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67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鲜空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1),其包括:过滤器壳体(2),其具有壳体罐(3)和壳体盖(4);以及过滤器元件(10),其具有环形过滤器主体(11)、第一端板(13)和第二端板(14);集尘器室(19),其构造在过滤器壳体(2)中,该集尘器室(19)在一侧上直接由壳体盖(4)轴向限定。如果集尘器室(19)在另一侧上直接由第一端板(13)轴向限定,则可以实现简化的生产。

Air fil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 filter (1) for a fresh air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ich comprises a filter housing (2), a shell tank (3) and a shell cover (4), a filter element (10), a ring filter body (11), a first end plate (13) and a second end plate (14), a dust collector chamber (19), which is constructed in a filter housing (2), and a dust collector chamber (19) directly on one side. The shell cover (4) is axially limited. Simplified production can be achieved if the dust collector chamber (19) is axially limited by the first end plate (13) on the other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鲜空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或空气过滤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
技术介绍
例如从DE2756751A1已知一种通用类型的空气过滤器,其也可以称为空气过滤装置,并且包括过滤器壳体,该过滤器壳体具有壳体罐、壳体盖、未处理空气入口和纯净空气出口。此外,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元件,该过滤器元件可更换地布置在过滤器壳体中,并且在其中将流体连接到未处理空气入口的未处理侧与流体连接到纯净空气出口的纯净侧分离。过滤器元件具有由过滤材料制成的环形过滤器主体、在过滤器主体的第一轴向端侧上的第一端板、以及在过滤器主体的第二轴向端侧上的第二端板。此外,已知的空气过滤器配备有集尘器室,该集尘器室构造在未处理侧的过滤器壳体中。在此,集尘器室在背离过滤器元件的一侧上直接由壳体盖轴向限定。在已知的空气过滤器的情况下,集尘器室在另一侧上即在面向空气过滤器的一侧上由中间底板轴向限定,该中间底板相对于过滤器壳体和过滤器元件是分开的并且被布置在过滤器壳体中,轴向地位于壳体盖和过滤器元件之间。这种类型的集尘器室使得在空气过滤器内已经可以接收空气过滤器上游的污染物,由此减少了空气过滤器的负荷。具有这种预分离装置的空气过滤器例如用于农用车辆或越野车辆的内燃机中,以避免过滤器元件的快速装载或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问题为提出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空气过滤器和相关的过滤器元件的改进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特征尤其在于降低的制造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该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一般概念:在面向过滤器元件的一侧上由过滤器元件的第一端板直接限定集尘器室,该端板面向壳体盖。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过滤器中,集尘器室在一侧直接由壳体盖轴向限定,并且在另一侧直接由第一端板轴向限定。作为该提议的结果,可以省去单独的中间底板,这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简化了空气过滤器的组装。根据一个有利实施例,第二端板可以构造为敞开的端板,该敞开的端板具有中心通孔。第一端板优选地构造为封闭的端板,因此不具有中心通孔。由于第一端板被构造为封闭端板,所以集尘器室可以实质上在第一端板的整个端面上延伸,因此集尘器室可以具有相对大的尺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板可以具有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覆盖过滤器主体的第一轴向端侧。