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8598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出水管、环形输送管、喷水管、转接管和雨水收集器;所述无土栽培装置中的培养槽外设有环形输送管,且环形输送管上的喷水管与培养槽相对应设置;所述环形输送管依次通过转接管和出水管与雨水收集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能方便的将容量相同的培养液送入培养槽内,保证了培养槽在相同的培养液内生长,同时还能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将下支撑盘上的培养槽推出去,保证了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培养槽内的植物能接受到相同的阳光照射,并且还能自动收集雨水,将收集到的雨水直接用于培养槽中的植物,从而充分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A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with Rainwater Col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with a rainwater collector, which comprises a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an outlet pipe, a circular conveyor pipe, a sprinkler pipe, a transfer pipe and a rainwater collector; a circular conveyor pip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cultivation tank of the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and the sprinkler pipe on the circular conveyor pipe corresponds to the cultivation tank; the circular conveyor pipe is arranged successively through a transfer pipe and a outlet pipe. The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ainwater collector, and the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with the rainwater coll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niently send the same capacity culture liquid into the culture tank, ensuring the growth of the culture tank in the same culture medium,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ure tank on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can be automatically pushed out through the temperature sensor, ensuring the plants in the culture tank on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It can receive the same sunshine and collect rainwater automatically. The rainwater collected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the plants in the cultivation tank, which fully guarantees the normal growth of plants and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新兴的一种培植方式,其又被称为营养液栽培、水耕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它极大地扩展了农业生产空间,使得作物可不依赖土壤进行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泛。目前,无土栽培中大多放置有多个用于栽培植物的培养槽,在对植物进行培育时,经常需要输送培养液,而现有的培养液输送不方便,同时无法保证每个培养槽中培养液的容量一样,并且现有的无土栽培中有的采用上下设置的多层结构,这样虽然能增加培养植物的数量,但是这样可能会导致上下两层的培养槽中植物受到的光照不均匀,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另外现有的无土栽培很多用的是农田水进行灌溉,这些水的水质杂,不满足无土栽培的需求,而雨水对无土栽培的有益处,但是现在无土栽培都用的时农田水,没有能直接用于无土栽培中的雨水收集器,目前的无土栽培都不具备自动收集雨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容量精准的培养液送入到各个培养槽中,且上下两层培养槽中的植物能接受到同样阳光照射,同时还能自动收集雨水并供其给培养槽中的植物生长的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出水管、环形输送管、喷水管、转接管、出水控制阀和雨水收集器;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上支撑盘、下支撑盘、培养槽、上出液管、下出液管、送液管、第一控制阀、第一水位传感器、培养液箱、第二控制阀、第二水位传感器、环形输送管、喷水管和雨水收集器;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上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下端设有位于底板上的下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均设有多个培养槽;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分别设有穿过各自中心的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且上出液管的下端与下出液管的上端相连,下出液管的下端口为封闭的;所述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上均联通有与对应培养槽相联通的送液管;所述送液管中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培养槽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与第一控制阀相连;所述上出液管的上端联通有培养液箱,且上出液管内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下方设有位于上出液管内的第二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第二控制阀相连;所述培养槽外设有环形输送管,且环形输送管上的喷水管与培养槽相对应设置;所述环形输送管依次通过转接管和出水管与雨水收集器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控制阀。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器包括入水口、储水筒、磁性滤网、第一存水箱、旋转电机、挡板、废水箱、第二存水箱、驱动机构、密封板、第三水位传感器、第四水位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入水口下端联通有储水筒;所述储水筒和入水口之间设有磁性滤网;所述储水筒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水口,且第一进水口一侧联通有第一存水箱;所述储水筒的下部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进水口;所述储水筒的底部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转轴穿过储水筒底部与挡板相连,且上述挡板将任意一个第二进水口密封时,另一个第二进水口与外界相通;两个所述第二进水口一侧分别联通有废水箱和第二存水箱;所述与第二存水箱相联通的第二进水口的上方设有通口,通口内设有通过驱动机构可前后移动的密封板,且储水筒的内壁上设有与密封板相对应的卡槽;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位于储水筒内壁上的第三水位传感器和第四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三水位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均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一侧设有位置传感器,上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密封板的位置,并控制旋转电机;所述第一存水箱和第二存水箱分别通过出水管与转接管相连,转接管与环形输送管相连。