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荷泵及其电压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212044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荷泵及其电压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涉及降压技术领域,可以提高电源转换效率。该电荷泵包括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包括: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第一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将第一输入电压端的电压输入至第一节点;第一存储子电路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相连接;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第二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对第一存储子电路进行分压,以控制第二节点上的电压;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第三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第二节点与接地端连通;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第四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第一节点与接地端连通,并由电压输出端输出第二节点上的电压。

A Charge Pump and Its Voltage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harge pump, a voltage control method and a display panel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p-down and can improve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e charge pump includes a voltage-reducing circuit,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input control sub-circuit is configured to input the voltage of the first input voltage terminal to the first nod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voltage from the first signal terminal; the first storage sub-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node and the second node; and the first rate control sub-circuit is configured to control the voltage from the second signal terminal. The first storage sub-circuit divides the voltage to control the voltage on the second node; the second rate control sub-circuit is configured to connect the second node to the grounding terminal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voltage from the third signal terminal; and the first output control sub-circuit is configured to connect the first node to the grounding terminal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voltage from the fourth signal terminal and output the second section from the voltage output terminal. The voltage at the p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荷泵及其电压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压
,尤其涉及一种电荷泵及其电压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装置由于具有构造简单、高响应、高对比度、易形成柔性和视角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关注。但是,随着OLED显示装置尺寸越来越小,对驱动电路集成性和功耗要求越来越高。而电荷泵因其结构简单、集成高效,逐渐成为小尺寸显示装置电源管理模块升(降)压电路的首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荷泵及其电压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可以提高电源转换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荷泵,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第一存储子电路、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和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与第一输入电压端、第一信号端和第一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一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输入电压端的电压输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存储子电路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节点、第二信号端和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二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存储子电路进行分压,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电压。所述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节点、第三信号端和所述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三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接地端连通。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第四控制端、电压输出端和所述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四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接地端连通,并由所述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电压。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电压端相连接,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相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存储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地端相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信号端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第二极与所述接地端相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信号端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第二极与所述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信号端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相连接。可选的,电荷泵还包括替换降压电路,所述替换降压电路的结构与所述降压电路的结构相同。可选的,电荷泵还包括控制子电路和第三存储子电路。所述控制子电路与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替换降压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子电路配置为交替向所述降压电路中的第一输入电压端和所述替换降压电路中的第二输入电压端提供输入电压。所述第三存储子电路与所述降压电路中的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替换降压电路的第二输出控制子电路和所述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存储子电路配置为存储所述降压电路和所述替换降压电路交替输出的输出电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电荷泵。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荷泵的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在第一降压模式下:在一帧的充电阶段,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在来自第一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将第一输入电压端的电压输入至第一节点;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在来自第二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对第一存储子电路进行分压,以控制第二节点上的电压。在一帧的输出阶段,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在来自第四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一节点与接地端连通,并由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电压。在第二降压模式下:在一帧的充电阶段,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在来自所述第一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输入电压端的电压输入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在来自第三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接地端连通。在一帧的输出阶段,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在来自所述第四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由所述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电压。可选的,电荷泵的电压控制方法还包括,交替向降压电路中的第一输入电压端和替换降压电路中的第二输入电压端提供输入电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荷泵及其电压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在其中的降压电路中,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通过将第一输入电压端的电压输入至第一节点,当在第二信号端的控制下,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导通时,可通过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对第一存储子电路进行分压,以控制第二节点上的电压,当在第三信号端的控制下,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导通时,使第二节点与接地端连通,从而控制第二节点上的电压。在此基础上,在第四信号端的控制下,由于第一节点与接地端连通,因此第一节点放电至低电位,而基于电容两端电压维持不变的特性,第二节点的电位相应发生变化并通过电压输出端输出。基于此,通过该电荷泵中的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和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可使该电荷泵输出两种反向电压,且负压输出稳定,电源转换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降压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a为用于驱动图2所示降压电路在第一降压模式下,采用的各个信号的时序图;图3b为用于驱动图2所示的降压电路在第二降压模式下,采用的各个信号的时序图;图4a为图2降压电路在第一降压模式下充电阶段的等效电路图;图4b为图2降压电路在第二降压模式下充电阶段的等效电路图;图4c为图2降压电路在第一降压模式和第二降压模式下输出阶段的等效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替换降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一种替换降压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荷泵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电荷泵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9a为图8所示电荷泵在第一降压模式下的电压变化示意图;图9b为图8所示电荷泵在第二降压模式下的电压变化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荷泵的电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荷泵,包括降压电路。如图1所示,降压电路10包括: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11、第一存储子电路12、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13、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荷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第一存储子电路、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和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与第一输入电压端、第一信号端和第一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一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输入电压端的电压输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存储子电路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节点、第二信号端和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二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存储子电路进行分压,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电压;所述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节点、第三信号端和所述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三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接地端连通;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第四控制端、电压输出端和所述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第四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接地端连通,并由所述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荷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第一存储子电路、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和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与第一输入电压端、第一信号端和第一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一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输入电压端的电压输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存储子电路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相连接;所述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节点、第二信号端和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二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存储子电路进行分压,以控制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电压;所述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节点、第三信号端和所述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三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接地端连通;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第四控制端、电压输出端和所述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电路配置为在来自第四信号端的电压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接地端连通,并由所述电压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电压端相连接,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率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地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倍率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信号端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接,第二极与所述接地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鹏姚树林张银龙张宁路通胡鹏飞高玉杰孙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