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23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包括罐式重沸器、卧式储罐,所述罐式重沸器上设置有冷流液相出料管咀和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所述卧式储罐上设置有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和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所述冷流液相出料管咀通过液相连通管路与所述储罐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连接,所述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通过气相平衡线连通管路与所述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连接;所述液相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排净管咀。通过在传统的罐式重沸器的外部增设了储液空间,解决了罐式重沸器液体储存缓冲容积小的缺陷,使得出料流率稳定性增强,液位控制灵活,避免了物料流向下一道工艺设备时出现操作波动的可能性。

A Lateral Combination Tank Reboi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de-mounted combined tank reboiler, which comprises a tank reboiler and a horizontal storage tank. The tank reboiler is equipped with a cold-flow liquid outlet pipe nozzle and a vapor-phase equilibrium line pipe nozzle at the end of the kettle. The horizontal storage tank is equipped with a cold-flow liquid outlet flow inlet pipe nozzle and a vapor-phase equilibrium line pipe nozzle at the end of the tank. The cold-flow liquid outlet pipe nozz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through a liquid-phase pipeline. The nozzle of the vapor phase equilibrium line at the end of the kett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nozzle of the vapor phase equilibrium line at the end of the tank, and the nozzle of the vapor phase equilibrium line at the end of the kett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nozzle of the vapor phase equilibrium line at the end of the tank. By adding liquid storage space outside the traditional tank reboiler, the defect of small buffer volume of liquid storage in the tank reboiler was solved, which enhanced the stability of discharge rate and flexible liquid level control, and avoided the possibility of operation fluctuation when material flows to the next process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石化、化工、橡胶、冶金等行业生产装置中用于分馏塔底物料加热的工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
技术介绍
在石油、石化、化工、橡胶、冶金等行业生产装置中混合物料在分馏塔内进行组分分离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塔底物料进行加热才能满足分离精度的要求。塔底物料加热方式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直接加热方式分为汽提蒸汽加热或电加热,而这两种加热方式受介质特性和热负荷条件所限制,只有在比较少的工况下应用。应用最广泛的加热方式当属间接加热,间接加热方式主要是塔底物料通过加热设备管束换热来获取外部热源释放出的热量,间接加热方式中最常用的加热设备有加热炉、重沸器。加热炉适用于塔底物料温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对于石油、石化、化工行业多数工况下塔底温度并不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则更多地采用重沸器。重沸器也叫再沸器,是石油、石化、化工、橡胶、冶金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普遍应用的一种分馏塔底加热设备,特别是在石油、石化、化工行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设备。它通常以蒸汽或其它高温介质为热源,通过管束进行换热,使塔底来的物料经过加热汽化后返回塔内,从而使塔底物料获得精确分离所需的热量。常用的重沸器有,罐式重沸器、热虹吸式重沸器、泵强制循环式重沸器,热虹吸式重沸器又可以分为卧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和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泵强制循环式重沸器与热虹吸式重沸器型式形式相同,只是在重沸器外部增加了塔底物料的强制循环输送功能。罐式重沸器只有卧式一种形式。三种重沸器的功能相同,作用都是加热塔底物料,但适用条件则有所不同。泵强制循环式重沸器适用条件为:当塔底物料粘度很高、或长时间易受热分解、或易受热改变产品色度等物理特性、或易结垢时,应选用泵强制循环式重沸器。热虹吸式重沸器具有出塔产品缓冲容积大、操作弹性大、流率稳定性较高、不易引起下游工艺设备操作波动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塔底空间要求大、安装高差要求大、气化率低、物料进出口温度稍高、低于一块理论塔板、液相循环量大、换热管束冲刷强、振动大、管子易减薄穿孔、使用寿命短、后期更换管束几率高、管径较大管道布置困难、总投资费用较多等缺点。罐式重沸器具有塔底空间可以缩小、安装高差要求小、气化率高、操作弹性大、物料进出口温度低、相当于一块理论塔板,液相循环量小、换热管束冲刷弱、振动小、不易减薄穿孔、使用寿命长、后期更换几率低、管径较小管道布置容易、总投资费用较省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出塔产品缓冲容积小、流率稳定性较差,易引起下游工艺设备操作波动的缺点。热虹吸式重沸器与罐式重沸器是应用最普遍的重沸器。二者适用条件基本相同,只是因工艺条件或现场布置条件不同而有区别。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常用于项目用地较紧张的项目,大多数情况下应用卧式热虹吸重沸器。在工程应用上,罐式重沸器由于受设备自身换热管束长度、装置框架平面结构尺寸的限制,使得罐式重沸器的储液容积无法设计得足够大,限制了罐式重沸器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的设计应用,使得罐式重沸器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能够解决罐式重沸器液体缓冲容积小的缺陷,则罐式重沸器则比卧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具有更多使用优势。