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位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188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件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基座,第一、第二方向调节机构,液压支撑底座,液压装置及提升叉架,液压支撑底座通过下方安装的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与所述基座连接,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带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液压支撑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所述液压装置;提升叉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竖直杆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杆与所述液压装置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水平板用于伸入构件下方并托举所述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压装置实现较重构件在垂向的提升,再利用第一、第二方向调节机构实现构件在水平方向上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且装置现场搬运方便、无需额外动力即可实现,从而实现了构件的位置调整。

A Component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nent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and second direc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a hydraulic support base, a hydraulic device and a lifting fork. The hydraulic support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rough the first direc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direc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installed below, and a first direc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fork. The second direc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hydraulic support base to move horizontally; the hydraulic devic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above the hydraulic support base; the lifting fork rack includes a fixed vertical rod and a water plate, the vertical ro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op-out end of the hydraulic device, and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used to extend under the component and support it. List the components. The hydraulic device is used to realize the vertical lifting of the reconfigurable part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direction regulating mechanisms are used to realize the movement of the component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device is convenient to carry on site and can be realized without additional power, thus realizing the position adjustment of th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件位置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件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通常较重,一般重量在5吨左右,如果在吊装时没有一次性找准构件位置,后续施工中调整将十分困难:一方面,现有的构件移动装置主要针对货物提升移动,在工厂中使用较多,大多不便移动;另一方面,构件已经安放完成后,可用于提升构件的部位仅在构件底部拼缝处,一般的提升装置无法满足尺寸要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构件进行细微位置调整的构件位置调节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件位置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件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方向调节机构、第二方向调节机构、液压支撑底座、液压装置以及提升叉架,其中,所述液压支撑底座通过下方安装的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带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所述液压装置;所述提升叉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竖直杆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杆与所述液压装置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用于伸入构件下方并托举所述构件。较佳地,在XYZ三维坐标系中,所述液压装置的顶出方向与垂直的Z轴方向重合,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与水平方向上的X轴方向重合,所述第二方向调节机构与水平方向上的Y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10°。较佳地,所述提升叉架的竖直杆为两根,两根所述竖直杆平行固定于所述水平板的同一侧面上,两根所述竖直杆的顶部架设一横梁,所述液压装置的顶出端固定于所述横梁的中部。较佳地,所述液压装置、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分别在各自的顶出方向上的顶出行程为0~20mm。较佳地,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分别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为齿轮机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液压支撑底座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液压装置采用手动液压千斤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构件位置调节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利用液压装置实现较重构件在垂向的提升,再利用第一、第二方向调节机构实现构件在水平方向上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从而实现了构件的位置调整;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2.该装置现场搬运方便、无需额外动力即可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构件位置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构件位置调节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构件位置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0-基座、20-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1-操作杆、22-齿轮机构、23-轴承、30-第二方向调节机构、40-液压支撑底座、50-液压装置、60-提升叉架、61-竖直杆、62-水平板、63-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构件位置调节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4,包括基座10、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液压支撑底座40、液压装置50以及提升叉架60,其中,所述液压支撑底座40通过下方安装的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与所述基座10连接,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带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4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40上方固定安装所述液压装置5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压装置50采用手动液压千斤顶;所述提升叉架60包括固定连接的竖直杆61和水平板62,所述竖直杆61与所述液压装置50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62用于伸入构件(未图示)下方并托举所述构件。本专利技术利用液压装置50实现较重构件在垂向的提升,再利用第一、第二方向调节机构20、30实现构件在水平方向上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从而实现了构件的位置调整。另外,该装置现场搬运方便、无需额外动力即可实现。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1和图4,在XYZ三维坐标系中,所述液压装置50的顶出方向与垂直的Z轴方向重合,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与水平方向上的X轴方向重合,所述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与水平方向上的Y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10°。换句话说,第一、第二方向调节机构20、30的调节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0°~90°,这样,可以先调节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对构件的X向和Y向同时进行调节,当Y向位置达到预定位置后,再调节X向位置,缩短调节时间。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4,所述液压装置50、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分别在各自的顶出方向上的顶出行程为0~20mm,在确保整个调节装置体积较小,无需额外动力的前提下,实现构件位置的微调。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2和图3,所述提升叉架60的竖直杆61为两根,两根所述竖直杆61平行固定于所述水平板62的同一侧面上,两根所述竖直杆61的顶部架设一横梁63,所述液压装置50的顶出端固定于所述横梁63的中部,一方面确保液压装置50的顶出端与提升叉架60连接牢固,另一方面确保提升叉架60受力均匀,避免由于液压装置50的顶出作用而产生偏移。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分别包括操作杆21,所述操作杆21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基座10上,所述操作杆21的一端为齿轮机构22,另一端通过轴承23与所述液压支撑底座40固定连接,调节时,通过旋转齿轮机构22带动操作杆21旋转,继而通过轴承23将齿轮机构2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液压支撑底座40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配合液压支撑底座40上液压装置50的垂向运动,控制整个提升系统及构件的位置调节。本专利技术具体的调节过程如下:首先将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装置放置在需要调整的构件旁,缓缓将提升叉架60的水平板62推入构件底部;然后操作所述液压装置50,液压装置50顶升提升叉架60,提升叉架60托起构件;然后根据复核的位置偏差调整第一、第二方向调节机构20、30,具体为旋转两个齿轮机构22,可以同时调整,也可以先后调整;调整完毕后,松开所述液压装置50的油阀,构件靠自重下落,调整完毕。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构件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基座10、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液压支撑底座40、液压装置50以及提升叉架60,其中,所述液压支撑底座40通过下方安装的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与所述基座10连接,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20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30带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4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40上方固定安装所述液压装置50;所述提升叉架60包括固定连接的竖直杆61和水平板62,所述竖直杆61与所述液压装置50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62用于伸入构件下方并托举所述构件。本专利技术利用液压装置50实现较重构件在垂向的提升,再利用第一、第二方向调节机构20、30实现构件在水平方向上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从而实现了构件的位置调整。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件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方向调节机构、第二方向调节机构、液压支撑底座、液压装置以及提升叉架,其中,所述液压支撑底座通过下方安装的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带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所述液压装置;所述提升叉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竖直杆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杆与所述液压装置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用于伸入构件下方并托举所述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件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方向调节机构、第二方向调节机构、液压支撑底座、液压装置以及提升叉架,其中,所述液压支撑底座通过下方安装的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和第二方向调节机构带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液压支撑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所述液压装置;所述提升叉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竖直杆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杆与所述液压装置的顶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用于伸入构件下方并托举所述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XYZ三维坐标系中,所述液压装置的顶出方向与垂直的Z轴方向重合,所述第一方向调节机构与水平方向上的X轴方向重合,所述第二方向调节机构与水平方向上的Y轴方向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峰韩亚明曹刘坤时春霞沈浅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