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23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0:40
一种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包括中空的罐体、与罐体相配合的盖体,罐体可设置为任意大小,并且可以设置在地下,罐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为除杂腔、第一过滤腔、导流腔、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内分别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的六棱柱组成的储水蜂巢,六棱柱的高度与第一过滤腔或第二过滤腔的高度相同,六棱柱的柱壁为过滤壁,除杂腔内除杂后的污水经第一通孔流入第一过滤腔的中间位置,利用水压差使水经过过滤壁而流向第一过滤腔的边缘,第一过滤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通孔,以使水流入第二过滤腔的一侧,以利用水压使水经过过滤壁流向与导流孔相对的一侧,即利用水压差使水流经多个过滤壁,通过在有限空间内多次过滤保障高效的净化效果。

Honeycomb Water Storage Tank for High Efficiency Purification of Water Storage

A honeycomb type water storage tank with high efficiency for purifying water includes a hollow tank and a cap matched with the tank body. The tank body can be set to any size and can be set underground. The tank body is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in turn as a deburring chamber, a first filter chamber, a diversion chamber and a second filter chamber. The first filter chamber and the second filter chamb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s a storage composed of six hollow prisms. Water honeycomb, hexagonal heigh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irst filter chamber or the second filter chamber. The column wall of the hexagonal is the filter wall. After removing impurities in the filter chamber, the sewage flows into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filter chamber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hole. The water pressure difference is used to make the water flow through the filter wall to the edge of the first filter chamber. The edge of the first filt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ough-hole to make the water flow into the second filter chamber. On the one side of the chamber, water pressure is used to make water flow through the filter wall to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diversion hole, that is, water pressure difference is used to make water flow through multiple filter walls, and efficient purification effect is guaranteed by multiple filtering in limite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
本技术涉及净化储水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对雨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用作生活用水的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处理后的雨水或污水可以用来建设观赏水景、浇灌小区内绿地、冲刷路面、工业回用,或供小区居民洗车和冲洗马桶,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自来水,还可以为居民节省大量水费。目前,在居民小区内设置遇水、生活污水的设备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主要在于无法保障处理后的遇水或污水能够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居民小区且能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一种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包括中空的罐体、与罐体相配合的盖体,罐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为除杂腔、第一过滤腔、导流腔、第二过滤腔,除杂腔内设置有除杂板,除杂腔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在污水经过除杂板除杂后流入第一过滤腔;导流腔设置在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中间,导流腔的底端为倾斜设置,低端倾斜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孔,以使水经导流孔流入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内分别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的六棱柱组成的储水蜂巢,六棱柱的高度与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高度相同,六棱柱的柱壁为过滤壁,除杂腔内除杂后的污水经第一通孔流入第一过滤腔的中间位置,利用水压差使水经过第一过滤腔中的过滤壁而流向第一过滤腔的边缘,第一过滤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通孔,以使第一过滤腔内的水经第二通孔流入导流腔,并经过导流孔流入第二过滤腔的一侧,以利用水压使水经过第二过滤腔中的过滤壁流向与导流孔相对的一侧,第二过滤腔中与导流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以在完成过滤后将水排出;盖体设置在除杂腔的上端。优选的,过滤壁包括固定板、过滤板、活动板,固定板与第一过滤腔或第二过滤腔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过滤室;过滤板设置在过滤室内;活动板与固定板通过转轴连接,以与固定板配合形成进而将过滤板固定在过滤室内,同时方便更换过滤板,固定板、活动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小孔,以使水流通过。优选的,盖体的上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口,以收集污水并使污水流入除杂腔;第二过滤腔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优选的,出水口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处分别设置有电磁控制阀,第一连接口与居民生活用水管道连接,第二连接口与居民排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处分别设置的电磁控制阀与罐体配合,以在两个电磁控制阀关闭后形成一个储水空间。优选的,过滤板包括石英砂滤板、无烟煤滤板、聚合氯化铝板、活性炭板、KDF过滤板中的一种或几种。本技术提供的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包括中空的罐体、与罐体相配合的盖体,罐体可设置为任意大小,并且可以设置在地下,以在适应居民小区的净化、储水需求的同时并不会占用太多地方,罐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为除杂腔、第一过滤腔、导流腔、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内分别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的六棱柱组成的储水蜂巢,六棱柱的高度与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高度相同,六棱柱的柱壁为过滤壁,除杂腔内除杂后的污水经第一通孔流入第一过滤腔的中间位置,利用水压差使水经过过滤壁而流向第一过滤腔的边缘,第一过滤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通孔,以使第一过滤腔内的水经第二通孔流入导流腔,并经过导流孔流入第二过滤腔的一侧,以利用水压使水经过过滤壁流向与导流孔相对的一侧,即利用水压差使水流经多个过滤壁,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多次过滤保障高效的净化效果,同时,罐体与出水口配合,还能起到储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的剖视图。