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用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34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舞台用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支架结构。该支架结构包括底板、多个支撑柱、桁架、连接板、悬梁、多根连接杆和顶棚。多个支撑柱垂直固定于底板;桁架连接于各支撑柱远离底板的一端,桁架包括多个水平分布的架体,相邻两架体可拆卸连接;连接板连接相邻两架体;悬梁设于桁架和底板之间的预定位置,且与桁架平行;多根连接杆沿悬梁长度方向垂直布置于悬梁远离底板的表面,以连接悬梁和桁架;顶棚覆盖于桁架远离底板的表面。该舞台用建筑结构承重能力强,而且安装过程也比较简单。

Stage Archite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age build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bracket structure. The support structure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columns, trusses, connecting plates, suspension beams,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rods and a roof. Multiple supporting columns are fixed vertically to the bottom plate; trusses are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each supporting column away from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truss consists of several horizontally distributed frames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wo adjacent frames; connecting plates connect two adjacent frames; suspension beams are located in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between the truss and the bottom plate, parallel to the truss; and multiple connecting rods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spension beam on beams on the surface away from the bottom plate. To connect suspension beams and trusses; the ceiling covers the surface of the truss away from the floor. The stage structure has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s relatively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舞台用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舞台用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舞台用建筑结构是指在舞台建筑物中,由各种构件组成的用来承受各种载荷,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随着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对舞台用建筑结构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有的舞台用建筑结构上下承重能力较弱,且结构中的桁架为一体化结构,运输和安装的过程比较困难,进而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成本。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新的舞台用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舞台用建筑结构,承重能力强,而且安装过程也比较简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舞台用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板、多个支撑柱、桁架、连接板、悬梁、多根连接杆和顶棚。所述多个支撑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桁架连接于各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桁架包括多个水平分布的架体,相邻两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相邻两所述架体;所述悬梁设于所述桁架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预定位置,且与所述桁架平行;所述多根连接杆沿所述悬梁长度方向垂直布置于所述悬梁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以连接所述悬梁和所述桁架;所述顶棚覆盖于所述桁架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各个所述支架结构平行设置。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架体为多根边梁拼接而成的立方体框架。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悬梁靠近所述底板的表面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棚包括:棚体;预埋件,嵌设于所述棚体,所述预埋件与所述桁架相接,以固定所述桁架。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连接螺栓,与所述连接板配合,以连接相邻两所述架体。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挂板,滑动悬挂于所述悬梁,用来固定需要沿所述悬梁滑动的悬吊设备。本技术实施方式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舞台用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支架结构,该支架结构包括底板、多个支撑柱、桁架、连接板、悬梁、多根连接杆和顶棚。该舞台用建筑结构通过支撑柱支撑桁架,在桁架上布置顶棚,同时将悬梁连接在桁架下,并通过支撑柱固定,可提高舞台用建筑结构的上下承重能力,即顶棚之上可堆放更重的物品,悬梁上也能悬挂更重的设备。另外,该舞台用建筑结构的桁架由相邻架体拼接而成,可简化桁架的制作和安装过程,进而降低成本。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1、支架结构;2、底板;3、支撑柱;4、桁架;40、架体;5、连接板;6、悬梁;7、连接杆;8、顶棚;81、棚体;82、预埋件;9、连接螺栓;10、挂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舞台用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支架结构1,如图1~图2所示。该支架结构1包括底板2、多个支撑柱3、桁架4、连接板5、悬梁6、多根连接杆7和顶棚8,其中:多个支撑柱3垂直固定于底板2;桁架4连接于各支撑柱3远离底板2的一端,桁架4包括多个水平分布的架体40,相邻两架体40可拆卸连接;连接板5连接相邻两架体40;悬梁6设于桁架4和底板2之间的预定位置,且与桁架4平行;多根连接杆7沿悬梁6长度方向垂直布置于悬梁6远离底板2的表面,以连接悬梁6和桁架4;顶棚8覆盖于桁架4远离底板2的表面。该舞台用建筑结构通过支撑柱3支撑桁架4,在桁架4上布置顶棚8,同时将悬梁6连接在桁架4下,并通过支撑柱3固定,可提高舞台用建筑结构的上下承重能力,即顶棚8之上可堆放更重的物品,悬梁6上也能悬挂更重的设备。另外,该舞台用建筑结构的桁架4由相邻架体40拼接而成,可简化桁架4的制作和安装过程,进而降低成本。下面对本技术实施方式舞台用建筑结构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支架结构1为舞台用建筑结构有机组成部分,支架结构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具体数量以实际需求为准,本公开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当支架结构1的数量为两个或是多个,可将支架结构1彼此平行设置,不但可以方便施工,也可以增加建筑结构的整体美感。如图1所示,多个支撑柱3垂直固定于底板2。底板2为舞台用建筑结构的地面,用来安放其他部件。底板2的材质可为水泥或钢板等。底板2的形状可以为水平面或台阶面等,此处不再一一描述。支撑柱3用来支撑桁架4和悬梁6,是建筑结构的承力部件。支撑柱3的形状可为方柱或圆柱等;支撑柱3的材质可以为混凝土或是钢管等;支撑柱3的高度以建筑结构的高度为准,本公开实施方式在此不作特殊要求。支撑柱3垂直固定于底板2上,二者的固定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当底板2和支撑柱3的材质均为钢材时,二者可通过焊接连接;当底板2和支撑柱3的材质均为水泥时,可考虑混凝土一体化浇筑;当底板2和支撑柱3的材质一个为水泥、一个为钢材时,可在水泥中预埋钢板,将二者焊接,或是在水泥中埋入膨胀螺栓,通过螺栓连接底板2和支撑柱3。如图1所示,桁架4连接于各支撑柱3远离底板2的一端,桁架4包括多个水平分布的架体40,相邻两架体40可拆卸连接。桁架4是一种由杆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支撑横梁结构。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常用的有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木桁架等。桁架4设于支撑柱3远离底板2的一端,与支撑柱3的连接可以是焊接或是螺栓连接。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桁架4可以是模块化桁架,由多个架体40拼接而成,可拆卸连接。因为架体40的外部尺寸远远小于桁架4,所以采用模块化桁架可简化桁架4的制作和运输过程,进而降低建筑结构的成本。架体40可为立方体或三棱柱框架,由多根边梁拼接而成,连接方式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台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板;多个支撑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桁架,连接于各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桁架包括多个水平分布的架体,相邻两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连接板,连接相邻两所述架体;悬梁,设于所述桁架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预定位置,且与所述桁架平行;多根连接杆,沿所述悬梁长度方向垂直布置于所述悬梁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以连接所述悬梁和所述桁架;顶棚,覆盖于所述桁架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台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板;多个支撑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桁架,连接于各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桁架包括多个水平分布的架体,相邻两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连接板,连接相邻两所述架体;悬梁,设于所述桁架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预定位置,且与所述桁架平行;多根连接杆,沿所述悬梁长度方向垂直布置于所述悬梁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以连接所述悬梁和所述桁架;顶棚,覆盖于所述桁架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架结构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用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凯董令波闫德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