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331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包括鼠标主体;鼠标主体具有按键板和开关切换组件;按键板具有开关作用部;开关切换组件包括转盘、设于转盘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第一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一开关;旋转所述转盘使得第二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二开关,此时,切换为第二操作模式;如此,同一鼠标可依需实现多种操作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体验效果更好,实用性强;其操作模式切换包括但不局限于开关声音不同、开关按压力度不同、开关按压段落差不同及开关按压其它手感不同,也可指光电开关、机械开关等不同开关的切换等。

A Mouse with Switchable Switc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use with a switchable switch, including a mouse main body; a mouse main body has a keyboard and an open switch component; a keyboard has a switching action part; a switch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turntable, a first circuit board on the turntable, and a first switch and a second switch on the first circuit board; in the first operation mode, the first switch corresponds to the switching action part. The switching wheel is rotated so that the switching action part of the second switch can be set to the switching action part of the second switch, and then the switching action part can be switched to the second operation mode. Thus, the same mouse can realize a variety of operation modes according to its needs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and the user experience effect is better and its operation mode is more practical. Switching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different switching sounds, different switching pressure, different switching pressure section difference and different hand feeling of switching pressing. It can also refer to the switching of different switches, such as photoelectric switch, mechanical switch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
本专利技术涉及鼠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被广泛使用,鼠标作为外接计算机输入装置,同时,也作为计算机周边硬件装置中的损耗件,其更换概率较大,因此,鼠标的需求数量非常大。鉴于不同使用者的鼠标使用需求,以及,不同场合下的优选鼠标使用模式,业内有人研究了多模式切换的鼠标,以解决传统的单一操作模式鼠标所存在的应用局限之问题。但是,现有的多模式切换的鼠标,其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切换模式易出现紊乱、故障率高等不足,导致多模式切换的鼠标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应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其同一鼠标可依需实现多种操作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体验效果更好,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包括有鼠标主体;所述鼠标主体具有按键板和开关切换组件;所述按键板具有开关作用部;所述开关切换组件包括有转盘、设于转盘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一开关;旋转所述转盘使得第二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二开关,此时,切换为第二操作模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鼠标主体具有主架体及装设于主架体底部的底座;所述转盘具有第一让位孔,所述底座的上端穿过第一让位孔以连接于主架体;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弹性臂,在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卡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弹性臂旋转位移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第一切换卡槽和第二切换卡槽;旋转所述转盘以使卡点可选择性地位于第一切换卡槽或第二切换卡槽,从而切换第一、第二操作模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盘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旋转限位结构,所述旋转限位结构包括有旋转限位块和旋转限位槽,所述旋转限位槽呈弧状延伸,所述旋转限位块位于旋转限位槽内且可选择性地受限于旋转限位槽的弧状结构两端;所述转盘和底座两者中,其一设置有旋转限位块,另一设置有旋转限位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板安装于主架体上;所述按键板具有按压面板部和连接于按压面板部的组装部,所述开关作用部设置于按压面板部;所述组装部具有竖向延伸的定位孔;所述主架体上具有前后依次设置的外部匹配型面、组装槽以及内部定位型面,所述外部匹配型面上开设有供开关作用部伸入的通孔;所述按键板的组装部自组装槽斜向装入,所述按压面板部适配于外部匹配型面的上方,所述组装部位于内部定位型面的下方;在内部定位型面上形成有定位柱以及倒扣臂,所述定位柱伸入定位孔内,所述倒扣臂限位于组装部的下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作用部上设置有后侧开口的插槽;所述主架体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朝向通孔凸设,在前后方向上所述通孔的宽度大于开关作用部的宽度;所述开关作用部伸入通孔后向后位移以使插块适配于插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架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具有充电端;所述主架体可拆卸式设置有上盖,通过拆装上盖以遮盖或露出充电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架体包括有彼此上下组装的中盖及底盖,所述底盖的后段区域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中盖的后段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于电源模