图2过滤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过滤腔的俯视图。图4是第二过滤腔的俯视图。图中: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1、罐体2、除杂腔21、除杂板211、第一通孔212、第一过滤腔22、第二通孔221、导流腔23、导流孔231、第二过滤腔24、六棱柱25、出水口26、水质检测装置261、第一连接口262、第二连接口263、电磁控制阀264、盖体3、集水口31、过滤壁4、固定板41、活动板4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使用新型进行纤细阐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优点。请参照图1,一种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1,包括中空的罐体2、与罐体2相配合的盖体3,罐体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为除杂腔21、第一过滤腔22、导流腔23、第二过滤腔24,除杂腔21内设置有除杂211,除杂腔21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212,以在污水经过除杂板211除杂后流入第一过滤腔22;导流腔23设置在第一过滤腔22、第二过滤腔24的中间,导流腔23的底端为倾斜设置,低端倾斜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孔231,以使水经导流孔231流入第二过滤腔24;第一过滤腔22、第二过滤腔24内分别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的六棱柱25组成的储水蜂巢,六棱柱25的高度与第一过滤腔22、第二过滤腔24的高度相同,六棱柱25的柱壁为过滤壁4,除杂腔21内除杂后的污水经第一通孔212流入第一过滤腔22的中间位置,利用水压差使水经过第一过滤腔22中的过滤壁4而流向第一过滤腔22的边缘,第一过滤腔2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通孔221,以使第一过滤腔22内的水经第二通孔221流入导流腔23,并经过导流孔231流入第二过滤腔24的一侧,以利用水压使水经过第二过滤腔24中的过滤壁4流向与导流孔231相对的一侧,第二过滤腔24中与导流孔2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26,以在完成过滤后将水排出;盖体3设置在除杂腔21的上端。请参照图2至图4,进一步的,过滤壁4包括固定板41、过滤板42、活动板42,固定板41与第一过滤腔22或第二过滤腔24固定连接,固定板41上设置有过滤室;过滤板42设置在过滤室内;活动板42与固定板41通过转轴连接,以与固定板41配合形成进而将过滤板42固定在过滤室内,同时方便更换过滤板42,固定板41、活动板42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小孔,以使水流通过;盖体3的上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口31,以收集污水并使污水流入除杂腔21;第二过滤腔24的出水口26处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261;出水口26包括第一连接口262、第二连接口263,第一连接口262、第二连接口263处分别设置有电磁控制阀264,第一连接口262与居民生活用水管道连接,第二连接口263与居民排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261、第二连接口262处分别设置的电磁控制阀264与罐体2配合,以在两个电磁控制阀264关闭后形成一个储水空间。其中,过滤板42包括石英砂滤板、无烟煤滤板、聚合氯化铝板、活性炭板、KDF过滤板42中的一种或几种。该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使用时,污水、雨水经过除杂腔除去固体杂质,然后经过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过滤进行灭菌、有害物质等净化过程,并经过出水口处的水质检测装置。罐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为除杂腔、第一过滤腔、导流腔、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内分别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的六棱柱组成的储水蜂巢,六棱柱的高度与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高度相同,六棱柱的柱壁为过滤壁,除杂腔内除杂后的污水经第一通孔流入第一过滤腔的中间位置,利用水压差使水经过过滤壁而流向第一过滤腔的边缘,第一过滤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通孔,以使第一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包括中空的罐体、与罐体相配合的盖体,其特征在于:罐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为除杂腔、第一过滤腔、导流腔、第二过滤腔,所述除杂腔内设置有除杂板,除杂腔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在污水经过除杂板除杂后流入第一过滤腔;所述导流腔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中间,导流腔的底端为倾斜设置,低端倾斜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孔,以使水经导流孔流入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内分别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的六棱柱组成的储水蜂巢,六棱柱的高度与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高度相同,六棱柱的柱壁为过滤壁,除杂腔内除杂后的污水经第一通孔流入第一过滤腔的中间位置,利用水压差使水经过第一过滤腔中的过滤壁而流向第一过滤腔的边缘,第一过滤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通孔,以使第一过滤腔内的水经第二通孔流入导流腔,并经过导流孔流入第二过滤腔的一侧,以利用水压使水经过第二过滤腔中的过滤壁流向与导流孔相对的一侧,第二过滤腔中与导流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以在完成过滤后将水排出;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除杂腔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包括中空的罐体、与罐体相配合的盖体,其特征在于:罐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为除杂腔、第一过滤腔、导流腔、第二过滤腔,所述除杂腔内设置有除杂板,除杂腔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在污水经过除杂板除杂后流入第一过滤腔;所述导流腔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中间,导流腔的底端为倾斜设置,低端倾斜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孔,以使水经导流孔流入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内分别设置为由多个中空的六棱柱组成的储水蜂巢,六棱柱的高度与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的高度相同,六棱柱的柱壁为过滤壁,除杂腔内除杂后的污水经第一通孔流入第一过滤腔的中间位置,利用水压差使水经过第一过滤腔中的过滤壁而流向第一过滤腔的边缘,第一过滤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通孔,以使第一过滤腔内的水经第二通孔流入导流腔,并经过导流孔流入第二过滤腔的一侧,以利用水压使水经过第二过滤腔中的过滤壁流向与导流孔相对的一侧,第二过滤腔中与导流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以在完成过滤后将水排出;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除杂腔的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储水的蜂巢式储水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知白俊英赵晏周帅李南马文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