戳及哈希值是否存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中,实现对所述中心数据源的监察。该方法实现数据的篡改可知、伪造可知,同时延续了中心化海量数据存储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及高效性。

A Monitoring Method for Central Data Sources Based on Block Chai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lock chain-based central data source monitoring method, which includes: when a data producer adds data to a central data source through a business logic layer program, a hash value is generated for the said data; the data, the saved operation timestamp and the ciphertext of the hash value encrypted by a key are added to the central data source; and the time stamp and the hash value are written. Enter the monitoring block chain; the monitoring block chain is a block chain composed of public network nodes created by the data producer; when the data user queries the data of the central data source, obtains the time stamp and calculates the hash value of the data; checks whether the time stamp and hash value exist in the monitoring block chain to realize the monitoring of the central data source. This method realizes data tampering and forgery, while continuing the real-time, security, reliability, scal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centralized mass data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存储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
技术介绍
数据存储所应用的常见数据库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图形数据库、面向文档数据库等,数据库部署包括:单节点部署、分布式(集群)部署。相互信任的数据生产方自身或相互之间,比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商业个体,运用以上数据存储技术创建中心数据源,提供实时、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而相互缺乏信任的数据生产方之间,无法创建一个中心数据库被各方所信任,则需运用区块链技术,通过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实现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确保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中心数据源数据库保证了数据服务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低能耗性,但不具备区块链网络所保证的数据上链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特性,因为中心数据源数据库的管理员可以直接操作数据库篡改或伪造数据。虽然区块链技术不断更新共识机制以提升效率、减少能耗,但由于区块链是按照时间顺序链接数据区块并传播到各网络节点,必然导致数据读写效率低、资源耗费大。目前所有的区块链技术仅提供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服务,去中心化就是区块链的标签,而实际上不少中心数据源的数据来源于其自身,区块链技术即无法杜绝数据上链前的篡改、伪造,更无法避免自身合法篡改已上链的数据,所以这种数据来源于自身的中心数据源根本不适合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数据存储方式。如何既能采用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又可以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公众对中心数据源的监察,即篡改可知、伪造可知,就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融合区块链技术与数据库存储技术,实现公众网络对中心数据源的监察,从而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包括:S101、当数据生产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向中心数据源增加数据时,对所述数据生成哈希值;S102、将所述数据、保存操作时间戳以及经过密钥加密的所述哈希值的密文,增加至所述中心数据源;S103、将所述时间戳与哈希值写入监察区块链;所述监察区块链为数据生产方创建的公众网络节点组成的区块链;所述密钥为: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时,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S104、当数据使用方查询所述中心数据源的数据时,获取时间戳,计算数据的哈希值;校验时间戳及哈希值是否存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中,实现对所述中心数据源的监察。进一步地,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时,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包括:使用数据生产方账户在监察区块链发布智能合约,并随机生成一窜字符作为密钥;通过所述数据生产方账户增加数据,每条数据至少包括:时间戳及哈希值;通过监察账户校验数据是否存在于监察区块链中,被校验数据至少包括:时间戳及哈希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4,包括:数据使用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读取数据;业务逻辑层程序从中心数据源数据库读取数据及密文,计算数据的哈希值及密文;当计算所得的密文与读取的密文一致,则数据未被篡改、伪造;数据使用方计算数据的哈希值,选择通过监察账户校验时间戳、哈希值是否存在于监察区块链上,当不存在,则数据被篡改、伪造。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包括:S201、业务逻辑层程序将修改后的可查询的数据块生成哈希值,保存操作时间戳、以及经过密钥加密的哈希值的密文,更新至所述中心数据源数据库;S202、将被修改数据之前对应的时间戳与哈希值从监察区块链中删除,将被修改数据之后对应的新时间戳与哈希值写入监察区块链;所述监察区块链为数据生产方创建的公众网络节点组成的区块链;所述密钥为: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时,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S203、当数据使用方查询所述中心数据源的数据时,获取时间戳,计算数据的哈希值;校验时间戳及哈希值是否存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中;实现对所述中心数据源的监察。