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114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亲参培育、诱导产卵、采卵、受精与孵化、幼体培育、采苗、稚参培育和幼参培育。所述方法诱导紫伪翼手参的产卵率和产卵量高,受精卵孵化率高,苗种的产量高,质量好。

A Breeding Method of Artificial Seedlings of Pseudopterygium purpure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reeding method of artificial seedlings of Pseudopterygium purpurea,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quaculture. The method comprises parental cultivation, induced oviposition, oviposition, fertilization and hatching, larval cultivation, seedling collection, juvenile ginseng cultivation and juvenile ginseng cultivation. The method induces high oviposition rate and amount of eggs, high hatching rate of fertilized eggs,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of seedlings of Panax pseudopteryg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紫伪翼手参,学名:Pseudocolochirusviolaceus(Theel),是瓜参科伪翼手参属的动物,俗名海苹果。紫伪翼手参富含多种海参皂苷和甾醇苷,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对人白血病细胞具有强效细胞毒性,同时能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和人大肠癌细胞生长,是研制开发抗肿瘤药物的优良生物来源。其自然分布于西从马达加斯加到红海,向东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向北到我国香港、北部湾,向南到澳大利亚西北部。一般生活于悬浮物丰富的沙泥底或者珊瑚礁地区。紫伪翼手参为热带海参,和北方的刺参相比,在繁殖生物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同:1.一年内多次性成熟,而刺参一年只有一次性成熟;2.所产卵子较刺参卵大,为浮性卵,刺参卵子为沉性卵;3.浮游期较刺参浮游期短,浮游幼体和刺参幼体形态差异较大。前期,仿照刺参的人工繁育方法进行紫伪翼手参的人工繁育,没有获得成功。目前紫伪翼手参的苗种繁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没有探索出紫伪翼手参亲参培育的有效方法、紫伪翼手参产卵规律和有效的诱导产卵方法;二、紫伪翼手参的受精卵孵化率较低。本专利技术针对紫伪翼手参的繁殖生物学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紫伪翼手参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所述方法诱导紫伪翼手参的产卵率和产卵量高,受精卵孵化率高,苗种的产量高,质量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参培育:在阳历7月份,选择体重250g以上的野生紫伪翼手参为亲参,放养于海区网箱中培育,放养密度10~15头/m3,海水盐度26~32,溶解氧含量5mg/L以上;培育期间,投喂亲参配合饲料和海泥的混合物,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为亲参体重的3~5%,其中,亲参配合饲料与海泥按重量比为1:(3~4)混合,上述亲参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料:脱胶海带干粉300~500份、马尾藻干粉150~300份、孔石莼干粉50~150份、鱼粉50~100份、酵母粉10~50份、复合维生素10~30份、免疫多糖5份;(2)诱导产卵:在当年的阳历10月底11月初,解剖翼手参测量性腺指数与卵子卵径,当50%的个体性腺指数>15%,卵巢内大部分卵子卵径达850~1000μm时,进行诱导产卵;诱导产卵当天,将亲参装入塑料袋中,塑料袋加5~7L洁净海水并充氧,每袋中装入9-11头亲参;扎紧塑料袋口,放入泡沫保温箱内;然后封箱装运,低温运输至育苗车间,运输时间控制在1-3h内;当天下午16:30-17:30,投喂亲参配合饲料和海泥的混合物,等待精卵排放;若当日不能排放,则次日下午17:00左右再次投喂亲参配合饲料和海泥的混合物,刺激亲参排放精卵;进一步,所述步骤(2)诱导产卵过程中低温运输时的温度控制在10~15℃。(3)采卵、受精与孵化亲参排放精子,将雄性亲参捞出,等待雌性亲参排放卵子,精卵排放结束后,捞出雌性亲参,通过换水2~3次去除多余精子和水中悬浮的饵料,每次换水量50%,受精卵在产卵池中孵化,孵化密度控制在0.05个/mL以内;(4)幼体培育:受精卵孵化发育为小耳幼体后,计算幼体密度,调整小耳幼体培育密度在0.03个/mL以内;幼体培育期间,池水温度控制在23~26℃,溶解氧含量≥5mg/l,海水盐度26~33,pH值7.8~8.2,每天换水50%;以螺旋藻粉、海洋红酵母、面包酵母为饵料,每天投饵4~6次,每次投喂螺旋藻粉0.03~0.05mg/L、海洋红酵母0.05~0.10ml/L、面包酵母0.05~0.10mg/L,每次投喂前进行镜检,根据胃含物的多少确定投喂量;(5)采苗受精后第3天,幼体外部形态为肾形,即将进入五触手期,此时投放附着基;进一步,所述步骤(5)采苗时附着基为聚乙烯波纹板,规格为(32~35)cm×(40~42)cm,每20片组装成一组,装入筐式框架,按100~110片/m3投入。