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片及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97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光片及镜头,其中遮光片包括:基层,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基层通孔;第一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层上的第一通孔;第二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层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二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层相对的两侧,所述基层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二表层分别为含有蜡材质的薄膜层。在对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进行冲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具有蜡材质,有利于加工和消光处理。通过蜡材质具有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在冲压加工时,有利于提高剪切效率,减小断面位置的加工毛刺,使断面光滑,对提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镜头的成像品质有利。

A kind of shading film and len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ght shielding sheet and a lens, in which the light shielding sheet includes: a base layer, a base through hole arranged on the base layer; a first through hole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rface layer; a second through hol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urface layer; and a first surface layer and a second surface lay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base layer, and the bas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rface layer and the second surface layer respectively. The holes, the first through holes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s are coaxially arranged; the first surface layer and the second surface layer are respectively film layers containing wax material. In the stamping proces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urface layers, the wax material is advantageous to processing and extinction. The wax material can reduce the fric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In stamping processing,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shearing efficiency, reduce the processing burr of the section position, make the section smooth, and improve the imaging quality of the lens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光片及镜头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光片及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迅速,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影像设备也随之蓬勃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者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使用这对影像设备成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遮光片通常用于遮蔽成像镜头内部不必要的光线,遮光片的表面性质对杂散光的抑制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遮光片的表面性质连带地影响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现有遮光元件表面在冲压时内孔容易产生毛刺,在入射光通过时,从而由产生的毛刺造成眩光,进而影响到影像设备中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被降低。同时,现有的遮光元件在消光处理时其厚度一致性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成像镜头品质及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光片及镜头,降低遮光片上产生的眩光的强度,提高成像质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遮光片,包括:基层,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基层通孔;第一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层上的第一通孔;第二表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层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二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层相对的两侧,所述基层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二表层分别为含有蜡材质的薄膜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二表层分别为含有蜡材质的碳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层通孔的内径Dn,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D1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D2满足:Dn≥D1,且Dn≥D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层通孔的内径Dn,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D1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D2满足:(Dn-D1)/2≤30μm,且(Dn-D2)/2≤30μ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D1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D2满足:0.95≤D1/D2≤1.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D1满足:0.25mm≤D1≤10mm;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D2满足:0.25mm≤D2≤10m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层的外径、所述第一表层的外径和所述第二表层的外径为相等的,且均为D,其满足:0.25mm≤(D-D1)/2≤3mm,0.25mm≤(D-D2)/2≤3m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表层的厚度t1和所述第二表层(13)的厚度t2满足:0.2≤t1/t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表层的厚度t1满足:2μm≤t1≤10μm;所述第二表层的厚度t2满足:2μm≤t2≤10μ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层的厚度t满足:4μm≤t≤85μm;所述基层、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二表层的总厚度H满足:10μm≤H≤100μ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粗糙结构;所述基层通孔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粗糙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粗糙结构为并列设置的环状凸起或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凸起或环状凹槽的截面为多边形或弧形;所述第二粗糙结构为并列设置的环状凸起或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凸起或环状凹槽的截面为多边形或弧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粗糙结构为沿周向阵列设置或随机设置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的截面为多边形或弧形;所述第二粗糙结构为沿周向阵列设置或随机设置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的截面为多边形或弧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层通孔的侧面为平面、弧面或者V型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包括:遮光片,透镜和镜筒;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镜筒中,所述遮光片设置于相邻所述透镜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透镜和所述镜筒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在本技术中将遮光片设置为具有基层、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复合遮光片,有利于本技术的遮光片轻薄化,进而有利于减小其在镜头中的占用空间,有利于使采用本技术的镜头的体积进一步减小。通过将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分别设置成碳层,在保证了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强度的情况下,还满足了消光的需求,从而达到有效衰减反射光的强度,达到消减杂散光的效果。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通过设置为含有蜡材质的碳层,在对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进行冲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具有蜡材质,有利于加工和消光处理。通过蜡材质具有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在冲压加工时,有利于提高剪切效率,减小断面位置的加工毛刺,使断面光滑,对提升采用本技术的镜头的成像品质有利。同时,由于在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中混合有蜡材质,是其在消光处理时厚度一致性得到有效保证,进一步保证采用本技术的遮光片的镜头品质及良率。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通过将基层通孔的孔径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从而有利于减小本技术的遮光片上通孔位置的杂散光,有利于提高采用本技术的镜头的成像质量。尤其当基层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时,基层、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构成一个环形凹槽,当光线入射到环形凹槽中的表面(即基层上基层通孔的侧面、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表面)时,所产生的反射光线在,基层、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形成的环形凹槽中再次反射,因此,可以有效衰减入射光照射在基层通孔的侧面上的反射光强度,进而有利于减少采用本技术的镜头中的杂散光,对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有利。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通过将第一通孔的内径D1和第二通孔的内径D2设置为0.95≤D1/D2≤1.05,不仅有利于减小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表面反射面积,消除杂散光,而且还有利于加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提高了本技术的遮光片的生产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粗糙结构、和第二粗糙结构使基层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侧面的光滑程度降低,减小了基层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侧面的反射面积,有效改变了反射光的光路,达到消减眩光的效果,从而有效减少了采用本技术的镜头中的杂散光,提高了镜头的成像质量。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包含本技术镜头,可通过本技术的遮光片有效遮光,减少杂散光入射至成像镜头反射光强度,进而改善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遮光片的结构图;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遮光片的剖视图;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遮光片的结构图;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遮光片的结构图;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遮光片设置粗糙结构的结构图;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遮光片设置粗糙结构的结构图;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针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1),设置在所述基层(11)上的基层通孔(111);第一表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表层(12)上的第一通孔(121);第二表层(13),设置在所述第二表层(13)上的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一表层(12)和所述第二表层(13)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层(11)相对的两侧,所述基层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2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相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表层(12)和所述第二表层(13)分别为含有蜡材质的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1),设置在所述基层(11)上的基层通孔(111);第一表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表层(12)上的第一通孔(121);第二表层(13),设置在所述第二表层(13)上的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一表层(12)和所述第二表层(13)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层(11)相对的两侧,所述基层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2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相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表层(12)和所述第二表层(13)分别为含有蜡材质的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12)和所述第二表层(13)分别为含有蜡材质的碳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通孔(111)的内径Dn,所述第一通孔(121)的内径D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的内径D2满足:Dn≥D1,且Dn≥D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通孔(111)的内径Dn,所述第一通孔(121)的内径D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的内径D2满足:(Dn-D1)/2≤30μm,且(Dn-D2)/2≤30μ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21)的内径D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的内径D2满足:0.95≤D1/D2≤1.0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21)的内径D1满足:0.25mm≤D1≤10mm;所述第二通孔(131)的内径D2满足:0.25mm≤D2≤10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的外径、所述第一表层(12)的外径和所述第二表层(13)的外径为相等的,且均为D,其满足:0.25mm≤(D-D1)/2≤3mm,0.25mm≤(D-D2)/2≤3mm。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12)的厚度t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