此外,第一端板可以具有芯部区域,该芯部区域在周向方向上由环形区域界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端板也被构造为封闭的端板。在所述芯部区域中,然后可以构造沿第二端板的方向轴向突出的凹陷,该凹陷朝向集尘器空间敞开。借助于所述凹陷,可以显著增加集尘器空间的体积。在一个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然后可以将手柄与第一端板一起布置在凹陷的区域中。这种类型的手柄简化了过滤器元件在过滤器壳体中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中过滤器元件的操纵。因此,例如简化了对过滤器元件的更换。手柄可以一体地形成在第一端板上或者可以与第一端板分开地构造并且可以夹在第一端板上。另一实施例规定,壳体盖在其面向过滤器元件的内侧上具有台阶,该台阶径向地限定集尘器空间并且在周向方向上以C形方式界定集尘器空间。换句话说,台阶不会在周向方向上以封闭的方式完全界定集尘器空间,而是保留集尘器空间的圆周部段,该圆周部段不由台阶界定。然后可以方便地在集尘器空间的不由台阶界定的所述圆周部段中构造流体连接部,该流体连接部径向朝向集尘器空间并且轴向朝向未处理侧的环形空间敞开,所述环形空间在周向方向上包围过滤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集尘器空间与环形空间连通,所述环形空间在未处理侧包围所述过滤器主体。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第一端板被轴向支撑在上述台阶上。以这种方式,首先实现过滤器元件在壳体盖上的可靠轴向定位。其次,由此可以实现通过第一端板有效地封闭集尘器空间。可以有利地在壳体盖上构造排放短管(dischargestub),该排放短管首先流体地连接到集尘器空间,其次流体地连接到空气过滤器的周围区域。在过滤器壳体中的相应压力条件的情况下,被引导通过集尘器空间的空气流因此可以通过排放短管排出到周围区域中。这里,所述空气流可以夹带已经在集尘器空间中收集的污染物。以这种方式,一旦在过滤器壳体中设定为此目的所需的压力条件,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自动清空集尘器空间。一个改进方案是有利的,其中台阶具有径向孔,有利地与上述连接部径向相对,该径向孔将集尘器空间流体地连接到排放短管。结果,简化了集尘器空间和排放短管之间的壳体盖内的流动引导。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排放短管可以构造在壳体盖上,该排放短管具有主连接开口和辅助连接开口,该主连接开口朝向在周向方向上界定过滤器主体的未处理侧的环形空间敞开,该辅助连接开口朝集尘器空间敞开。这里,特别地,辅助连接开口可以由上述径向孔形成。因此,朝向空气过滤器的周围区域敞开的排放短管首先在环形空间和周围区域之间提供流体连接,其次在集尘器空间和周围区域之间提供流体连接。在相应的流动和/或压力条件的情况下,例如由此可以实现这样的情况:其中污染物可以绕过集尘器空间通过排放短管直接从过滤器壳体排出。根据一个有利实施例,排放短管可以构造为抽吸喷射泵。这种类型的抽吸喷射泵具有用于供给推进剂的推进剂入口、用于抽吸工作介质的工作介质入口、以及用于排出包含推进剂和工作介质的混合物的混合物出口。以已知的方式,抽吸喷射泵与推进剂的通流在工作介质入口处产生显著的真空,借助于该真空可以吸入工作介质并且可以在混合物出口处与推进剂一起排出。如果排放短管被构造为抽吸喷射泵,则主连接开口形成推进剂入口,而辅助连接开口形成工作介质入口。排放短管的出口开口与周围区域流体连接,然后形成混合物出口。在过滤器壳体中相应的压力条件的情况下,未处理侧上的主流从主连接开口通过出口开口作为推进剂流从环形空间流出,并且在此过程中在辅助连接开口处产生真空,由此产生通过集尘器空间的辅助流,该辅助流同样通过出口开口排出到周围区域中。这里,辅助流夹带被包含在集尘器空间中的污染物。在优选实施例中排放短管(也可以称为输出短管)配备有排出或输出阀,该排出或输出阀控制出口开口并且仅在预定的污染物填充水平和/或仅从预定的未处理侧正压力打开和释放出口开口。未处理空气入口可以有利地构造在壳体罐上,优选地构造在罐壁上,确切地说,使得在空气过滤器运行期间,新鲜空气切向地进入未处理侧的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在周向方向上包围过滤器主体。由于切向流入,在所述环形空间中产生旋转流,该旋转流实现仍然在壳体罐内的固体和/或液体污染物的预分离。同时,在环形空间中旋转的所述流动可以将所述污染物输送直至与环形空间轴向邻接并且例如通过上述连接部流体连接到环形空间的集尘器空间。因此,已经在环形空间中分离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旋转流并且通过连接部输送到集尘器空间中。此外,环形空间中的所述旋转流可以在限定的操作状态下产生一定的正压,该正压可以是足以例如产生通过可能存在的排放短管的气流。