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68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包括有筒体组件、活动端盖、第一个过滤器、第二个过滤器、第三个过滤器、第四个过滤器和空-空换热器等组成,筒体组件的一端为固定端,上面设有4个接口,分别为第一个接口、第二个接口、第三个接口和第四个接口,另一端与活动端盖进行连接;空-空换热器位于筒体组件中心部位,截面为正方形,每个侧面分别设有一组过滤器,将筒体组件内部分隔成4个空腔,并形成双气流通路,双气流可同时工作,也可选择性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新风、排风和二级净化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模块组合,可方便应用于有洁净和新风要求的各类方舱、装甲、舰载和房间空调上。

A Heat Exchange Module Group with Double Pass and Double Filt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pass double-filter heat exchange module group,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component, a movable end cover, a first filter, a second filter, a third filter, a fourth filter and an air-air heat exchanger, etc.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component is a fixed end, and four interfaces are arranged on it, respectively, the first interface, the second interface, the third interface and the fourth interfac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end cover; the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has a square cross section. A set of filters are arranged on each side, which divides the inner part of the cylinder body into four cavities and forms a two-air passage. The two-air flow can work simultaneously or sel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integrates fresh air, exhaust air and secondary purification, forming a modular combination, and can be conveniently applied to all kinds of cabins, armour, shipboard and room air conditioning with clean and fresh air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和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对所处的空间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的已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空气调节,而需要一种更为健康、节能和环保的空气调节技术。特别在环境健康方面,控制空气中的颗粒物、微生物污染和空气新鲜度得到了人们的共识,继而催生出洁净技术和新风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洁净技术已经在国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其中最为直接和关键的技术就是空气过滤技术。目前,具有洁净功能的空调有很多,特别在微电子工业、医药卫生及食品工业运用已普遍存在,在这些地方由于空间较大,各种形式和精度的空气过滤器可以方便设计和选择,实现较为容易,但在方舱、装甲和舰载等狭窄空间里,若延用原有的设计方式,而不采取集成或紧凑型设计,就很难实现或无法实现。另外,为维持相对密封空间内的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工作需要,通常设有新风、排风换气设备。当这种新风、排风换气设备与空调相结合时,出现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热回收装置,其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板翅式全热交换器或显热交换器。在新风补充的同时,会降低空调的运行负荷,从而使密封空间内的空气品质与空调节能达到协调统一,这里所不足的仍是空间尺寸和空调是否与其有效整合设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集成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集空气二级净化、新风换气和节能换热为一体的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两端连接有端盖,筒体内隔分有与筒体同轴的中心空腔,以及均匀环绕在中心空腔周围并分别与中心空腔连通的四个侧腔,其中中心空腔内同轴装入有空-空换热器,该空-空换热器具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入口朝向第一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二个入口朝向第二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出口朝向第三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二个出口朝向第四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四周侧面分别设有过滤器,且四个过滤器一一对应装入侧腔内,其中第一个过滤器位于第一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一个入口,其第三个过滤器位于第三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一个出口,第二个过滤器位于第二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二个入口,第四个过滤器位于第四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二个出口;筒体一端的端盖还连接有四个接口,四个接口一一对应与四个侧腔内连通;其中第一个接口与第一个侧腔内连通,第三个接口与第三个侧腔内连通,气流由第一个接口进入第一个侧腔内,并流经第一个过滤器后从第一个入口进入空-空换热器,再从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出口流出,经过第三个过滤器进入第三个侧腔内,最后从第三个接口流出,由此构成第一气流通路;第二个接口与第二个侧腔内连通,第四个接口与第四个侧腔内连通,气流由第二个接口进入第二个侧腔内,并流经第二个过滤器后从第二个入口进入空-空换热器,再从空-空换热器第二个出口流出,经过第四个过滤器进入第四个侧腔内,最后从第四个接口流出,由此构成第二气流通路。所述的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连接有内隔件,由内隔件将筒体内分隔为中心空腔和四个侧腔。所述的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一端端盖固定于筒体、另一端端盖可拆卸密封连接于筒体,四个接口分别连通安装于筒体固定的端盖。所述的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四个过滤器为均空气过滤器,每个过滤器自带骨架和空-空换热器可分别从筒体拆卸端盖后形成的筒口插入和拔出。