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31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出水管、环形输送管、喷水管、转接管、出水控制阀和雨水收集机构;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外设有环形输送管,且环形输送管上设有喷水管;所述环形输送管依次通过转接管和出水管与雨水收集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能方便的将容量相同的培养液送入培养槽内,保证了培养槽在相同的培养液内生长,同时还能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将下支撑盘上的培养槽推出去,保证了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培养槽内的植物能接受到相同的阳光照射,并且还能自动收集雨水,将收集到的雨水直接用于培养槽中的植物,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A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with Rainwater Collection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with rainwater collection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an outlet pipe, a circular conveyor pipe, a sprinkler pipe, a transfer pipe, an outlet control valve and a rainwater collection mechanism; the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conveyor pipe, and a sprinkler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annular conveyor pipe; the annular conveyor pipe passes through a diverter pipe and an outlet pipe in turn with rainwater. The soilless cultivation device with rainwater collection func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niently send the same capacity culture liquid into the culture tank, ensure the growth of the culture tank in the same culture medium, and automatically push out the culture tank on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through the temperature sensor,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plants in the culture tank on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can accept. When the same sunshine is shining, the rainwater can be collected automatically, and the collected rainwater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the plants in the culture tank to ensure the normal growth of the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土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新兴的一种培植方式,其又被称为营养液栽培、水耕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它极大地扩展了农业生产空间,使得作物可不依赖土壤进行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泛。目前,无土栽培中大多放置有多个用于栽培植物的培养槽,在对植物进行培育时,经常需要输送培养液,而现有的培养液输送不方便,同时无法保证每个培养槽中培养液的容量一样,并且现有的无土栽培中有的采用上下设置的多层结构,这样虽然能增加培养植物的数量,但是这样可能会导致上下两层的培养槽中植物受到的光照不均匀,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另外现有的无土栽培很多用的是农田水进行灌溉,这些水的水质杂,不满足无土栽培的需求,而雨水对无土栽培的有益处,但是现在无土栽培都用的时农田水,没有能直接用于无土栽培中的雨水收集机构,目前的无土栽培都不具备自动收集雨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容量精准的培养液送入到各个培养槽中,且上下两层培养槽中的植物能接受到同样阳光照射,同时还能自动收集雨水并供其给培养槽中的植物生长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出水管、环形输送管、喷水管、转接管、出水控制阀和雨水收集机构;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外设有环形输送管,且环形输送管上设有喷水管;所述环形输送管依次通过转接管和出水管与雨水收集机构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控制阀;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进水筒、导流组件、磁性滤网、进水管、火山石层、净化筒、活性炭棉、支撑架、转轴、弹簧、承载板、承重块、集水框和集水箱;所述进水筒的开口朝下,且进水筒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位于进水筒上端的导流组件,用于引导雨水流入进水口内;所述进水筒的开口处设有磁性滤网;所述磁性滤网下端设有与进水筒相联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的中部设有火山石层;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联通有净化筒;所述净化筒内开有多个容纳孔,且容纳孔内填充满活性炭棉;所述净化筒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可绕转轴转动的承载板,且承载板与支撑架呈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板的左侧下端通过弹簧与支撑架相连,承载板的右侧上端与净化筒通过弹簧相连;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位于转轴两侧的承重块和集水框,且集水框位于活性炭棉的正下方;所述集水框一侧上端设有缺口,缺口处设有相对应的集水箱;优选的,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上支撑盘、下支撑盘、培养槽、上出液管、下出液管、送液管、第一控制阀、第一水位传感器、培养液箱、第二控制阀、第二水位传感器、环形输送管、喷水管和雨水收集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上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下端设有位于底板上的下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均设有多个培养槽;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分别设有穿过各自中心的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且上出液管的下端与下出液管的上端相连,下出液管的下端口为封闭的;所述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上均联通有与对应培养槽相联通的送液管;所述送液管中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培养槽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与第一控制阀相连;所述上出液管的上端联通有培养液箱,且上出液管内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下方设有位于上出液管内的第二水位传感器,上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第二控制阀相连;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铁板、伸缩气缸、磁铁和U型固定块;所述第一挡板两侧设有可转动的第二铁板,且上述三者构成了三角状的进水区域,进水口位于进水区域内;所述第二铁板一侧设有伸缩气缸;所述第二铁板上方设有位于进水筒上的两个磁铁,且上述两个第二铁板转动到一定角度时,第二铁板与磁铁相连;所述两个磁铁上端通过U型固定块相连;所述第二铁板一侧设有与伸缩气缸相连的水位传感器。