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填充墙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214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2:21
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填充墙体系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包括保温层、连接在保温层内侧的L形混凝土内叶板、连接在保温层外侧的L形混凝土外叶板、粘贴在L形混凝土内叶板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之间的挤压橡胶条及涂抹在L形混凝土外叶板外侧面的抹面装饰层。应用的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的填充墙体系,包括框架结构、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铺设在框架结构内侧底面的砂浆层及填塞在框架结构内侧其余三侧面与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之间的柔性阻燃填充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砌体填充墙体系抗震性能差、施工效率低及保温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A Fabricated Filled Wall and Filled Wall System with Deformable Wallboard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ssembly filling wall, a filling wall system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with deformable wall panels,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The assembly filling wall with deformable wall panels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layer, a L-shaped concrete inner leaf plate connected inside the insulating layer, a L-shaped concrete outer leaf plate connected outside the insulating layer, an extruded rubber strip and a coating pasted between the L-shaped concrete inner leaf plate and the L-shaped concrete outer leaf plate. A decorative layer applied to the outer side of L-shaped concrete outer leaf board. The application of wall panel deformable assembly filling wall system includes frame structure, wall panel deformable assembly filling wall set in frame structure, mortar layer laid on the inner bottom of frame structure and flexible flame retardant filling material stuffed between the other three sides of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deformable assembly filling wall.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poor seismic performance, low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poor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existing masonry filling wal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填充墙体系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填充墙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框架填充墙多采用一些小型空心砌块或者多孔砖进行砌筑,与主体结构通过一定数量的拉筋连接,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缺陷。从结构受力性能来说,由于砌筑质量的问题,填充墙整体性能差,在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容易出现砌筑砂浆层的滑移破坏。同时,砌筑砂浆在风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收缩现象,导致填充墙体发生沉降而与框架梁脱离,从而产生裂缝。从结构抗震性能来讲,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刚性连接,一旦墙体布置不当,就会影响结构的抗震能力,例如填充墙沿竖向分布不均衡的话,就容易使结构出现薄弱层,若墙体水平布置不合理的话,还可能造成结构的扭转破坏。同时,填充墙的存在可能使框架柱形成短柱,框架梁形成短梁,形成安全隐患。从施工上来讲,砌块或砖体的砌筑费时费力,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效率,不符合我国建筑产业化的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存在建筑资源浪费现象。从墙体的节能保温角度来说,现有砌块和砖体材料大多不能达到墙体节能保温要求,需要在墙体表面做外保温处理,而外保温常采用聚苯板、挤塑板等易燃板材,建筑物存在火灾隐患,增加了安全隐患。