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装设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有滚轮、编码器及第三电路板,所述滚轮经主架体向上露出按键板;所述按键板具有左、右间隔布置的左侧按键板及右侧按键板,所述滚轮位于左侧按键板及右侧按键板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均设置两组,其各对应左侧按键板及右侧按键板设置有一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作用部的下端向下凸设有凸部,所述凸部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旋转动作的斜面,所述凸部的两端是指沿转盘旋转方向的两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臂是弧形弹性臂,其沿转盘旋转方向延伸设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开关切换组件的设置,转动转盘即可切换不同的开关模式,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第一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一开关;旋转所述转盘使得第二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二开关,此时,切换为第二操作模式;如此,同一鼠标可依需实现多种操作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体验效果更好,实用性强;其操作模式切换包括但不局限于开关声音不同、开关按压力度不同、开关按压段落差不同及开关按压其它手感不同,也可指光电开关、机械开关等不同开关的切换等;其次是,转盘的旋转限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其结构简单,旋转定位控制十分精准,可靠性佳,有效确保不同模式切换的准确性,同时,有利于确保鼠标在不同模式下的操作灵敏度;再者是,按键板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一方面,按键板的开关作用部于主架体上组装方便快速,且,组装稳固,拆装方便,便于对鼠标的维修、更换等操作,另一方面,利用凸部的斜面,方便旋转切换动作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到凸部下方位置;还有,本专利技术之鼠标,其对滚轮组件、开关切换组件、电源模块等各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合理性佳,布置紧凑,充电操作方便实用,整体鼠标的组装制程效率及良率均得到提升。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组装立体示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示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剖示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切换为第一操作模式时的状态示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切换为第二操作模式时的状态示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转盘的立体示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转盘的另一立体示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中底座的立体示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二剖示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三剖示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中按键板与中盖的组装立体示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按键板与中盖的分解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装饰面板20、上盖30、中盖31、外部匹配型面311、通孔312、插块32、组装槽33、内部定位型面331、定位柱332、第一倒扣臂40、底盖41、第二电路板50、底座51、第一切换卡槽52、第二切换卡槽53、旋转限位块34、电源模块35、USB接口42、OFF-ON开关43、胶垫541、滚轮542、编码器543、第三电路板55、第二倒扣臂60、开关切换组件61、转盘611、弹性臂612、卡点613、旋转限位槽62、第一电路板63、第一开关64、第二开关70、按键板71、按压面板部72、组装部721、定位孔711、插槽712、开关作用部713、凸部714、斜面101、磁块102、磁吸金属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1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文中,以鼠标常用摆放状态来描述定义其方向,例如:使用时,鼠标是水平摆放,其按键板、滚轮是向上露设的;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鼠标主体;所述鼠标主体具有按键板和开关切换组件;所述按键板具有开关作用部;所述开关切换组件包括有转盘、设于转盘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一开关;旋转所述转盘使得第二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二开关,此时,切换为第二操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鼠标主体;所述鼠标主体具有按键板和开关切换组件;所述按键板具有开关作用部;所述开关切换组件包括有转盘、设于转盘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一开关;旋转所述转盘使得第二开关对应开关作用部设置以供开关作用部能动作于第二开关,此时,切换为第二操作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主体具有主架体及装设于主架体底部的底座;所述转盘具有第一让位孔,所述底座的上端穿过第一让位孔以连接于主架体;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弹性臂,在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卡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弹性臂旋转位移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第一切换卡槽和第二切换卡槽;旋转所述转盘以使卡点可选择性地位于第一切换卡槽或第二切换卡槽,从而切换第一、第二操作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旋转限位结构,所述旋转限位结构包括有旋转限位块和旋转限位槽,所述旋转限位槽呈弧状延伸,所述旋转限位块位于旋转限位槽内且可选择性地受限于旋转限位槽的弧状结构两端;所述转盘和底座两者中,其一设置有旋转限位块,另一设置有旋转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开关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板安装于主架体上;所述按键板具有按压面板部和连接于按压面板部的组装部,所述开关作用部设置于按压面板部;所述组装部具有竖向延伸的定位孔;所述主架体上具有前后依次设置的外部匹配型面、组装槽以及内部定位型面,所述外部匹配型面上开设有供开关作用部伸入的通孔;所述按键板的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曦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铭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