(6)稚参培育投放附着基至幼体完全附着变态期间,投喂稚参配合饲料和海泥,辅以螺旋藻粉和海洋红酵母;每次投喂量为螺旋藻粉0.05~0.10mg/L、海洋红酵母0.10~0.20mg/L、稚参配合饲料0.5~1.0mg/L、海泥0.25~0.5mg/L,早上和傍晚各投1次,稚参培育期间,池水温度控制在20~26℃,溶解氧含量≥5mg/l,海水盐度26~33,pH值7.8~8.2;进一步,步骤(6)所述的稚参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料:脱胶海带干粉150~250份、鼠尾藻干粉350~450份、石莼干粉200~350份、鱼粉30~70份、酵母粉30~70份、复合维生素5~15份;稚参完全附着后,投喂稚参配合饲料和海泥,早上和傍晚各投1次,每次投喂量为稚参配合饲料0.5~1.0mg/L,海泥1.0~2.0mg/L;微流水与连续充气条件下培育,日流水量为育苗水体0.5~1倍,溶解氧5mg/L以上;(7)幼参培育稚参附着后第30~45天,将稚参剥离,更换附着基,投喂粉状幼参配合饲料及海泥的混合物,投喂量占池中幼参重量的4~6%,其中,粉状幼参配合饲料与海泥按重量比为1:(3~4)混合,上述粉状幼参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料:脱胶海带干粉350~450份、马尾藻干粉250~400份、孔石莼干粉50~100份、鱼粉50~110份、酵母粉25~35份、复合维生素15~25份,池水温度控制在20~26℃,溶解氧含量≥5mg/l,海水盐度26~33,pH值7.8~8.2;此后每5~10天倒池一次,清除池底残饵与粪便;每25~30天换附着基一次;当参苗生长至2cm以上时,用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或放流增殖。进一步,从采卵至幼参的培育阶段都需要充气。利用超微孔纳米增氧管不间断向池中充气,一方面提高水中溶氧量,另一方面紫伪翼手参为枝手目,摄食方式为利用树枝状的触手捕获水中的悬浮物送入口中,通过充气,使投喂的饵料悬浮于水中,有利于参苗的摄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探索出紫伪翼手参的亲参培育方法,选择阳历7月份开始亲参的人工培育,通过在室外网箱培育,同时投喂亲参配合饲料进行营养强化,提高了亲参的怀卵量和卵子质量,有效解决紫伪翼手参亲参排卵量少和受精卵孵化率低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探索出紫伪翼手参的人工催产技术,通过测量亲参性腺指数和卵子卵径判断亲参的成熟度,然后用短途运输和投喂饲料相结合的方法诱导亲参产卵,有效解决紫伪翼手参亲参诱导产卵难度高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紫伪翼手参育苗新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并容易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亲参培育:2018年7月份,在三亚地区收集体重250g以上的野生紫伪翼手参作为亲参。收集的亲参放养于海区网箱中培育,网箱由浮筏、木板和尼龙网制作,规格为5m×5m×2m,放养密度为15头/m3。培育期间,投喂亲参配合饲料和海泥的混合物,饲料与海泥重量比为1:4,每天早晨、中午、傍晚和夜间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亲参体重的3~5%。亲参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配料:脱胶海带干粉50%、马尾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参培育在阳历7月份,选择体重250g以上的野生紫伪翼手参为亲参,放养于海区网箱中培育,放养密度10~15头/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参培育在阳历7月份,选择体重250g以上的野生紫伪翼手参为亲参,放养于海区网箱中培育,放养密度10~15头/m3,海水盐度26~32,溶解氧含量5mg/L以上;培育期间,投喂亲参配合饲料和海泥的混合物,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为亲参体重的3~5%,其中,亲参配合饲料与海泥按重量比为1:(3~4)混合,上述亲参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料:脱胶海带干粉300~500份、马尾藻干粉150~300份、孔石莼干粉50~150份、鱼粉50~100份、酵母粉10~50份、复合维生素10~30份、免疫多糖5份;(2)诱导产卵在当年的阳历10月底11月初,解剖翼手参测量性腺指数与卵子卵径,当50%的个体性腺指数>15%,卵巢内大部分卵子卵径达850~1000μm时,进行诱导产卵;诱导产卵当天,将亲参装入塑料袋中,塑料袋加5~7L洁净海水并充氧,每袋中装入9-11头亲参;扎紧塑料袋口,放入泡沫保温箱内;然后封箱装运,低温运输至育苗车间,运输时间控制在1-3h内;当天下午16:30-17:30,投喂亲参配合饲料和海泥的混合物,等待精卵排放;若当日不能排放,则次日下午17:00-17:30再次投喂亲参配合饲料和海泥的混合物,刺激亲参排放精卵;(3)采卵、受精与孵化雄性亲参排放精子后,将雄性亲参捞出,等待雌性亲参排放卵子,精卵排放结束后,捞出雌性亲参,通过换水2~3次去除多余精子和水中悬浮的饵料,每次换水量为50%,受精卵在产卵池中孵化,孵化密度控制在0.05个/mL以内;(4)幼体培育受精卵孵化发育为小耳幼体后,计算幼体密度,调整小耳幼体培育密度在0.03个/mL以内;幼体培育期间,池水温度控制在23~26℃,溶解氧含量≥5mg/L,海水盐度26~33,pH值7.8~8.2,每天换水50%;以螺旋藻粉、海洋红酵母、面包酵母为饵料,每天投饵4~6次,每次投喂螺旋藻粉0.03~0.05mg/L、海洋红酵母0.05~0.10ml/L、面包酵母0.05~0.10mg/L;(5)采苗受精后第3天,幼体外部形态为肾形,即将进入五触手期,此时投放附着基;(6)稚参培育投放附着基至幼体完全附着变态期间,投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杰陈宏孙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