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填充墙体系作为外围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能够为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填充墙体系及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砌体填充墙体系抗震性能差、施工效率低及保温性能差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砌体填充墙体系整体性能差、工人劳动强度高及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包括保温层、连接在保温层内侧的L形混凝土内叶板、连接在保温层外侧的L形混凝土外叶板、粘贴在L形混凝土内叶板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之间的挤压橡胶条及涂抹在L形混凝土外叶板外侧面的抹面装饰层。所述L形混凝土内叶板以钢骨架为骨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骨架包括角钢、间隔焊接在角钢的一边的外侧面上的横向钢筋、间隔绑扎在横向钢筋内侧的纵向钢筋、粘贴在角钢交楞和另一边沿上的保温条及间隔焊接在角钢另一边的外侧面上的连接件。所述L形混凝土外叶板的结构与L形混凝土内叶板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件包括圆柱形的连接主体及竖直连接在连接主体外侧面上的圆弧形的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的中心开设有圆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保温层上矩阵设置有保温拉结件。所述保温拉结件的中部位于保温层内,两端分别插入L形混凝土内叶板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内。所述保温拉结件的两端插入L形混凝土内叶板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内的深度不小于L形混凝土内叶板或L形混凝土外叶板厚度的二分之一。应用所述的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的填充墙体系,包括框架结构、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铺设在框架结构内侧底面与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之间的砂浆层及填塞在框架结构内侧其余三侧面与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之间的柔性阻燃填充材料。所述框架结构是由上方框架梁、下方框架梁、左侧框架柱和右侧框架柱围合而成的矩形封闭框架。所述左侧框架柱和右侧框架柱的内侧面上均间隔预埋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整体呈U形,其两侧外端面呈圆弧形向外凸出,圆弧形部位开设有椭圆形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上的连接件的连接板体对应插在预埋件内,且连接板体上的第一连接孔与预埋件上的第二连接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贯穿连接。所述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的顶面与上方框架梁的内侧面之间、左侧面与左侧框架柱的内侧之间、右侧面与右侧框架柱的内侧面之间均留有不小于20mm的缝隙。所述柔性阻燃填充材料填充在缝隙内。应用所述的填充墙体系的施工方法,步骤为:步骤一:在工厂预制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A、制作钢骨架:将横向钢筋的一端间隔焊接在角钢的一边的外侧面上,然后在横向钢筋的内侧面上间隔绑扎纵向钢筋,再将防冷桥的保温条分别粘贴在角钢的交楞和另一边沿上,最后将连接件间隔焊接在角钢的另一边的外侧面上。B、支模浇筑L型混凝土外叶板3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将保温拉结件1.1埋置到L型混凝土外叶板的混凝土中,在混凝土中插入保温拉结件后手动使保温拉结件旋转90°,以使保温拉结件与混凝土产生良好的握裹力。C、经过养护待L型混凝土外叶板的混凝土完全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铺设保温层,保温层的铺设从四周开始往中间铺设,并采用大块保温板进行铺设。D、重复步骤b,支模浇筑L型混凝土内叶板的混凝土。E、在接缝或留孔的空隙处用聚氨酯发泡进行填充,完成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预制。步骤二:弹线,在框架结构内圈上弹出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的位置线。步骤三:在下方框架梁的顶面铺设固定连接用的砂浆层。步骤四:通过连接件上的第一连接孔吊装预制的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至框架结构内,并使连接件与左侧框架柱和右侧框架柱上的预埋件嵌合稳固,并通过螺栓连接牢固。步骤五:板缝处理,在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的顶面与上方框架梁的内侧面之间、左侧面与左侧框架柱的内侧之间、右侧面与右侧框架柱的内侧面之间的缝隙内填塞柔性阻燃填充材料。步骤六:最后在边缘位置用建筑密封胶做勾缝处理,完成填充墙体系的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结构简单,构造合理,工厂预制方便,做到了结构保温一体化且保温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通过改变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的构造形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挤压变形能力,在地震来临时可以通过挤压橡胶条而产生变形,从而有效吸收地震力,保护填充墙不受损害;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形式,与现有的砌体填充墙相比,节约了砌筑时间,在保证墙体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框架填充墙施工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