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232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4:05
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在建筑物两侧都建立一个极坐标系,再分别确定点待检测位置点(ρ1,θ1)和对应点坐标(ρ2,θ2),通过坐标点极径和角度都相同实现点对点对接,可以实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的准确对接,减小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偏差,降低检测数据的误差及对建筑结构评定的影响。

An Ultrasound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An ultrasonic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is proposed. A polar coordinate system is establish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uilding. Then the position points to be detected (p 1,theta 1) and the coordinates of corresponding points (p 2,theta 2) are determined separately. Point-to-point docking can be realized by identical polar radius and angle of coordinate points. Accurate docking of ultrasonic detector probes can be achieved, and possible deviations in operation can be reduced. The errors of the test data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evalu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检测是为评定土木工程结构的工程质量或鉴定既有结构的性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超声波法作为几种检测方法之一,在不损坏结构的前提下,对建筑结构内部的损伤和缺陷进行评定,确立结构是否安全可靠。在运用超声波法检测结构过程中,由于操作上检测位置可能出现偏差超声波探测器探头不能准确对接,导致检测数据的误差,进而容易影响建筑结构内部状态的评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以有效减少操作上可能出现的位置偏差,实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的准确对接,提高超声波法检测结构损伤的精度。(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S1:将极坐标系应用到所需建筑结构当中,在墙体的两侧设为A侧和B侧,分别以墙角为极坐标原点O,以墙角和地面的交线为OX轴,建立极坐标系。S2:在墙体的A侧确定需要检测的位置点,将超声波探测器探头拉至待检测位置点,且导线一端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墙角原点O上,读出所述导线的长度ρ和所述导线与墙角和地面的交线为OX轴的夹角θ,则长度ρ为极坐标中的极径,从而确定了待检测位置点在所建立的极坐标系的坐标(ρ1,θ1)。S3:在墙体的B侧极坐标系中,根据步骤S2中的待检测位置点(ρ1,θ1)来选取B侧极坐标系中超声波探测器导线相对于超声波探测器探头长度为ρ,所述导线相对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的一端固定于原点O,则ρ为极坐标系中的极径,通过绕原点O旋转所述导线,使所述导线与极轴OX间的夹角为θ,得到对应点坐标(ρ2,θ2)。S4:通过位于墙体两侧对称点位置的超声波探测器探头进行准确对接超声波检测,得出检测结果。优选的,所述导线上设有刻度。优选的,极坐标系在墙体两侧呈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墙角两侧还设有量角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可以实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的准确对接,减小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偏差,降低检测数据的误差及对建筑结构评定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三维立体图的XY面墙体;图3是墙体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超声波探测器探头,2-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S1:将极坐标系应用到所需建筑结构当中,在墙体的两侧设为A侧和B侧,分别以墙角为极坐标原点O,以墙角和地面的交线为OX轴,建立极坐标系。S2:在墙体的A侧确定需要检测的位置点,将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拉至待检测位置点,且导线2一端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墙角原点O上,读出所述导线2的长度ρ和所述导线2与墙角和地面的交线为OX轴的夹角θ,则长度ρ为极坐标中的极径,从而确定了待检测位置点在所建立的极坐标系的坐标(ρ1,θ1)。S3:在墙体的B侧极坐标系中,根据步骤S2中的待检测位置点(ρ1,θ1)来选取B侧极坐标系中2超声波探测器导线相对于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长度为ρ,所述导线2相对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的一端固定于原点O,则ρ为极坐标系中的极径,通过绕原点O旋转所述导线2,使所述导线2与极轴OX间的夹角为θ,得到对应点坐标(ρ2,θ2)。S4:通过位于墙体两侧对称点位置的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进行准确对接超声波检测,得出检测结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2上设有刻度,便于直接读取极径,极坐标系在墙体两侧呈轴对称分布,确保两侧的超声波探测器探头对接准确,所述墙角两侧还设有量角器便于直接读出导线2与极轴之间的夹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可以实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的准确对接,减小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偏差,降低检测数据的误差及对建筑结构评定的影响。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S1:将极坐标系应用到所需建筑结构当中,在墙体的两侧设为A侧和B侧,分别以墙角为极坐标原点O,以墙角和地面的交线为OX轴,建立极坐标系;S2:在墙体的A侧确定需要检测的位置点,将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拉至待检测位置点,且导线(2)一端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墙角原点O上,读出所述导线(2)的长度ρ和所述导线(2)与墙角和地面的交线为OX轴的夹角θ,则长度ρ为极坐标中的极径,从而确定了待检测位置点在所建立的极坐标系的坐标(ρ1,θ1);S3:在墙体的B侧极坐标系中,根据步骤S2中的待检测位置点(ρ1,θ1)来选取B侧极坐标系中(2)超声波探测器导线相对于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长度为ρ,所述导线(2)相对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的一端固定于原点O,则ρ为极坐标系中的极径,通过绕原点O旋转所述导线(2),使所述导线(2)与极轴OX间的夹角为θ,得到对应点坐标(ρ2,θ2);S4:通过位于墙体两侧对称点位置的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进行准确对接超声波检测,得出检测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极坐标法的超声波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S1:将极坐标系应用到所需建筑结构当中,在墙体的两侧设为A侧和B侧,分别以墙角为极坐标原点O,以墙角和地面的交线为OX轴,建立极坐标系;S2:在墙体的A侧确定需要检测的位置点,将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拉至待检测位置点,且导线(2)一端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探头(1)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墙角原点O上,读出所述导线(2)的长度ρ和所述导线(2)与墙角和地面的交线为OX轴的夹角θ,则长度ρ为极坐标中的极径,从而确定了待检测位置点在所建立的极坐标系的坐标(ρ1,θ1);S3:在墙体的B侧极坐标系中,根据步骤S2中的待检测位置点(ρ1,θ1)来选取B侧极坐标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碧原廖涛刘全李志明陈亮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