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海云专利>正文

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的成型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899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的成型模具,包括操作平台、支撑板和底座;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板设置于底座的上方;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成型组件;底座上设置有冷却组件;成型组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驱动气缸;下模座固定设置在操作平台上,下模座内设置有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上模座设置于下模座的正上方,包括顶板、设置于顶板下方的仿拇指件和仿食指件;顶板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顶梁上,所述顶梁通过立柱固定在操作平台上;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管和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预防针刺伤的发生。

Molding Mould of Medical Modified Needle Drawing Anti-stabb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lding die for a medical improved needle drawing anti-stabb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operating platform, a supporting plate and a base; an operat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through a supporting plate; a heating component and a forming component are arranged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a cool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 form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lower die base, an upper die base and a driving cylinder; and a lower die base is fixed.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the lower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U-groove and the second U-groove; the upper die base is positioned directly above the lower die base, including the top plate, the thumb-like part and index-like finger part under the top plate; the top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rod of the driving cylinder; the driving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top beam, and the top beam is fixed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through the vertical column; the cool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cooling water tank, the thumb-like part and the index finger part. Cooling water pipes and pumps.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查阅目前现有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目前临床上按传统方法拔除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出现了不少的针刺伤。传统拔针时没有保护措施,若护士不能很好的掌握拔针的技巧及力度,拔针时极易发生针刺伤。拔除蝶翼针左手按住底座,右手拔针,因拔除时蝶翼针易发生回弹,易扎到按底座的手指,发生针刺伤,大大增加了护士感染的机会。为了减少甚至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种保护性指套,取其材质可塑性强,可根据不同人手指大小制成不同大小的指套,使用方便,其不易被尖锐硬物刺破。在临床使用中,大大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的成型模具,能够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的成型模具,包括操作平台、支撑板和底座;所述的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成型组件;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加热槽和设置于加热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的成型组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驱动气缸;所述的下模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操作平台上,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所述的上模座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正上方,包括顶板、设置于顶板下方的仿拇指件和仿食指件;所述的顶板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顶梁上,所述顶梁通过立柱固定在所述的操作平台上;所述的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管和水泵;所述的下模座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下模座的一侧设置进水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的冷却水箱连接;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的冷却水箱连接,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进一步地,该模具还包括有消毒装置,所述的消毒装置为紫外消毒柜体,所述的紫外消毒柜体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热塑体膜的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内设置有模座,模座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热塑体模的矩形槽。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下模座外周的侧板,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总风道和与总风道连通的并且倾斜向下的分支风道,所述的总风道与风管连接,所述的风管连接送风机构,所述的送风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装置采用模具材料(热塑体模)的特殊性,其材料在加热槽内加热70度以上变软、根据需要,可随意制作成需要的模具;护士拔针前根据需要在成型组件中做成保护性指套,通过冷却组件冷却成固定形状与手指适配C型结构,然后在准备拔除蝶翼针前护士套好C型的指套,可预防针刺伤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指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指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热槽的剖视图。图5为模座的俯视图。图6为下模座的剖视图。图7为下模座与上模座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包括套设在拇指和食指上的热塑体模指套11;所述热塑体模指套的截面为C型,指套的前端设置有露出指尖的开口12。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指套的结构示意图,该指套中食指套和拇指套连接成一体。如图3-7所示,本技术的成型模具包括操作平台2、支撑板3和底座4;操作平台2通过支撑板3设置于所述底座4的上方;所述的操作平台2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成型组件;底座上设置有冷却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操作平台2上的加热槽21和设置于加热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22;加热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加热槽21上设置有加热开关23,加热槽21内用于放置加热的热水,温度检测装置22为设置在加测槽侧壁的温度计,通过温度计检测水加热的温度。成型组件包括下模座31、上模座32和驱动气缸33;所述的下模座3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操作平台2上,所述下模座31内设置有第一U型槽34和第二U型槽35(根据指套的形状,第一U型槽34和第二U型槽35可以连通也可以分离);所述的上模座32设置于所述下模座31的正上方,包括顶板321、设置于顶板下方的仿拇指件322和仿食指件323;所述的顶板321与驱动气缸3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顶梁36上,所述顶梁36通过立柱37固定在所述的操作平台2上。本技术的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箱41、冷却水管和水泵43;下模座31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44,下模座的一侧设置进水口45,另一侧设置有出水46口,进水口45通过进水管47与所述的冷却水箱41连接;出水口46通过出水管48与所述的冷却水箱41连接,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43。本技术的成型模具在使用时,首先打开加热槽的开关,带加热槽内的水温升至70℃后,将热塑体模材料放入加热槽内,使材料泡软,然后用镊子取出材料,将材料放入下模座31的第一U型槽34和第二U型槽35内,然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上模座32压向下模座31,仿拇指件322和仿食指件323分别向下挤压第一U型槽34和第二U型槽35内的热塑体模,使得热塑体模形成包围在仿拇指件322和仿食指件323下表面的C型件,然后水泵抽水,冷却水循环冷却下模座,加快这套冷却成型的速度。指套成型后,将指套取出涛仔食指和拇指上,拔除蝶翼。本技术的该模具还包括有消毒装置,所述的消毒装置为紫外消毒柜体5,所述的紫外消毒柜体设置于所述的底座4上。指套冷却后进行消毒,然后戴指套,拔除蝶翼针;蝶翼针拔除后,脱指套,消毒备用。本技术的加热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热塑体膜的限位槽51,所述的限位槽内设置有模座52,模座52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热塑体模的矩形槽53。加热时,首先将热塑体模放入模座52的矩形槽53内,然后将模座52,放入限位槽51内,模座52为导热材料,当热塑体膜泡软后要弄个一块压板将热塑体膜压成与矩形槽形状适配的长条状半成品,然后再将该半成品放置在第一U型槽34和第二U型槽35内,便于后续成型。本技术的冷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下模座外周的侧板61,所述的侧板61上设置有总风道62和与总风道连通的并且倾斜向下的分支风道63,所述的总风道62与风管64连接,所述的风管64连接送风机构65,所述的送风机构65设置于所述的底座4上。通过水冷和风冷加快冷却的效率。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支撑板和底座;所述的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成型组件;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加热槽和设置于加热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的成型组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驱动气缸;所述的下模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操作平台上,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所述的上模座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正上方,包括顶板、设置于顶板下方的仿拇指件和仿食指件;所述的顶板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顶梁上,所述顶梁通过立柱固定在所述的操作平台上;所述的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管和水泵;所述的下模座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下模座的一侧设置进水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的冷却水箱连接;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的冷却水箱连接,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改良型拔针防刺伤装置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支撑板和底座;所述的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成型组件;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加热槽和设置于加热槽内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的成型组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驱动气缸;所述的下模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操作平台上,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所述的上模座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正上方,包括顶板、设置于顶板下方的仿拇指件和仿食指件;所述的顶板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顶梁上,所述顶梁通过立柱固定在所述的操作平台上;所述的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管和水泵;所述的下模座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海云康国娟
申请(专利权)人:倪海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