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守丹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20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在一针座前端的注射针上套设有一静脉导管软针,主要包括:一护套,所述护套可套设在所述针座外部,所述护套上具有至少一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或两侧具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的侧边均分别具有一导入面以及一滞留面;所述针座,所述针座邻近注射针的侧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榫,所述卡榫穿设在所述导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使用时将护套的胶膜以及底座拆卸取下,而使针座带动注射针退针时,使卡榫的卡抵部穿入护套的导轨内,并使操作部延伸在护套外部,而使医护人员可由按压操作部而将注射针退入护套内,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地被针扎。

A safe medical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ty medic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which is sheathed with a venous catheter soft needle at the front end of a needle seat. The sheath mainly comprises a sheath, which can be sheathed outside the needle seat. The sheath has at least one guide rail, one or both sides of the guide rail have multiple serrated teeth, and the side of the serrated teeth have one guide surface and one lag respectively. The needl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mortise at the side adjacent to the injection needle, and the mortise is penetrated into the guide rai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afe medical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which the rubber film of the sheath and the base are dismantled and removed when the needle seat drives the injection needle to withdraw the needle. When the needle seat drives the injection needle,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tenon is penetrated into the guide rail of the sheath, and the operating part is extended outside the sheath, so that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personnel can withdraw the injection needle into the sheath by pressing the operating par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needle lig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静脉留置针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使用不方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静脉留置针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在一针座前端的注射针上套设有一静脉导管软针,主要包括:一护套,所述护套可套设在所述针座外部,所述护套上具有至少一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或两侧具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的侧边均分别具有一导入面以及一滞留面;所述针座,所述针座邻近注射针的侧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榫,所述卡榫穿设在所述导轨内。所述滞留面与所述导轨的夹角为垂直或小于90度,且所述滞留面位于远离于所述针座的所述注射针方向。所述卡榫包括一卡抵部以及一操作部,所述卡抵部容置在所述导轨内,而所述操作部延伸在所述护套外部,且所述卡抵部具有与所述锯齿作用的至少一榫导入面以及至少一榫滞留面。所述导轨为贯穿所述护套的前端或前后两端,且所述导轨上可具有一可供拆卸的胶膜,所述护套的后端具有一可分离的底座。更包括一可与所述护套后端连接的底座颈。所述底座颈上具有一连接部以螺固、套接、胶合或其他方式与所述护套后端连接。所述锯齿平均布设在所述导轨的一侧或两侧。所述锯齿设在所述导轨一侧或两侧的前后两端。所述锯齿仅设在所述导轨的一侧或两侧的后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使用时将护套的胶膜以及底座拆卸取下,而使针座带动注射针退针时,使卡榫的卡抵部穿入护套的导轨内,并使操作部延伸在护套外部,而使医护人员可由按压操作部而将注射针退入护套内,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地被针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榫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实施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其包括:一针座1、一静脉导管软针2、一护套3,所述针座1包括一注射针11以及至少一卡榫12,所述注射针11设在所述针座1的前端,所述卡榫12设在所述针座1邻近注射针11的侧部,所述卡榫12包括一操作部121以及一卡抵部122,所述卡抵部122上具有一榫导入面1221以及一榫滞留面1222,所述静脉导管软针2套设在所述针座1的注射针11上,所述静脉导管软针2一端延伸有一软管21,所述软管21贴附在所述注射针11的外部,所述护套3外部具有至少一贯穿所述护套3前端的导轨31,所述导轨31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多个锯齿311,所述锯齿311的侧边均分别具有一导入面3111及一滞留面3112,所述滞留面3112位于远离于所述针座1的所述注射针11方向,所述滞留面3112与所述导轨31的夹角为垂直或小于90度,所述导轨31上具有一可拆卸的胶膜32,所述护套3的后端具有一可与所述护套3分离的底座33,另外,所述护套3可套设在所述针座1的外部,且所述导轨31可供所述卡榫12的卡抵部122塞设在内,而使所述卡榫12的操作部121延伸在所述导轨31邻近注射针11一端的外部。