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1342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夹紧装置,包括气缸、连接件、底座、第一夹具、第二夹具、连接片组件、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组、固定柱、连接板、盖板、限位组件和第五螺栓,所述连接片组件包括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所述第二螺栓组包括第二螺栓a和第二螺栓b,所述底座的一端安装有气缸,所述盖板设置在底座的正上方位置,且所述盖板位于气缸安装底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位于底座和盖板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有利于简单的实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松紧作业,同时有利于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放松作业时进行限位控制。

A Pneumatic Clam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neumatic clam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a connecting piece, a base, a first fixture, a second fixture, a connecting piece assembly, a first bolt, a second bolt group, a fixed column, a connecting plate, a cover plate, a limiting component and a fifth bolt. The connecting piece assembly comprises an upper connecting piece and a lower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econd bolt group comprises a second bolt and a second bolt B. The first clamp and the second clamp are located in the space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cover plate. The first clamp and the second clamp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echanism, low cost, practicality and simplicity. The first fixture and the second fixture can be tightened, and the limit control of the first fixture and the second fixture can be carried out when the first fixture and the second fixture are loos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夹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动夹紧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气动夹紧装置通过气缸实现夹紧作业。但是现有的气动夹紧装置存在以下缺陷:机构简单,成本低,实用,不利于简单的实现松紧作业,同时不利于进行限位控制,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气动夹紧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夹紧装置,机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有利于简单的实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松紧作业,同时有利于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放松作业时进行限位控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动夹紧装置,包括气缸、连接件、底座、第一夹具、第二夹具、连接片组件、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组、固定柱、连接板、盖板、限位组件和第五螺栓,所述连接片组件包括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所述第二螺栓组包括第二螺栓a和第二螺栓b,所述底座的一端安装有气缸,所述盖板设置在底座的正上方位置,且所述盖板位于气缸安装底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位于底座和盖板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的板面一端均开设有通孔c;且所述盖板的板面沿水平轴线方向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且所述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通至底座底部;所述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大小均为17mm;所述第五螺栓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五螺栓的螺纹端头分别对应贯穿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与底座底部设置的六个螺母a螺纹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沿轴线方向嵌入到连接件端头内部,所述连接件的板面一端垂直开设有通孔a,所述盖板的板面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b,且所述通孔b通至底座底部,所述固定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对应贯穿通孔b;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通过通孔c分别套接在固定柱上;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的板面靠近通孔c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d,所述第一夹具的下板面与所述连接件的下板面通过下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夹具的上板面与所述连接件的上板面通过上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端头依次贯穿上连接片板面、通孔a和下连接片板面与嵌入底座上板面的螺母b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b的螺纹端头依次贯穿下连接片板面另一端和第一夹具上的通孔d与第一夹具上板面上的螺母c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a的螺纹端头依次贯穿上连接片板面另一端和第二夹具上的通孔d与第二夹具下板面上的螺母d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在底座底部,所述固定柱位于底座下板面的端头一侧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连接板对应卡接在两个所述卡槽内,所述连接板通过螺丝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板面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抵压杆和安装板,所述底座上板面中间位置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抵压杆,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组件中的抵压杆与底座侧面垂直,其中另一个所述限位组件中的抵压杆与底座另一侧侧面呈倾斜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一端安装有气缸固定座,且所述气缸固定座通过角钢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四周通过第四螺栓与气缸固定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与对应的固定柱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套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通过弹簧销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五螺栓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轴承固定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底座和盖板为安装框架基准座,气缸通过活塞杆带动连接件直线移动,由于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通过下连接片和上连接片与连接件连接,第一螺栓起到固定连接件、下连接片和上连接片的作用,第二螺栓a起到固定上连接片与第二夹具的作用,第二螺栓b起到固定下连接片与第一夹具的作用,连接件移动通过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分别带动第二夹具和第一夹具绕固定柱进行松紧运动,固定柱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移动,连接板有利于固定固定柱的位置,当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做放松运动时,第二夹具的端面转动到与与底座侧端面呈倾斜状的一个限位组件接触时,其中抵压杆对第二夹具进行抵压,进行限位,使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停止运动,该装置,机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有利于简单的实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松紧作业,同时有利于对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放松作业时进行限位控制。