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钢衬里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327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钢衬里施工平台,包括内平台和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平台包括螺套、内侧支承架、内侧底座以及内侧平台板;所述螺套间隔设置在钢衬里壁板的内侧表面,在所述内侧支承架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内侧支承架通过所述挂钩连接在所述钢衬里壁板内侧表面的螺套上;所述内侧底座连接所述内侧支承架上,所述内侧平台板设置在所述内侧底座上;所述外平台包括环向角钢、外侧支承架、外侧底座以及外侧平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满足钢衬里走道平台使用的安全性和实际整体安拆过程的便利性,缩短现场安拆过程中的所占用的绝对工期,大幅度减少垂直运输机械的使用频次。

A Construction Platform for Nuclear Power Steel Lin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platform for nuclear power steel lining,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platform and an outer platform,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ner platform comprises a screw sleeve, an inner support frame, an inner base and an inner platform plate; the screw sleeve interval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teel lining wall plate, and a hook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upport frame, and the inner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to the platform through the hook. The inner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upport frame, and the inner platform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base. The outer platform includes circumferential angle steel, the outer support frame, the outer base and the outer platform pl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simultaneously satisfy the safety of the steel lined walkway platform and the convenience of the actual overall installation and demolition process, shorten the absolute construction period occupied in the field installation and demolition process, and greatly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the use of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钢衬里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电钢衬里安装所使用的走道平台,属于核电站钢衬里安装

技术介绍
在核电建设过程中,钢衬里施工作为核岛土建施工的关键路径,其对于整个核岛土建施工有着重要影响,若其能够顺利有序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为实现穹顶吊装重大里程碑节点创造有利条件。在以往钢衬里施工过程中,通过自制独立的三角架、花纹钢板、栏杆来分开独立安装,虽能够满足钢衬里走道、平台的使用功能,但三角架、花纹钢板、栏杆分开独立安装不仅垂直运输机械资源占用较多、安装工期进一步延长,且增加了安装过程中安全风险,造成钢衬里施工工期紧张,不利于核岛施工关键路径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核电站钢衬里走道平台,以达到为钢衬里施工提供便利的目的。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钢衬里施工平台,包括内平台和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平台包括螺套、内侧支承架、内侧底座以及内侧平台板;所述螺套间隔设置在钢衬里壁板的内侧表面,在所述内侧支承架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内侧支承架通过所述挂钩连接在所述钢衬里壁板内侧表面的螺套上;所述内侧底座连接所述内侧支承架上,所述内侧平台板设置在所述内侧底座上;所述外平台包括环向角钢、外侧支承架、外侧底座以及外侧平台板;所述环向角钢设置在钢衬里壁板的外侧表面;在所述外侧支承架上端设置有角钢挂板,在所述外侧支承架下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外侧支承架上端通过所述角钢挂板连接在所述钢衬里壁板的外侧表面的环向角钢上,所述外侧支承架上端通过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钢衬里壁板外侧面表面接触;所述外侧底座连接所述外侧支承架上,所述外侧平台板设置在所述外侧底座上。所述内平台还包括内侧护栏;所述外平台还包括外侧护栏。所述内侧支承架为三脚架;所述外侧支承架为三脚架。所述内侧平台板为花纹钢板;所述外侧平台板为花纹钢板。所述内侧底座为的角钢底座;述外侧底座为的角钢底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同时满足钢衬里走道平台使用的安全性和实际整体安拆过程的便利性,缩短现场安拆过程中的所占用的绝对工期,大幅度减少垂直运输机械的使用频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平台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侧平台与钢衬里壁板的局部连接示意图。图3是内侧支承架在钢衬里壁板内侧表面的布置示意图。图4是外侧支承架在钢衬里壁板外侧表面的布置示意图。其中:1、内侧支承架;2、内侧平台板;3、内侧栏杆;4、内侧底座;5、钢衬里壁板;6、螺套;7、外侧支承架;8、外侧平台板;9、外侧栏杆;10、外侧底座;11、环向角钢;12、角钢挂板;13、定位板;14、挂钩;15、防脱钩挡板;16、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核电钢衬里施工平台,由内平台和外平台构成,其中内平台包括内侧支承架1、内侧平台板2、内侧底座4以及螺套6。螺套6间隔焊接在钢衬里壁板5的内侧表面。在内侧支承架1上设置有挂钩14,内侧支承架1通过挂钩14连接在固定在钢衬里内侧表面的螺套6上。内侧底座4固定在内侧支承架1上,内侧平台板2铺设在内侧底座4上。内侧支承架1间隔的布置在钢衬里壁板5的内侧表面,参见图3所示,内侧支承架1可采用三角架。内侧平台板2可采用花纹钢板。内侧底座4可采用角钢底座。内平台还可以包括内侧栏杆3。螺套6上还套接有防脱钩挡板15,通过挂钩14位于防脱钩挡板15内侧的螺套上。防脱钩挡板15的上端通过连接件16与钢衬里壁板5的内侧表面焊接。外平台包括外侧支承架7、外侧平台板8、外侧底座10、环向角钢11以及角钢挂板12。环向角钢11焊接固定在钢衬里壁板5的外侧表面;在外侧支承架上端设置有角钢挂板12,在外侧支承架下端设置有定位板13;外侧支承架7上端通过角钢挂板12连接在钢衬里壁板外侧表面的环向角钢11上。外侧支承架7上端通过定位板13与钢衬里壁板的外面表面接触。外侧底座10固定在外侧支承架7上,外侧平台板8铺设在外侧底座10上。外侧支承架7间隔的布置在钢衬里壁板5的外侧表面,参见图4所示,外侧支承架7也可采用三角架。外侧平台板8也可以采用花纹钢板。外平台还可以包括外侧栏杆9。外侧底座10也可以采用角钢底座。三角架与钢衬里壁板环向角钢进行连接,根据钢衬里板长度尺寸,设置相对应长度的走道平台和对应数量的挂点。外侧栏杆9和内侧栏杆3每层高度为1.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钢衬里施工平台,包括内平台和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平台包括螺套、内侧支承架、内侧底座以及内侧平台板;所述螺套间隔设置在钢衬里壁板的内侧表面,在所述内侧支承架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内侧支承架通过所述挂钩连接在所述钢衬里壁板内侧表面的螺套上;所述内侧底座连接所述内侧支承架上,所述内侧平台板设置在所述内侧底座上;所述外平台包括环向角钢、外侧支承架、外侧底座以及外侧平台板;所述环向角钢设置在钢衬里壁板的外侧表面;在所述外侧支承架上端设置有角钢挂板,在所述外侧支承架下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外侧支承架上端通过所述角钢挂板连接在所述钢衬里壁板的外侧表面的环向角钢上,所述外侧支承架上端通过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钢衬里壁板外侧面表面接触;所述外侧底座连接所述外侧支承架上,所述外侧平台板设置在所述外侧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钢衬里施工平台,包括内平台和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平台包括螺套、内侧支承架、内侧底座以及内侧平台板;所述螺套间隔设置在钢衬里壁板的内侧表面,在所述内侧支承架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内侧支承架通过所述挂钩连接在所述钢衬里壁板内侧表面的螺套上;所述内侧底座连接所述内侧支承架上,所述内侧平台板设置在所述内侧底座上;所述外平台包括环向角钢、外侧支承架、外侧底座以及外侧平台板;所述环向角钢设置在钢衬里壁板的外侧表面;在所述外侧支承架上端设置有角钢挂板,在所述外侧支承架下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外侧支承架上端通过所述角钢挂板连接在所述钢衬里壁板的外侧表面的环向角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彪王雄谭俊刘军李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