如图4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第一实施例,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注射针11连同软管21扎入病人的注射部位中,接着按压或以透气胶带贴住软管21,进行注射或取液的动作,并在注射或取液完成后,将针座1由静脉导管软针2上拔出,而在拔出的同时,将底座33与护套3分离并将导轨31上的胶膜32取下,使所述针座1的卡抵部122进入护套3的导轨31内,接着医护人员通过按压穿出护套3外部的操作部121,即可将卡榫12顺着导轨31推退到导轨31的后端,而使针座1带动注射针11退入护套3内,使护套3包覆在注射针11外部并遮蔽住注射针11前端的尖锐端111,此时,通过卡抵部122的榫滞留面1222与所述锯齿311与所述导轨31的滞留面3112相顶抵,使针座1无法再向回推,而使注射针11的尖锐端111不会再穿出护套3,因此通过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使用后的注射针11的尖锐端111包覆在护套3内,以避免针扎发生,另外,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当卡榫12推退到导轨31的后端即停止,因此,操作上相当容易,且不会造成病人疼痛,并可避免习惯性用力回拉而造成针扎,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结构简单,因此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第二实施例,由于一般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针座1后端有时会连接一输液管4供抽取病人血液或输送药液给病人,而为使输液管4可穿出护套3而与试管或点滴连接,在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导轨31贯穿所述护套3的前后两端,所述底座33与所述护套3分离后,在抽取血液或输送药液后,底座颈34与所述护套3的后端连接,避免针座1由护套3的后端穿出,当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使用时,先将底座33取下,利用输液管4连接针座1与试管或点滴,并在抽取血液或注射药液结束后,再将底座颈34利用一连接部341锁固、套接、胶合或其他等方式与护套3的后端连接,而使针座1推退入护套3时,可以使底座颈34顶住针座1,而使针座1无法由护套3的后端穿出。如图9所示,为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第三实施例,所述锯齿311仅设于所述导轨31的前后两端,因此当将针座1推退入护套3的过程中,当卡榫12通过导轨31中间无锯齿311的部分时,卡榫3不会受到锯齿311的滞留面3112影响而造成注射针11产生抖动,可有效避免退针时因注射针11抖动而造成病人不适或产生疼痛感,另外,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中,所述锯齿311也可仅设在所述导轨31的后端(图中未标示),使注射针11完全离开病人的注射部位后,再将卡榫12推入导轨31后端的所述锯齿311中,使所述等锯齿311的滞留面3112与卡榫12的榫滞留面1222相顶抵,而使针座1无法再回推。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使用时将护套的胶膜以及底座拆卸取下,而使针座带动注射针退针时,使卡榫的卡抵部穿入护套的导轨内,并使操作部延伸在护套外部,而使医护人员可由按压操作部而将注射针退入护套内,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地被针扎。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一针座前端的注射针上套设有一静脉导管软针,主要包括:一护套,所述护套可套设在所述针座外部,所述护套上具有至少一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或两侧具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的侧边均分别具有一导入面以及一滞留面;所述针座,所述针座邻近注射针的侧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榫,所述卡榫穿设在所述导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一针座前端的注射针上套设有一静脉导管软针,主要包括:一护套,所述护套可套设在所述针座外部,所述护套上具有至少一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或两侧具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的侧边均分别具有一导入面以及一滞留面;所述针座,所述针座邻近注射针的侧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榫,所述卡榫穿设在所述导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面与所述导轨的夹角为垂直或小于90度,且所述滞留面位于远离于所述针座的所述注射针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医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榫包括一卡抵部以及一操作部,所述卡抵部容置在所述导轨内,而所述操作部延伸在所述护套外部,且所述卡抵部具有与所述锯齿作用的至少一榫导入面以及至少一榫滞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守丹徐凡耿恒杨文康
申请(专利权)人:守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