未处理空气入口有利地位于壳体罐的罐壁的区域中,该区域相对于壳体盖在远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纯净空气出口可以构造在壳体罐的罐底上,壳体罐轴向地与壳体盖相对,确切地说,在空气过滤器的操作期间,新鲜空气从过滤器元件的内部空间轴向排出,该内部空间在周向方向上被过滤器主体包围。因此,在空气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鲜空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2),其具有壳体罐(3)、壳体盖(4)、未处理空气入口(5)和纯净空气出口(6),‑过滤器元件(10),其可更换地布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2)中,并且在所述过滤器壳体(2)中将未处理侧(17)与纯净侧(18)分开,所述未处理侧(17)流体连接到所述未处理空气入口(5),所述纯净侧(18)流体连接到所述纯净空气出口(6),‑所述过滤器元件(10)具有环形过滤器主体(11)、第一端板(13)和第二端板(14),所述环形过滤器主体(11)由过滤材料(12)制成,所述第一端板(13)在所述过滤器主体(11)的第一轴向端侧(15)上,所述第二端板(14)在所述过滤器主体(11)的第二轴向端侧(16)上,‑集尘器室(19),其构造在所述未处理侧(17)的过滤器壳体(2)中,‑所述集尘器室(19)在一侧上直接由所述壳体盖(4)轴向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器室(19)在另一侧上直接由所述第一端板(13)轴向限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鲜空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2),其具有壳体罐(3)、壳体盖(4)、未处理空气入口(5)和纯净空气出口(6),-过滤器元件(10),其可更换地布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2)中,并且在所述过滤器壳体(2)中将未处理侧(17)与纯净侧(18)分开,所述未处理侧(17)流体连接到所述未处理空气入口(5),所述纯净侧(18)流体连接到所述纯净空气出口(6),-所述过滤器元件(10)具有环形过滤器主体(11)、第一端板(13)和第二端板(14),所述环形过滤器主体(11)由过滤材料(12)制成,所述第一端板(13)在所述过滤器主体(11)的第一轴向端侧(15)上,所述第二端板(14)在所述过滤器主体(11)的第二轴向端侧(16)上,-集尘器室(19),其构造在所述未处理侧(17)的过滤器壳体(2)中,-所述集尘器室(19)在一侧上直接由所述壳体盖(4)轴向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器室(19)在另一侧上直接由所述第一端板(13)轴向限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14)被构造为敞开的端板,所述敞开的端板具有中心通孔(20),并且,-所述第一端板(13)被构造为封闭的端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3)具有环形区域(22),所述环形区域(22)覆盖所述过滤器主体(11)的第一轴向端侧(15),以及-所述第一端板(13)具有芯部区域(23),所述芯部区域(23)在周向方向(9)上由所述环形区域(22)界定,并且所述芯部区域(23)包括凹陷(24),所述凹陷(24)沿所述第二端板(14)的方向轴向突出,并且朝向所述集尘器空间(19)敞开。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4)在其内侧上具有台阶(26),所述台阶(26)在径向上限定所述集尘器空间(19)并且在所述周向方向(9)上以C形方式界定所述集尘器空间(19),以及-连接部(28)被构造在所述集尘器空间(19)的圆周部段(27)中,所述圆周部段(27)不由所述台阶(26)界定,所述连接部(28)径向朝向所述集尘器空间(19)敞开并且轴向朝向所述未处理侧(17)的环形空间(29)敞开,所述环形空间(29)在所述周向方向(9)上包围所述过滤器主体(1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3)在轴向上被支撑在所述台阶(26)上。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壳体(2)上构造有排放短管(30),所述排放短管(30)将所述集尘器空间(19)流体连接到所述空气过滤器(1)的周围区域(31)。7.如权利要求4和6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26)具有径向孔(32),所述径向孔(32)将所述集尘器空间(19)流体连接到所述排放短管(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卢切西·德·阿尔梅达E·瓦尔多米罗·德·小阿泽维多P·巴索M·J·但塔斯·德·奥利维拉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马勒金属立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