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52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体系各构件都由工厂加工而成,全由高强螺栓连接安装,易于实现构件加工精度、质量的高要求和快速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斜撑体系为装配式防屈曲Y字形支撑,斜撑位置处设有耗能元件,提高了斜撑体系的稳定性和结构的整体抗侧力,同时能在设置支撑的位置开设门洞口,使设计形式更加灵活,能满足不同结构形式;上翼缘连接板设置成内盖板式,当内盖板发生变形时,内盖板会与倒L型腹板剪切板接触顶紧,倒L型腹板剪切板能控制上翼缘盖板的屈曲变形,实现防屈曲的目的。

A Large Clearance and Flanged Restorable Functional Steel Frame Center Support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arge clearance and flanged restorable functional steel frame central support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Each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manufactured by a factory and is joined and installed by high-strength bolts, which makes it easy to achieve high processing accuracy,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rapid assembly of components. The bracing syste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n assembled buckling-resistant Y-shaped bracing system with energy dissipating elements at the bracing position, thu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bracing system and the overall lateral resistance of the structure, and opening doors at the bracing position. The opening makes the design form more flexible and can satisfy different structural forms. The upper flange connecting plate is set as an inner cover plate. When the inner cover plate deforms, the inner cover plate will contact with the inverted L-web shear plate to tighten up. The inverted L-web shear plate can control the buckling deformation of the upper flange cover plate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uckling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属于结构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领域的发展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之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的影响,传统建筑体系存在的环保性差的缺陷逐渐暴露,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开始成为了建筑体系的主要类型。与传统体系相比,该体系在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搭积木”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施工方法,极大程度上加快了施工速度,节约了工程资金。将其应用到各类建筑体系的设计与开发中,是建筑领域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传统框架支撑体系采用直线型斜撑,结构中心部位开洞处留有的空间较小,但在实际结构工程问题中,很多结构需要开窗、开门洞,需要较大的洞口,则传统框架支撑体系不能满足要求,且传统框架支撑体系斜撑无耗能段,易在结构某一部位发生屈曲破坏。传统框架支撑体系梁柱节点处设计不合理将导致“强构件弱节点”情况的发生,使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生严重震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有研究表明,对梁柱节点进行针对性加强或对梁上特定区域采取削弱手段可达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从而保护梁柱节点,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要求;同时,楼板与梁段预组装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可大大节省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时间;此外,地震后无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使用功能的可恢复功能结构是近年来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不仅能够在地震中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在地震后也能尽快恢复其使用功能,因此亟需将可恢复功能结构的理念落实于新结构的研发设计工作中,以实现建筑从单一追求抗倒塌能力向兼顾震后可修复能力的转变。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通过将上翼缘连接板设置成内盖板式,当内盖板发生变形时,内盖板会与倒L型腹板剪切板接触顶紧,倒L型腹板剪切板能控制上翼缘盖板的屈曲变形,实现防屈曲的目的;通过在斜撑处设置耗能元件,斜撑受力时耗能元件吸收能量,防止斜撑发生失稳破坏,结构整体抗侧力提高,在提高结构整体抗侧力、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能在设置支撑的位置开设门洞口,使设计形式更加灵活,能满足不同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旨在解决框架体系的问题;同时引入一种新型的支撑体系,旨在解决在框架内开门洞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包括两个焊接组合方钢管柱、两个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一个带斜支撑杆的工字梁段、两个Y型斜撑、两个斜撑耗能段、两组第一连接装置、两组第二连接装置、两组第三连接装置、两组第四连接装置、两组第五连接装置和两组第六连接装置;该体系各构件都由工厂加工而成,全由高强螺栓连接安装,易于实现构件加工精度、质量的高要求和快速装配,符合装配式绿色钢结构理念;该体系与的钢桁架支撑、钢桁架筒体结构体系相比,斜撑位置处设有耗能元件,斜撑受力时耗能元件通过自身内部屈曲变形吸收能量,提升斜撑承载力,能够防止斜撑发生失稳破坏,斜撑体系更加稳定,同时耗能元件通过连接装置可实现快速安装,实现装配式防屈曲支撑,结构整体抗侧力提高,在提高结构整体抗侧力、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能在设置支撑的位置开设门洞口,使设计形式更加灵活,能满足不同结构形式;该体系梁柱节点连接具有震后可恢复功能,通过加厚悬臂梁段翼缘厚度实现梁端加强,通过盖板的连接方式及悬臂梁段与工字梁段之间的间隙设置,达到塑性铰外移及提高转动能力的目的,使得塑性破坏发生在拼接区,而在梁柱节点其余部分基本保持弹性,震后只需替换连接装置即可恢复主体结构的使用功能;倒L型腹板剪切板的设计,能对上翼缘盖板的屈曲幅值进行控制;上翼缘连接板设置成内盖板式,当内盖板发生变形时,内盖板会与倒L型腹板剪切板接触顶紧,倒L型腹板剪切板能控制上翼缘盖板的屈曲变形,实现防屈曲的目的;梁柱连接节点采用盖板连接,上翼缘盖板采用内盖板式设计,便于与楼板的连接,下翼缘盖板采用外盖板式设计。