L形混凝土内叶板或L形混凝土外叶板的钢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保温层与保温拉结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填充墙体系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预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连接件与预埋件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保温层、1.1—保温拉结件、2—L形混凝土内叶板、2.1—角钢、2.2—横向钢筋、2.3—纵向钢筋、2.4—保温条、2.5—连接件、2.5.1—连接主体、2.5.2—连接板体、2.5.3—第一连接孔、3—L形混凝土外叶板、4—挤压橡胶条、5—抹面装饰层、6—砂浆层、7—柔性阻燃填充材料、8—上方框架梁、9—下方框架梁、10—左侧框架柱、11—右侧框架柱、12—预埋件、12.1—第二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填充墙体系及施工方法,所述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包括保温层1、连接在保温层1内侧的L形混凝土内叶板2、连接在保温层1外侧的L形混凝土外叶板3、粘贴在L形混凝土内叶板2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3之间的挤压橡胶条4及涂抹在L形混凝土外叶板3外侧面的抹面装饰层5;所述L形混凝土内叶板2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3的开口相向,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保温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1)、连接在保温层(1)内侧的L形混凝土内叶板(2)、连接在保温层(1)外侧的L形混凝土外叶板(3)、粘贴在L形混凝土内叶板(2)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3)之间的挤压橡胶条(4)及涂抹在L形混凝土外叶板(3)外侧面的抹面装饰层(5);所述L形混凝土内叶板(2)以钢骨架为骨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骨架包括角钢(2.1)、间隔焊接在角钢(2.1)的一边的外侧面上的横向钢筋(2.2)、间隔绑扎在横向钢筋(2.2)内侧的纵向钢筋(2.3)、粘贴在角钢(2.1)交楞和另一边沿上的保温条(2.4)及间隔焊接在角钢(2.1)另一边的外侧面上的连接件(2.5);所述L形混凝土外叶板(3)的结构与L形混凝土内叶板(2)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件(2.5)包括圆柱形的连接主体(2.5.1)及竖直连接在连接主体(2.5.1)外侧面上的圆弧形的连接板体(2.5.2),所述连接板体(2.5.2)的中心开设有圆形的第一连接孔(2.5.3);所述保温层(1)上矩阵设置有保温拉结件(1.1);所述保温拉结件(1.1)的中部位于保温层(1)内,两端分别插入L形混凝土内叶板(2)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3)内;所述保温拉结件(1.1)的两端插入L形混凝土内叶板(2)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3)内的深度不小于L形混凝土内叶板(2)或L形混凝土外叶板(3)厚度的二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1)、连接在保温层(1)内侧的L形混凝土内叶板(2)、连接在保温层(1)外侧的L形混凝土外叶板(3)、粘贴在L形混凝土内叶板(2)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3)之间的挤压橡胶条(4)及涂抹在L形混凝土外叶板(3)外侧面的抹面装饰层(5);所述L形混凝土内叶板(2)以钢骨架为骨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骨架包括角钢(2.1)、间隔焊接在角钢(2.1)的一边的外侧面上的横向钢筋(2.2)、间隔绑扎在横向钢筋(2.2)内侧的纵向钢筋(2.3)、粘贴在角钢(2.1)交楞和另一边沿上的保温条(2.4)及间隔焊接在角钢(2.1)另一边的外侧面上的连接件(2.5);所述L形混凝土外叶板(3)的结构与L形混凝土内叶板(2)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件(2.5)包括圆柱形的连接主体(2.5.1)及竖直连接在连接主体(2.5.1)外侧面上的圆弧形的连接板体(2.5.2),所述连接板体(2.5.2)的中心开设有圆形的第一连接孔(2.5.3);所述保温层(1)上矩阵设置有保温拉结件(1.1);所述保温拉结件(1.1)的中部位于保温层(1)内,两端分别插入L形混凝土内叶板(2)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3)内;所述保温拉结件(1.1)的两端插入L形混凝土内叶板(2)和L形混凝土外叶板(3)内的深度不小于L形混凝土内叶板(2)或L形混凝土外叶板(3)厚度的二分之一。2.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的填充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铺设在框架结构内侧底面与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之间的砂浆层(6)及填塞在框架结构内侧其余三侧面与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之间的柔性阻燃填充材料(7);所述框架结构是由上方框架梁(8)、下方框架梁(9)、左侧框架柱(10)和右侧框架柱(11)围合而成的矩形封闭框架;所述左侧框架柱(10)和右侧框架柱(11)的内侧面上均间隔预埋有预埋件(12);所述预埋件(12)整体呈U形,其两侧外端面呈圆弧形向外凸出,圆弧形部位开设有椭圆形的第二连接孔(12.1);所述墙板可变形的装配式填充墙上的连接件(2.5)的连接板体(2.5.2)对应插在预埋件(12)内,且连接板体(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建锁程元鹏蔡焕琴梁玲玉李家安肜超祁尚文赵帅帅韩枫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