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撞搅拌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15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撞搅拌仓,包括搅拌仓仓体和设置在搅拌仓仓体底部的出料管,所述搅拌仓仓体包括搅拌部和设置在搅拌部下端的出料部,所述搅拌部为倒锥形结构,搅拌部的内侧自其上端倾斜向下设有缓冲环,所述搅拌部内设有分散部,分散部通过支撑杆与搅拌部连接固定,分散部外侧面延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冲击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冲撞搅拌仓,设置缓冲环与冲击件,大大降低了物料对设备的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混合更均匀、分散部的设置使物料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行被动型搅拌混合,无外部能量输入,节约能源。

A collision-proof mixing b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collision stirring bin, which comprises a stirring bin body and a discharging pip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irring bin body. The stirring bin body comprises a stirring part and a discharging part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tirring part. The stirring part is an inverted conical structure. The inner side of the stirring part is inclined downward from the upper end and a buffer ring is arranged, and the dispersing part is arranged through branches. The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and fixed with the mixing part, and a plurality of impact parts are arrange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dispersing part. The anti-collision mixing bi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buffer rings and impact parts,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impact of materials on equipment,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makes the materials mix passively under the action of its own gravity, and saves energy without external energy in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撞搅拌仓
本技术属于搅拌机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冲撞搅拌仓。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初级搅拌设备中,由于设备的高效率运转,物料进入搅拌仓的速度较高,而且物料自身携带的重力势能在进入搅拌仓内后进行能量转化,因而现有设备的搅拌仓和出料仓所承受的冲击力较大、受摩擦力较高,特别的物料在摩擦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加剧了搅拌仓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防冲撞搅拌仓,设置缓冲环与冲击件,大大降低了物料对设备的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混合更均匀、分散部的设置使物料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行被动型搅拌混合,无外部能量输入,节约能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搅拌仓仓体和设置在搅拌仓仓体底部的出料管,所述搅拌仓仓体包括搅拌部和设置在搅拌部下端的出料部,所述搅拌部为倒锥形结构,搅拌部的内侧自其上端倾斜向下设有缓冲环,所述搅拌部内设有分散部,分散部通过支撑杆与搅拌部连接固定,分散部外侧面延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冲击件。作为本技术一种防冲撞搅拌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部和出料部均为圆台结构或棱台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防冲撞搅拌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击件在分散部圆周上均匀分布,其中冲击件截面为圆柱结构,其直径为5-15mm。作为本技术一种防冲撞搅拌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部的底板与出料部的侧板之间垂直设置,出料管设置于出料部底板的中心位置。作为本技术一种防冲撞搅拌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于分散部与搅拌部之间,支撑杆的倾斜角度为90°-180°。作为本技术一种防冲撞搅拌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环的下端面位于分散部上端面的下方。