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Y型斜撑与各主体构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组成一种新型支撑体系,该支撑保证承载力的同时,又同时能在设置支撑的位置开设洞口,设计方式灵活,能满足不同结构形式的需要,且该支撑由各部件以螺栓连接而成,符合装配式钢结构施工的优点。该装置各构件都由工厂加工而成,现场全由高强螺栓连接安装,易于实现构件加工精度、质量的高要求和快速装配,符合装配式钢结构施工特点。本专利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斜撑为装配式防屈曲Y字形支撑。斜撑位置处设有耗能元件,斜撑受力时耗能元件通过自身内部屈曲变形吸收能量,提升斜撑承载力,能够防止斜撑发生失稳破坏,提升斜撑体系稳定性,同时耗能元件通过连接装置可实现快速安装,实现装配式防屈曲支撑,结构整体抗侧力提高,在提高结构整体抗侧力、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能在设置支撑的位置开设门洞口,使设计形式更加灵活,能满足不同结构形式。(2)上翼缘连接板设置成内盖板式,当内盖板发生变形时,内盖板会与倒L型腹板剪切板接触顶紧,倒L型腹板剪切板能控制上翼缘盖板的屈曲变形,实现防屈曲的目的。(3)悬臂梁段和工字梁段采用盖板连接,上翼缘盖板采用内盖板式设计,便于与楼板的连接,下翼缘盖板采用外盖板式设计,目的在于先安装悬臂梁段下翼缘盖板,下翼缘盖板能作为工字梁段在安装过程中的支托,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适应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4)超长超重型构件分段化。本专利技术基于构件分段装配式设计理念,将结构整体分为若干段,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该有法兰盘的框架支撑开洞体系可有效克服传统长、重型构件在加工、运输、安装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减少运输、吊装成本,降低造价。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的三维图;图2为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的拆分图;图3为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的正视图;图4为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的侧视图;图5为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的俯视图;图6为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的斜撑三维图;图7为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的斜撑拆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7,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一种大净空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包括以下部件:1——焊接组合方钢管柱;2——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3——带斜支撑杆的工字梁段;4——Y型斜撑;5——斜撑耗能段;6——第一连接装置;7——第二连接装置;8——第三连接装置;9——第四连接装置;10——第五连接装置;11——第六连接装置;12——方钢管上柱;13——方钢管中柱;14——方钢管下柱;15——悬臂梁段;16——法兰盘;17——上翼缘内盖板;18——下翼缘外盖板;19——倒L型腹板剪切板;20——工字梁段上翼缘垫板;21——工字梁段腹板垫板。如图1-7所示,所述的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包括两个焊接组合方钢管柱(1)、两个带悬臂梁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包括两个焊接组合方钢管柱、两个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一个带斜支撑杆的工字梁段、两个Y型斜撑、两个斜撑耗能段、两组第一连接装置、两组第二连接装置、两组第三连接装置、两组第四连接装置、两组第五连接装置和两组第六连接装置;所述的焊接组合方钢管柱包括一个方钢管中柱、一个与悬臂梁段等高的方钢管下柱、一个悬臂梁段、一个法兰盘和两个斜撑件,其中法兰盘焊接在方钢管中柱上端,两个斜撑件焊接在方钢管中柱同一侧面的结构拐角位置处,上部拐角位置处的斜撑件通过第三连接装置与Y型斜撑连接,下部拐角位置处的斜撑件通过第六连接装置与斜撑耗能段下端连接,悬臂梁段焊接在方钢管下柱上,方钢管中柱下端和方钢管下柱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带悬臂梁段方钢管上柱由悬臂梁段和与悬臂梁段等高的方钢管上柱焊接而成;所述的带斜撑杆的工字梁段包括两个斜撑杆和一个工字梁段,两个斜撑杆通过高强螺栓群连接在工字梁段下翼缘中部,两斜撑杆形状呈八字形,两斜撑件下部通过第四连接装置与Y型斜撑连接;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和工字梁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焊接组合方钢管柱和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连接位置位于焊接组合方钢管柱的法兰盘和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的悬臂梁段的下部方状环形隔板处,Y型斜撑下端与斜撑耗能段上端通过第五连接装置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净空且带法兰盘的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包括两个焊接组合方钢管柱、两个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一个带斜支撑杆的工字梁段、两个Y型斜撑、两个斜撑耗能段、两组第一连接装置、两组第二连接装置、两组第三连接装置、两组第四连接装置、两组第五连接装置和两组第六连接装置;所述的焊接组合方钢管柱包括一个方钢管中柱、一个与悬臂梁段等高的方钢管下柱、一个悬臂梁段、一个法兰盘和两个斜撑件,其中法兰盘焊接在方钢管中柱上端,两个斜撑件焊接在方钢管中柱同一侧面的结构拐角位置处,上部拐角位置处的斜撑件通过第三连接装置与Y型斜撑连接,下部拐角位置处的斜撑件通过第六连接装置与斜撑耗能段下端连接,悬臂梁段焊接在方钢管下柱上,方钢管中柱下端和方钢管下柱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带悬臂梁段方钢管上柱由悬臂梁段和与悬臂梁段等高的方钢管上柱焊接而成;所述的带斜撑杆的工字梁段包括两个斜撑杆和一个工字梁段,两个斜撑杆通过高强螺栓群连接在工字梁段下翼缘中部,两斜撑杆形状呈八字形,两斜撑件下部通过第四连接装置与Y型斜撑连接;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和工字梁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焊接组合方钢管柱和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连接位置位于焊接组合方钢管柱的法兰盘和带悬臂梁段的方钢管上柱的悬臂梁段的下部方状环形隔板处,Y型斜撑下端与斜撑耗能段上端通过第五连接装置进行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子钦周宝儒郑文彬牛子尧申存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