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右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右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右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整体正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整体左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2、连接件;3、底座;4、第一夹具;5、第二夹具;6、连接片组件;61、上连接片;62、下连接片;7、第一螺栓;8、第二螺栓组;81、第二螺栓a;82、第二螺栓b;9、固定柱;10、连接板;11、第一轴承固定套;12、第二轴承固定套;13、盖板;14、限位组件;141、抵压杆;142、安装板;15、第四螺栓;16、第五螺栓;17、弹簧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一种气动夹紧装置,包括气缸1、连接件2、底座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连接片组件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组8、固定柱9、连接板10、盖板13、限位组件14和第五螺栓16,连接片组件6包括上连接片61和下连接片62,第二螺栓组8包括第二螺栓a81和第二螺栓b82,底座3的一端安装有气缸1;其中,底座3的一端安装有气缸固定座,且气缸固定座通过角钢与底座3固定连接,气缸1的四周通过第四螺栓15与气缸固定座固定连接,有利于气缸1的安装固定;盖板13设置在底座3的正上方位置,且盖板13位于气缸1安装底座3的同一侧,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位于底座3和盖板13之间的空间内,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对称设置,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形状相同,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的板面一端均开设有通孔c;且盖板13的板面沿水平轴线方向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且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通至底座3底部;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大小均为17mm;第五螺栓16设置有六个,六个第五螺栓16的螺纹端头分别对应贯穿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与底座3底部设置的六个螺母a螺纹连接;其中,第五螺栓16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轴承固定套12;气缸1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沿轴线方向嵌入到连接件2端头内部,连接件2通过弹簧销17与气缸1的活塞杆连接,有利于连接件2的固定安装,连接件2的板面一端垂直开设有通孔a,盖板13的板面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b,且通孔b通至底座3底部,固定柱9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柱9对应贯穿通孔b;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通过通孔c分别套接在固定柱9上;其中,第一夹具4和第二夹具5与对应的固定柱9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连接件(2)、底座(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连接片组件(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组(8)、固定柱(9)、连接板(10)、盖板(13)、限位组件(14)和第五螺栓(16),所述连接片组件(6)包括上连接片(61)和下连接片(62),所述第二螺栓组(8)包括第二螺栓a(81)和第二螺栓b(82),所述底座(3)的一端安装有气缸(1),所述盖板(13)设置在底座(3)的正上方位置,且所述盖板(13)位于气缸(1)安装底座(3)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位于底座(3)和盖板(13)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的板面一端均开设有通孔c;且所述盖板(13)的板面沿水平轴线方向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且所述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通至底座(3)底部;所述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大小均为17mm;所述第五螺栓(16)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五螺栓(16)的螺纹端头分别对应贯穿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与底座(3)底部设置的六个螺母a螺纹连接;所述气缸(1)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沿轴线方向嵌入到连接件(2)端头内部,所述连接件(2)的板面一端垂直开设有通孔a,所述盖板(13)的板面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b,且所述通孔b通至底座(3)底部,所述固定柱(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9)对应贯穿通孔b;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通过通孔c分别套接在固定柱(9)上;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的板面靠近通孔c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d,所述第一夹具(4)的下板面与所述连接件(2)的下板面通过下连接片(62)连接,所述第二夹具(5)的上板面与所述连接件(2)的上板面通过上连接片(61)连接,所述第一螺栓(7)的螺纹端头依次贯穿上连接片(61)板面、通孔a和下连接片(62)板面与嵌入底座(3)上板面的螺母b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b(82)的螺纹端头依次贯穿下连接片(62)板面另一端和第一夹具(4)上的通孔d与第一夹具(4)上板面上的螺母c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a(81)的螺纹端头依次贯穿上连接片(61)板面另一端和第二夹具(5)上的通孔d与第二夹具(5)下板面上的螺母d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板(10)对称设置在底座(3)底部,所述固定柱(9)位于底座(3)下板面的端头一侧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连接板(10)对应卡接在两个所述卡槽内,所述连接板(10)通过螺丝与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上板面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限位组件(14),所述限位组件(14)包括抵压杆(141)和安装板(142),所述底座(3)上板面中间位置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板(142),所述安装板(142)的一侧安装有抵压杆(141),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组件(14)中的抵压杆(141)与底座(3)侧面垂直,其中另一个所述限位组件(14)中的抵压杆(141)与底座(3)另一侧侧面呈倾斜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连接件(2)、底座(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连接片组件(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组(8)、固定柱(9)、连接板(10)、盖板(13)、限位组件(14)和第五螺栓(16),所述连接片组件(6)包括上连接片(61)和下连接片(62),所述第二螺栓组(8)包括第二螺栓a(81)和第二螺栓b(82),所述底座(3)的一端安装有气缸(1),所述盖板(13)设置在底座(3)的正上方位置,且所述盖板(13)位于气缸(1)安装底座(3)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位于底座(3)和盖板(13)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的板面一端均开设有通孔c;且所述盖板(13)的板面沿水平轴线方向两端分别对称开设有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且所述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通至底座(3)底部;所述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大小均为17mm;所述第五螺栓(16)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五螺栓(16)的螺纹端头分别对应贯穿螺栓孔a、螺栓孔b和螺栓孔c与底座(3)底部设置的六个螺母a螺纹连接;所述气缸(1)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沿轴线方向嵌入到连接件(2)端头内部,所述连接件(2)的板面一端垂直开设有通孔a,所述盖板(13)的板面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b,且所述通孔b通至底座(3)底部,所述固定柱(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9)对应贯穿通孔b;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通过通孔c分别套接在固定柱(9)上;所述第一夹具(4)和所述第二夹具(5)的板面靠近通孔c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d,所述第一夹具(4)的下板面与所述连接件(2)的下板面通过下连接片(62)连接,所述第二夹具(5)的上板面与所述连接件(2)的上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华邓泽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灿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