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28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建筑主体包括预制基础和预制墙体,预制基础由设置在拐角的L型基础块和设置在侧边的条型基础块依次首尾对接构成,L型基础块包括第一基体和L型安装槽,条型基础块包括第二基体和条型安装槽,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设有地梁,预制墙体的底部处于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且使其与地梁固定连接,相邻预制墙体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预制墙体的上侧设有顶板,其具有结构稳定、装配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低层建筑。

A Prefabricated Assembly Building Subje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fabricated assembly type building main body, which comprises prefabricated foundation and prefabricated wall body. The prefabricated foundation consists of L-type foundation block at corner and strip foundation block at side, which are butted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in turn. The L-type foundation block includes the first base and L-type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strip foundation block includes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strip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L-typ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strip installation groove. There are floor beams in the prefabricated wall. The bottom of the prefabricated wall is in the L-typ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strip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is fixed to the ground beam. The top of the adjacent prefabricated wall is fixed to each other. The upper side of the prefabricated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roof,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structure, high assembly degree and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low-ris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预制基础的装配式建筑主体。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传统的房屋建造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的缺陷,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构件在生产车间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并通过组装构建的房屋,相比于传统的建筑,可提高施工速度,缩短建设周期。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依然需要在施工现场现浇建筑基础,影响了施工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对于低层建筑,其优势体现的不明显。同时,现有装配式建筑还存在装配工序繁琐、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建筑主体具有结构稳定、装配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建设周期短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低层建筑。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包括预制基础以及与预制基础各边对应设置的预制墙体,预制基础由设置在拐角的L型基础块和设置在侧边的条型基础块依次首尾对接构成,L型基础块包括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上设有L型安装槽,条型基础块包括第二基体,第二基体上设有条型安装槽,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设有连为一体的地梁;预制墙体的底部处于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且使其与地梁固定连接,相邻预制墙体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预制墙体的上侧设有顶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中,所述第一基体的两端且处于L型安装槽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基体的两端且处于条型安装槽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对应分布;相邻的条型基础块对应分布的第二连接槽中,以及相邻的条型基础块和L型基础块对应分布的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中分别设有基础连接件并浇注有混凝土。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采用相对分布的燕尾槽结构;所述基础连接件采用工字型结构,基础连接件包括间隔分布的两块平行板,两块平行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连接,且使固定板的宽度大于两块平行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槽底与第一基体底面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槽的槽底与第二基体底面之间均留有间距;所述L型安装槽由第一基体上相对分布的第一凸沿围成,所述条型安装槽由第二基础上相对分布的第二凸起围成。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中,所述预制墙体包括框架和发泡混凝土板,框架包括间隔分布的两根主立柱,两根主立柱的上下端对应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固定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还设有间隔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处于发泡混凝土板中;所述主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和支撑柱均采用方钢制作。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中,所述预制墙体与地梁的固定连接方式为:地梁上设有与预制墙体两主立柱对应的连接筋,且使连接筋处于主立柱中,并通过在主立柱中浇注混凝土使预制墙体与地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中,所述相邻预制墙体顶部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设置U型板,将U型板的两侧板对应置于相邻预制墙体的主立柱中,并通过在主立柱中浇注混凝土使相邻预制墙体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中,所述预制墙体两侧的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浇注有混凝土;预制墙体分为前墙体、后墙体、左墙体和右墙体,前墙体设有门洞和前窗洞,后墙体设有后窗洞,门洞用于安装门体,前窗洞和后窗洞用于安装窗体。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预制基础和与预制基础各边对应设置的预制墙体,让预制基础由设置在拐角的L型基础块和设置在侧边的条型基础块依次首尾对接构成,其中,L型基础块设有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上设有L型安装槽,条型基础块设有第二基体,第二基体上设有条型安装槽,在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浇筑连为一体的地梁;让预制墙体的底部置于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且使其与地梁固定连接,让相邻预制墙体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并在预制墙体的上侧设置顶板。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稳定、装配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本技术通过设置预制基础可有效提高施工速度,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本技术通过让L型基础块设置L型安装槽,让条型基础块设置条型安装槽,并在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设置地梁,让预制墙体底部置于L型安装槽和条型安装槽中且使其与地梁固定连接,一方面提高了装配的便利性和施工速度,另一方面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尤其适用于低层建筑。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基础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基础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基础的立体图;图7为图5中的A-A向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L型基础块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L型基础块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条型基础块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条型基础块的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基础连接件的俯视图;图13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基础连接件的立体图;图14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墙体—前墙体的正视图;图15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墙体—前墙体的立体图;图16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墙体—后墙体的正视图;图17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墙体—后墙体的立体图;图18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墙体—左墙体/右墙体的正视图;图19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预制墙体—左墙体/右墙体的立体图;图20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U型板的正视图;图21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中U型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如图1至图21所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预制基础1以及与预制基础1各边对应设置的预制墙体2。让预制基础1由设置在拐角的L型基础块11和设置在侧边的条型基础块12依次首尾对接构成,其中,L型基础块11设有第一基体111,第一基体111上设有L型安装槽112,条型基础块12设有第二基体121,第二基体121上设有条型安装槽122。在L型安装槽112和条型安装槽122中设置连为一体的地梁3。让预制墙体2的底部置于L型安装槽112和条型安装槽122中且使其与地梁3固定连接,让相邻预制墙体2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并在预制墙体2的上侧设置了顶板(图中未示出)。通过以上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稳定、装配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基础(1)以及与预制基础(1)各边对应设置的预制墙体(2),预制基础(1)由设置在拐角的L型基础块(11)和设置在侧边的条型基础块(12)依次首尾对接构成,L型基础块(11)包括第一基体(111),第一基体(111)上设有L型安装槽(112),条型基础块(12)包括第二基体(121),第二基体(121)上设有条型安装槽(122),L型安装槽(112)和条型安装槽(122)中设有连为一体的地梁(3);预制墙体(2)的底部处于L型安装槽(112)和条型安装槽(122)中且使其与地梁(3)固定连接,相邻预制墙体(2)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预制墙体(2)的上侧设有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基础(1)以及与预制基础(1)各边对应设置的预制墙体(2),预制基础(1)由设置在拐角的L型基础块(11)和设置在侧边的条型基础块(12)依次首尾对接构成,L型基础块(11)包括第一基体(111),第一基体(111)上设有L型安装槽(112),条型基础块(12)包括第二基体(121),第二基体(121)上设有条型安装槽(122),L型安装槽(112)和条型安装槽(122)中设有连为一体的地梁(3);预制墙体(2)的底部处于L型安装槽(112)和条型安装槽(122)中且使其与地梁(3)固定连接,相邻预制墙体(2)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预制墙体(2)的上侧设有顶板。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11)的两端且处于L型安装槽(112)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槽(113),所述第二基体(121)的两端且处于条型安装槽(122)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槽(123),第二连接槽(123)和第一连接槽(113)对应分布;相邻的条型基础块(12)对应分布的第二连接槽(123)中,以及相邻的条型基础块(12)和L型基础块(11)对应分布的第二连接槽(123)和第一连接槽(113)中分别设有基础连接件(4)并浇注有混凝土。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13)和第二连接槽(123)采用相对分布的燕尾槽结构;所述基础连接件(4)采用工字型结构,基础连接件(4)包括间隔分布的两块平行板(41),两块平行板(41)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42)连接,且使固定板(42)的宽度大于两块平行板(41)之间的距离。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庆东盛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玖新创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