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驱动电机和联接块;所述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相连;所述同步带上设有联接块,上述联接块与密封板相连。优选的,所述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之间通过软管相连,上述软管由可伸缩的材质构成;所述下支撑盘通过滑动导轨可滑动的设置在底板上,且滑动导轨的前端设置在底板外;所述上支撑盘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与滑动导轨相连。优选的,所述培养槽与送液管之间为可拆卸相连。优选的,所述送液管圆形阵列分布在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上,且送液管与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之间均为倾斜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能方便的将容量相同的培养液送入培养槽内,保证了培养槽在相同的培养液内生长,同时还能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将下支撑盘上的培养槽推出去,保证了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培养槽内的植物能接受到相同的阳光照射,并且还能自动收集雨水,将收集到的雨水直接用于培养槽中的植物,从而充分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雨水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无土栽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入水口;2、储水筒;3、磁性滤网;4、第一存水箱;5、旋转电机;6、挡板;7、废水箱;8、第二存水箱;9、驱动机构;10、密封板;11、第一水位传感器;12、第二水位传感器;13、位置传感器;14、第一进水口;15、第二进水口;16、卡槽;90、主动轮;91、从动轮;92、同步带;93、驱动电机;94、联接块;101、底板;102、支撑柱;103、上支撑盘;104、下支撑盘;105、培养槽;106、上出液管;107、下出液管;108、送液管;109、第一控制阀;111、培养液箱;112、第二控制阀;120、软管;121、滑动导轨;122、温度传感器;200、无土栽培装置;201、环形输送管;203、喷水管;204、转接管;205、雨水收集器;206、出水管;207、出水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3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200、出水管206、环形输送管201、喷水管203、转接管204、出水控制阀207和雨水收集器205;所述无土栽培装置200包括底板101、支撑柱102、上支撑盘103、下支撑盘104、培养槽105、上出液管106、下出液管107、送液管108、第一控制阀109、第一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培养液箱111、第二控制阀112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底板10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102;所述支撑柱102的上端设有上支撑盘103;所述上支撑盘103下端设有位于底板101上的下支撑盘104;所述上支撑盘103和下支撑盘104上均设有多个培养槽105;所述上支撑盘103和下支撑盘104上分别设有穿过各自中心的上出液管106和下出液管107,且上出液管106的下端与下出液管107的上端相连,下出液管107的下端口为封闭的;所述上出液管106和下出液管107上均联通有与对应培养槽105相联通的送液管108;所述送液管108中设有第一控制阀109;所述培养槽105内设有第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土栽培装置、出水管、环形输送管、喷水管、转接管、出水控制阀和雨水收集器;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上支撑盘、下支撑盘、培养槽、上出液管、下出液管、送液管、第一控制阀、第一水位传感器、培养液箱、第二控制阀、第二水位传感器、环形输送管、喷水管和雨水收集器;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上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下端设有位于底板上的下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均设有多个培养槽;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分别设有穿过各自中心的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且上出液管的下端与下出液管的上端相连,下出液管的下端口为封闭的;所述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上均联通有与对应培养槽相联通的送液管;所述送液管中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培养槽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与第一控制阀相连;所述上出液管的上端联通有培养液箱,且上出液管内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下方设有位于上出液管内的第二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第二控制阀相连;所述培养槽外设有环形输送管,且环形输送管上的喷水管与培养槽相对应设置;所述环形输送管依次通过转接管和出水管与雨水收集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土栽培装置、出水管、环形输送管、喷水管、转接管、出水控制阀和雨水收集器;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上支撑盘、下支撑盘、培养槽、上出液管、下出液管、送液管、第一控制阀、第一水位传感器、培养液箱、第二控制阀、第二水位传感器、环形输送管、喷水管和雨水收集器;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上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下端设有位于底板上的下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均设有多个培养槽;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分别设有穿过各自中心的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且上出液管的下端与下出液管的上端相连,下出液管的下端口为封闭的;所述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上均联通有与对应培养槽相联通的送液管;所述送液管中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培养槽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与第一控制阀相连;所述上出液管的上端联通有培养液箱,且上出液管内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下方设有位于上出液管内的第二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第二控制阀相连;所述培养槽外设有环形输送管,且环形输送管上的喷水管与培养槽相对应设置;所述环形输送管依次通过转接管和出水管与雨水收集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器包括入水口、储水筒、磁性滤网、第一存水箱、旋转电机、挡板、废水箱、第二存水箱、驱动机构、密封板、第三水位传感器、第四水位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入水口下端联通有储水筒;所述储水筒和入水口之间设有磁性滤网;所述储水筒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水口,且第一进水口一侧联通有第一存水箱;所述储水筒的下部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意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泽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