所述的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依据需要设定,其中第一气流通路上的第三个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应高于第一个过滤器;第二气流通路上的第四个过滤器的过滤精度高于第二个过滤器。所述的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圆柱形或正长方体形。所述的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空换热器采用板翅式全热交换器或显热交换器。本技术进一步阐述如下:本技术可内置于有洁净和新风要求的方舱、装甲、舰载和房间空调上。可实现新风换热和排风换热两个基本流程,及一个内循环净化流程。新风换热流程:室外空气通过风机,将空气延着第一气流通路,吹入室内;排风换热流程:室内空气通过风机,将空气延着第二气流通路,吹入室外;内循环净化流程:即在第二气流通路后面接入一个电动三通阀,将净化好的空气再次切换至室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新风、排风和二级净化合为一体,结构紧凑,实现集成化。2、本技术可方便应用于有洁净和新风要求的空调上,实现整体小型化。3、本技术的零部件便于维修和更换,可实现模块化设计。4、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包括筒体1.1,筒体1.1两端连接有端盖,筒体1.1内隔分有与筒体1.1同轴的中心空腔,以及均匀环绕在中心空腔周围并分别与中心空腔连通的四个侧腔,其中中心空腔内同轴装入有空-空换热器7,该空-空换热器7具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空-空换热器7第一个入口朝向第一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7第二个入口朝向第二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7第一个出口朝向第三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7第二个出口朝向第四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7四周侧面分别设有过滤器3、4、5、6,且四个过滤器一一对应装入侧腔内,其中第一个过滤器3位于第一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7的第一个入口,第三个过滤器5位于第三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7的第一个出口,第二个过滤器4位于第二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7的第二个入口,第四个过滤器6位于第四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二个出口;筒体1.1一端的端盖还连接有四个接口1.3、1.4、1.5、1.6,四个接口一一对应与四个侧腔内连通;其中第一个接口1.3与第一个侧腔内连通,第三个接口1.5与第三个侧腔内连通,气流由第一个接口1.3进入第一个侧腔内,并流经第一个过滤器3后从第一个入口进入空-空换热器7,再从空-空换热器7第一个出口流出,经过第三个过滤器5进入第三个侧腔内,最后从第三个接口1.5流出,由此构成第一气流通路;第二个接口1.4与第二个侧腔内连通,第四个接口1.6与第四个侧腔内连通,气流由第二个接口1.4进入第二个侧腔内,并流经第二个过滤器4后从第二个入口进入空-空换热器7,再从空-空换热器7第二个出口流出,经过第四个过滤器6进入第四个侧腔内,最后从第四个接口1.6流出,由此构成第二气流通路。筒体1.1内连接有内隔件1.2,由内隔件1.2将筒体1.1内分隔为中心空腔和四个侧腔。筒体1.1一端端盖1.7固定于筒体、另一端端盖2可拆卸密封连接于筒体1.1,四个接口1.3、1.4、1.5、1.6分别连通安装于筒体1.1固定的端盖。四个过滤器3、4、5、6为均空气过滤器,每个过滤器自带骨架和空-空换热器7可分别从筒体1.1拆卸端盖2后形成的筒口插入和拔出。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依据需要设定,其中第一气流通路上的第三个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两端连接有端盖,筒体内隔分有与筒体同轴的中心空腔,以及均匀环绕在中心空腔周围并分别与中心空腔连通的四个侧腔,其中中心空腔内同轴装入有空‑空换热器,该空‑空换热器具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入口朝向第一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二个入口朝向第二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出口朝向第三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二个出口朝向第四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四周侧面分别设有过滤器,且四个过滤器一一对应装入侧腔内,其中第一个过滤器位于第一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一个入口,其第三个过滤器位于第三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一个出口,第二个过滤器位于第二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二个入口,第四个过滤器位于第四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二个出口;筒体一端的端盖还连接有四个接口,四个接口一一对应与四个侧腔内连通;其中第一个接口与第一个侧腔内连通,第三个接口与第三个侧腔内连通,气流由第一个接口进入第一个侧腔内,并流经第一个过滤器后从第一个入口进入空‑空换热器,再从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出口流出,经过第三个过滤器进入第三个侧腔内,最后从第三个接口流出,由此构成第一气流通路;第二个接口与第二个侧腔内连通,第四个接口与第四个侧腔内连通,气流由第二个接口进入第二个侧腔内,并流经第二个过滤器后从第二个入口进入空‑空换热器,再从空‑空换热器第二个出口流出,经过第四个过滤器进入第四个侧腔内,最后从第四个接口流出,由此构成第二气流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双滤换热模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两端连接有端盖,筒体内隔分有与筒体同轴的中心空腔,以及均匀环绕在中心空腔周围并分别与中心空腔连通的四个侧腔,其中中心空腔内同轴装入有空-空换热器,该空-空换热器具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入口朝向第一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二个入口朝向第二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出口朝向第三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第二个出口朝向第四个侧腔内,空-空换热器四周侧面分别设有过滤器,且四个过滤器一一对应装入侧腔内,其中第一个过滤器位于第一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一个入口,其第三个过滤器位于第三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一个出口,第二个过滤器位于第二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二个入口,第四个过滤器位于第四侧腔内并对应位于空-空换热器的第二个出口;筒体一端的端盖还连接有四个接口,四个接口一一对应与四个侧腔内连通;其中第一个接口与第一个侧腔内连通,第三个接口与第三个侧腔内连通,气流由第一个接口进入第一个侧腔内,并流经第一个过滤器后从第一个入口进入空-空换热器,再从空-空换热器第一个出口流出,经过第三个过滤器进入第三个侧腔内,最后从第三个接口流出,由此构成第一气流通路;第二个接口与第二个侧腔内连通,第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谢润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