优选的,所述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之间通过软管相连,上述软管由可伸缩的材质构成;所述下支撑盘通过滑动导轨可滑动的设置在底板上,且滑动导轨的前端设置在底板外;所述上支撑盘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与滑动导轨相连。优选的,所述培养槽与送液管之间为可拆卸相连。优选的,所述送液管圆形阵列分布在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上,且送液管与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之间均为倾斜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能方便的将容量相同的培养液送入培养槽内,保证了培养槽在相同的培养液内生长,同时还能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将下支撑盘上的培养槽推出去,保证了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培养槽内的植物能接受到相同的阳光照射,并且还能自动收集雨水,将收集到的雨水直接用于培养槽中的植物,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无土栽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雨水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雨水收集机构中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雨水收集机构中集水框和集水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水筒;2、支撑架;3、磁性滤网;4、进水管;5、火山石层;6、净化筒;7、活性炭棉;8、转轴;9、承载板;10、承重块;11、集水框;12、弹簧;13、集水箱;14、缺口;15、进水口;20、第一挡板;21、第二铁板;22、伸缩气缸;23、磁铁;24、U型固定块;25、水位传感器;30、导流组件;101、底板;102、支撑柱;103、上支撑盘;104、下支撑盘;105、培养槽;106、上出液管;107、下出液管;108、送液管;109、第一控制阀;111、培养液箱;112、第二控制阀;120、软管;121、滑动导轨;122、温度传感器;200、无土栽培装置;201、环形输送管;203、喷水管;204、转接管;205、雨水收集机构;206、出水管;207、出水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5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无土栽培装置200、出水管206、环形输送管201、喷水管203、转接管204、出水控制阀207和雨水收集机构205;所述无土栽培装置200外设有环形输送管201,且环形输送管201上设有喷水管203;所述环形输送管201依次通过转接管204和出水管206与雨水收集机构205相连;所述出水管206上设有出水控制阀207;所述雨水收集机构205包括进水筒1、导流组件30、磁性滤网3、进水管4、火山石层5、净化筒6、活性炭棉7、支撑架2、转轴8、弹簧12、承载板9、承重块10、集水框11和集水箱13;所述进水筒1的开口朝下,且进水筒1的上端设有进水口15;所述进水口15上设有位于进水筒1上端的导流组件30,用于引导雨水流入进水口15内;所述进水筒1的开口处设有磁性滤网3;所述磁性滤网3下端设有与进水筒1相联通的进水管4,进水管4的中部设有火山石层5;所述进水管4的下端联通有净化筒6;所述净化筒6内开有多个容纳孔,且容纳孔内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土栽培装置、出水管、环形输送管、喷水管、转接管、出水控制阀和雨水收集机构;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外设有环形输送管,且环形输送管上设有喷水管;所述环形输送管依次通过转接管和出水管与雨水收集机构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控制阀;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进水筒、导流组件、磁性滤网、进水管、火山石层、净化筒、活性炭棉、支撑架、转轴、弹簧、承载板、承重块、集水框和集水箱;所述进水筒的开口朝下,且进水筒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位于进水筒上端的导流组件,用于引导雨水流入进水口内;所述进水筒的开口处设有磁性滤网;所述磁性滤网下端设有与进水筒相联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的中部设有火山石层;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联通有净化筒;所述净化筒内开有多个容纳孔,且容纳孔内填充满活性炭棉;所述净化筒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可绕转轴转动的承载板,且承载板与支撑架呈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板的左侧下端通过弹簧与支撑架相连,承载板的右侧上端与净化筒通过弹簧相连;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位于转轴两侧的承重块和集水框,且集水框位于活性炭棉的正下方;所述集水框一侧上端设有缺口,缺口处设有相对应的集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土栽培装置、出水管、环形输送管、喷水管、转接管、出水控制阀和雨水收集机构;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外设有环形输送管,且环形输送管上设有喷水管;所述环形输送管依次通过转接管和出水管与雨水收集机构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控制阀;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进水筒、导流组件、磁性滤网、进水管、火山石层、净化筒、活性炭棉、支撑架、转轴、弹簧、承载板、承重块、集水框和集水箱;所述进水筒的开口朝下,且进水筒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位于进水筒上端的导流组件,用于引导雨水流入进水口内;所述进水筒的开口处设有磁性滤网;所述磁性滤网下端设有与进水筒相联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的中部设有火山石层;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联通有净化筒;所述净化筒内开有多个容纳孔,且容纳孔内填充满活性炭棉;所述净化筒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可绕转轴转动的承载板,且承载板与支撑架呈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板的左侧下端通过弹簧与支撑架相连,承载板的右侧上端与净化筒通过弹簧相连;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位于转轴两侧的承重块和集水框,且集水框位于活性炭棉的正下方;所述集水框一侧上端设有缺口,缺口处设有相对应的集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上支撑盘、下支撑盘、培养槽、上出液管、下出液管、送液管、第一控制阀、第一水位传感器、培养液箱、第二控制阀、第二水位传感器、环形输送管、喷水管和雨水收集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上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下端设有位于底板上的下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上均设有多个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意杨自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植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