这也是目前罐式重沸器不能获得广泛应用的关键症结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目的是解决了现有罐式重沸器液体储存空间不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包括罐式重沸器、卧式储罐,所述罐式重沸器包括有壳程壳体和管程壳体,所述壳程壳体上设有冷流进料管咀、冷流液相出料管咀、冷流气相出料管咀、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和壳体人孔;所述管程壳体上设有热流进料管咀、热流出料管咀;所述卧式储罐上设置有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冷流液相出料流出管咀、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和罐体人孔;所述卧式储罐设置在所述罐式重沸器侧方,所述壳程冷流液相出料管咀与所述储罐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以管路相接,所述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与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以管路相接,所述液相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排净管咀。优选地,所述罐式重沸器包括壳程壳体、管程壳体以及管束部件;所述管束部件包括固定管板、连接在所述固定管板上的换热管束、设置在所述换热管束上的若干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管板拉杆;所述壳程壳体连接有壳程法兰,所述管程壳体连接有管程法兰,所述固定管板设置在所述壳程法兰与所述管程法兰之间;所述壳程壳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支撑导轨,上顶部设置有防震挡;所述换热管束、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管板拉杆设置在所述壳程壳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板起着固定和支撑换热管束的作用,所述的防震挡起着阻止换热管束和支撑板震动的作用;所述壳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部隔板,所述内部隔板上设置有内部隔板人孔;所述壳程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冷流进料管咀、冷流液相出料管咀和冷流气相出料管咀、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以及壳体人孔,所述管程壳体内部设置有管箱内隔板,所述壳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罐式重沸器鞍座,所述管程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热流进料管咀和所述热流出料管咀。所述壳程法兰与所述管程法兰以螺栓、螺母、垫片连接将管束部件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罐式重沸器。优选地,所述卧式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方设置有罐体鞍座,所述罐体上有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冷流液相出料流出管咀、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现场液位计管咀、远传液位计管咀、现场温度计管咀、远传温度计管咀和罐体人孔。优选地,所述罐式重沸器与所述卧式储罐并排平行布置。优选地,所述气相平衡线连通管路设置在所述罐式重沸器和所述卧式储罐的顶部,所述液相连通管路设置在所述罐式重沸器和所述卧式储罐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罐式重沸器的外部增设了储液空间,解决了罐式重沸器液体储存缓冲容积小的缺陷,使得出料流率稳定性增强,液位控制灵活,避免了物料流向下一道工艺设备时出现操作波动的可能性;同时,采用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相较于采用热虹吸式重沸器而言,减少了塔底的储液空间,即降低塔釜高度,从而降低了塔体总高度,进而降低塔体壁厚、重量、风荷载,再进而减少了塔设备基础工程费用、减少敷塔管线、保温用量,避免了采用热虹吸式重沸器换热管束冲刷、振动、及后续更换管束的可能性,总投资费用和后期操作维护费用均有节省。设备工艺科学,结构合理,制造容易,特别适用于框架设备层高较小而平面空间又较富余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的俯视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的罐式重沸器前视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的卧式储罐后视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1、壳程壳体;2、壳体法兰;3、重沸器鞍座;4、内部隔板;5、内部隔板人孔;6、支撑导轨;7、冷流进料管咀;8、冷流液相出料管咀;9、冷流气相出料管咀;10、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11、排净管咀;12、壳体人孔;13、釜腔现场液位计管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包括罐式重沸器、卧式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重沸器包括有壳程壳体和管程壳体;所述壳程壳体上设有冷流进料管咀、冷流液相出料管咀、冷流气相出料管咀、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和壳体人孔;所述管程壳体上设有热流进料管咀、热流出料管咀;所述卧式储罐上设置有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冷流液相出料流出管咀、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和罐体人孔;所述卧式储罐设置在所述罐式重沸器侧方,所述壳程冷流液相出料管咀与所述储罐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以管路相接,所述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与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以管路相接,所述液相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排净管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包括罐式重沸器、卧式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重沸器包括有壳程壳体和管程壳体;所述壳程壳体上设有冷流进料管咀、冷流液相出料管咀、冷流气相出料管咀、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和壳体人孔;所述管程壳体上设有热流进料管咀、热流出料管咀;所述卧式储罐上设置有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冷流液相出料流出管咀、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和罐体人孔;所述卧式储罐设置在所述罐式重沸器侧方,所述壳程冷流液相出料管咀与所述储罐冷流液相出料流入管咀以管路相接,所述釜端气相平衡线管咀与罐端气相平衡线管咀以管路相接,所述液相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排净管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置组合式罐式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重沸器还包括管束部件;所述管束部件包括固定管板、连接在所述固定管板上的换热管束、设置在所述换热管束上的若干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管板拉杆;所述壳程壳体连接有壳程法兰,所述管程壳体连接有管程法兰,所述固定管板设置在所述壳程法兰与所述管程法兰之间;所述壳程壳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支撑导轨,上顶部设置有防震挡;所述换热管束、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管板拉杆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银瑞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瑞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