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01之前,还包括:S200、业务逻辑层程序在修改中心数据源数据前,校验当前被修改数据块的真实性;当被修改数据当前可查询的数据块生成的哈希值的密文与保存的密文一致,则数据块未被非法修改。进一步地,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时,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包括:使用数据生产方账户在监察区块链发布智能合约,并随机生成一窜字符作为密钥;通过所述数据生产方账户增加数据,每条数据至少包括:时间戳及哈希值;通过监察账户校验数据是否存在于监察区块链中,被校验数据至少包括:时间戳及哈希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3,包括:数据使用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读取数据;业务逻辑层程序从中心数据源数据库读取数据及密文,计算数据的哈希值及密文;当计算所得的密文与读取的密文一致,则数据未被篡改、伪造;数据使用方计算数据的哈希值,选择通过监察账户校验时间戳、哈希值是否存在于监察区块链上,当不存在,则数据被篡改、伪造。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包括:S301、业务逻辑层程序在删除中心数据源数据时,将被删除数据块的时间戳及哈希值从监察区块链中删除;所述监察区块链为数据生产方创建的公众网络节点组成的区块链;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S302、当数据使用方查询所述中心数据源的数据时,获取时间戳,计算数据的哈希值;校验时间戳及哈希值是否存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中;实现对所述中心数据源的监察。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S300、数据生产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删除数据;业务逻辑层程序从中心数据源数据库读取将被删除的数据、时间戳及密文,计算数据的哈希值及密文;当计算所得的密文与读取的密文一致,则数据未被篡改、伪造;所述密文为:经过密钥加密的数据哈希值的密文。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2,包括:数据使用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读取数据;业务逻辑层程序从中心数据源数据库读取数据及密文,计算数据的哈希值及密文;当计算所得的密文与读取的密文一致,则数据未被篡改、伪造;数据使用方计算数据的哈希值,选择通过监察账户校验时间戳、哈希值是否存在于监察区块链上,当不存在,则数据被篡改、伪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公众对中心数据源的监察,实现数据的篡改可知、伪造可知,即非法数据操作公众可知,同时延续了中心化海量数据存储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及高效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查询数据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1、当数据生产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向中心数据源增加数据时,对所述数据生成哈希值;S102、将所述数据、保存操作时间戳以及经过密钥加密的所述哈希值的密文,增加至所述中心数据源;S103、将所述时间戳与哈希值写入监察区块链;所述监察区块链为数据生产方创建的公众网络节点组成的区块链;所述密钥为: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时,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S104、当数据使用方查询所述中心数据源的数据时,获取时间戳,计算数据的哈希值;校验时间戳及哈希值是否存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中,实现对所述中心数据源的监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1、当数据生产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向中心数据源增加数据时,对所述数据生成哈希值;S102、将所述数据、保存操作时间戳以及经过密钥加密的所述哈希值的密文,增加至所述中心数据源;S103、将所述时间戳与哈希值写入监察区块链;所述监察区块链为数据生产方创建的公众网络节点组成的区块链;所述密钥为: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时,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S104、当数据使用方查询所述中心数据源的数据时,获取时间戳,计算数据的哈希值;校验时间戳及哈希值是否存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中,实现对所述中心数据源的监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时,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包括:使用数据生产方账户在监察区块链发布智能合约,并随机生成一窜字符作为密钥;通过所述数据生产方账户增加数据,每条数据至少包括:时间戳及哈希值;通过监察账户校验数据是否存在于监察区块链中,被校验数据至少包括:时间戳及哈希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4,包括:数据使用方通过业务逻辑层程序读取数据;业务逻辑层程序从中心数据源数据库读取数据及密文,计算数据的哈希值及密文;当计算所得的密文与读取的密文一致,则数据未被篡改、伪造;数据使用方计算数据的哈希值,选择通过监察账户校验时间戳、哈希值是否存在于监察区块链上,当不存在,则数据被篡改、伪造。4.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心数据源监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201、业务逻辑层程序将修改后的可查询的数据块生成哈希值,保存操作时间戳、以及经过密钥加密的哈希值的密文,更新至所述中心数据源数据库;S202、将被修改数据之前对应的时间戳与哈希值从监察区块链中删除,将被修改数据之后对应的新时间戳与哈希值写入监察区块链;所述监察区块链为数据生产方创建的公众网络节点组成的区块链;所述密钥为: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时,随机生成数据生产方的密钥;S203、当数据使用方查询所述中心数据源的数据时,获取时间戳,计算数据的哈希值;校验时间戳及哈希值是否存在所述监察区块链中;实现对所述中心数据源的监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1之前,还包括:S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冈陈峰磊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