作为本技术一种防冲撞搅拌仓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部的内部设有倾斜向上的阻挡板,相对设置的两块阻挡板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出料管的直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的防冲撞搅拌仓内设有冲击件,在物料落入时,物料的重力势能作用在冲击件上,大大减小了物料对分散部的冲击和摩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二,本技术的防冲撞搅拌仓出料部的底板与其侧板之间垂直设置,便于物料在底板与侧板之间堆积,以使后续落入物料与堆积的物料摩擦,防止物料与出料部直接摩擦,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本技术的防冲撞搅拌仓内部设有分散部,在物料进入搅拌仓内后,依靠其自身重力在分散部上的冲击件之间滑落,无需外部能源输入即可完成混合搅拌,节约了能源。第四,本技术的防冲撞搅拌仓设有缓冲环,粉状物料自缓冲带上分散滑落至搅拌部的分散部上,不仅避免了物料对设备的直接冲击,而且缓冲环对粉体物料进行分散作用,使粉体物料与分散部上的物料混合更均匀。第五,本技术的防冲撞搅拌仓出料部中设有阻挡板,可有效地在高流速的进料过程中使出料部内堆积部分物料,以高速运转的物料对设备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冲撞搅拌仓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冲撞搅拌仓的平面结构图;图中标记:1、搅拌部,101、缓冲环,102、分散部,103、支撑杆,104、冲击件,2、出料部,201、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冲撞搅拌仓,包括搅拌仓仓体和设置在搅拌仓仓体底部的出料管201,所述搅拌仓仓体包括搅拌部1和设置在搅拌部1下端的出料部2,所述搅拌部1为倒置圆台形结构,搅拌部1的内侧自其上端倾斜向下设有缓冲环101,所述缓冲环101的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且缓冲环101的下端面位于分散部102上端面的下方。所述搅拌部1内设有分散部102,分散部102为正置的圆台形结构,圆台形结构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冲击件104,每个所述冲击件104均为直径为10mm的钢柱围成的不同直径的圆环,本实施例中分散部102的下端面位于搅拌部1内即出料部2的上方,支撑杆103的倾斜角度范围在90°-180°。分散部102下端设有支撑杆103,以将分散部102与搅拌部1连接固定,物料自相邻两个支撑杆103之间的空隙漏下。所述出料部2固定设置在搅拌部1的下端面上,其中出料部2的上端面与搅拌部1的上端面直径相同,出料部2为空心圆柱结构,出料部2的底板与出料部2的侧板之间垂直设置,底板与侧板的夹角处利于囤积物料,防止新进入物料对出料部2的侧板和底板的冲击、摩擦。所述出料管201设置于出料部2底板的中心位置。实施例2一种防冲撞搅拌仓,包括搅拌仓仓体和设置在搅拌仓仓体底部的出料管201,所述搅拌仓仓体包括搅拌部1和设置在搅拌部1下端的出料部2,所述搅拌部1为倒置棱台形结构,搅拌部1的内侧自其上端倾斜向下设有缓冲环101,所述缓冲环101的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且缓冲环101的下端面位于分散部102上端面的下方。所述搅拌部1内设有分散部102,分散部102为正置的棱台形结构,棱台形结构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冲击件104,每个所述冲击件104均为直径为10mm的钢柱围成的不同直径的环状结构,所述冲击件104结构紧贴分散部102的外侧面设置,本实施例中分散部102的下端面位于出料部2内即搅拌部1的下方,支撑杆103的倾斜角度范围在180°-270°。分散部102下端设有支撑杆103,以将分散部102与搅拌部1连接固定,物料自相邻两个支撑杆103之间的空隙漏下。所述出料部2固定设置在搅拌部1的下端面上,其中出料部2的上端面与搅拌部1的上端面直径相同,出料部2为由侧板的底板围成的棱柱形结构结构,出料部2的底板与出料部2的侧板之间垂直设置,底板与侧板的夹角处利于囤积物料,防止新进入物料对出料部2的侧板和底板的冲击、摩擦。所述出料部2的内部设有倾斜向上的阻挡板,相对设置的两块阻挡板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出料管201的直径,此挡板的设置使侧板与底板之间囤积的物料堆积更牢固。以上所述实施例在使用时,颗粒状物料自搅拌仓上方落入分散部102上,分散部102上的冲击件104承受颗粒物料的重力势能,避免直接冲撞搅拌仓内设备,颗粒物料延分散部102侧面落下;粉类物料自搅拌仓上方的侧部输入,粉料由缓冲环101进行缓冲和分散作用再进入搅拌仓内,与分散部102侧面上的颗粒物料混合并一起滚落,最终自支撑杆103之间的空隙落入出料部2内。混合后物料进入出料部2后,有部分物料落入出料部2底板和侧板之间的夹角内,其作为缓冲件对落入物料进行缓冲,防止混合物料对出料部2的直接冲击。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冲撞搅拌仓,包括搅拌仓仓体和设置在搅拌仓仓体底部的出料管(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仓体包括搅拌部(1)和设置在搅拌部(1)下端的出料部(2),所述搅拌部(1)为倒锥形结构,搅拌部(1)的内侧自其上端倾斜向下设有缓冲环(101),所述搅拌部(1)内设有分散部(102),分散部(102)通过支撑杆(103)与搅拌部(1)连接固定,分散部(102)外侧面延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冲击件(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撞搅拌仓,包括搅拌仓仓体和设置在搅拌仓仓体底部的出料管(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仓体包括搅拌部(1)和设置在搅拌部(1)下端的出料部(2),所述搅拌部(1)为倒锥形结构,搅拌部(1)的内侧自其上端倾斜向下设有缓冲环(101),所述搅拌部(1)内设有分散部(102),分散部(102)通过支撑杆(103)与搅拌部(1)连接固定,分散部(102)外侧面延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冲击件(1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撞搅拌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部(102)和出料部(2)均为圆台结构或棱台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撞搅拌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件(104)在分散部(102)圆周上均匀分布,其中冲击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临颍县磊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