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及冷却增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878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2:44
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包括有壳体、蒸发芯、送风系统、支架、布水管、回水槽,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布水管、蒸发芯、回水槽,所述蒸发芯内部为蜂窝状结构。一种冷却增效方法,利用冷却塔增效装置,将冷却塔增效装置设置于冷却塔的进风口,蒸发芯面向冷却塔窗口,送风系统位于冷却塔窗口外侧。外部空气在送风系统作用下,首先流经所述蒸发芯后,再进入冷却塔。从冷却塔的上水管分流一部分水至所述布水管,分流的水经本冷却塔增效装置处理,及从上至下穿过蒸发芯,从回水槽流入冷却塔集水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蜂窝状结构的蒸发芯设置,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通过送风系统的设置,补充冷却塔的风量,从而提高塔内空气流速,实现冷却塔的降温增效。

A Cooling Tower Synergy Device and Cooling Synergy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oling tower synergistic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evaporating core, a air supply system, a bracket, a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and a water return trough.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an evaporating core and a water return trough,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evaporating core is a honeycomb structure. A cooling tower synergistic device is used to set the cooling tower synergistic device at the air inlet of the cooling tower. The evaporation core is facing the cooling tower window, and the air supply system is located outside the cooling tower window.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air supply system, the external air first flows through the evaporating core and then enters the cooling tower. A part of the water is diverted from the upper water pipe of the cooling tower to the distribution pipe. The diverted water is treated by the synergistic device of the cooling tower, and passes through the evaporation core from top to bottom, and flows into the cooling tower catchment pool from the backwater trough. The invention increases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air and water by setting evaporation core with honeycomb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air supply system, the air flow rate of the cooling tower is supplemented, so as to improve the air flow rate in the tower and realize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the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及冷却增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水冷却塔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及冷却增效方法。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蒸发吸热,吸收的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影响蒸发传热的主要因素:水与空气的温差,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空气流速,流经空气的湿度。冷却塔普遍存在夏季冷却不足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环境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冷却塔长期运行,填料的散质系数下降,导致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减少;填料层存在损坏、堵塞现象,塔内阻力增大,风机效率下降,使空气流速降低;因环境温度升高,下游装置冷却负荷需求增大。专利CN206876009U提供了一种扩容增效型逆流式冷却塔,利用已建逆流式冷却塔主体进风口两侧的空间,将填料区外扩,增大填料面积,同样的水量分布在增大后的填料表面后,单位填料面积上淋水密度降低,有利于换取更多的热量,提高冷却塔主体的性能。但是这种扩容增效方式,对冷却塔占据空间有较高的要求,不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冷却塔,且增加填料使风阻增大,风速降低,不利于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塔夏季冷却不足,现有的扩容增效型冷却塔冷却塔占据空间有较高的要求,不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冷却塔的问题,以及增加填料使风阻增大,风速降低造成的负面影响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2)技术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及冷却增效方法,可用于石化、天然气、电力、冶金、制冷等行业中的冷却塔,使之解决冷却塔夏季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增加换热面积的同时,不降低风速,并提供计算方法。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包括有壳体、蒸发芯、送风系统、支架、布水管、回水槽。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布水管、蒸发芯、回水槽,所述外壳采用金属或玻璃钢材料的一种,但不限于上述材料。所述布水管和回水槽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蒸发芯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布水管位于所述蒸发芯一侧与壳体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回水槽位于所述蒸发芯另一侧。优选的,所述布水管位于所述蒸发芯上方与壳体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回水槽位于所述蒸发芯下方。所述布水管管壁设置有间距均匀的喷水口,由喷水口喷出的水为连续流水,流水垂直向下均匀散布于所述蒸发芯表面,进而流过所述蒸发芯,进入所述回水槽中。所述回水槽位于冷却塔的集水池上方。所述蒸发芯内部为蜂窝状结构,所述蒸发芯材质选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普通塑料中的一种,但不限于上述材质。所述送风系统包含有电机、轮毂、叶片,为电机直连式。或,所述送风系统包含有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轴承座组件、轮毂、叶片,为皮带连接式。所述电机位于支架上,所述支架包含有支腿和托板,所述支腿至少设置一个。所述主动轮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从动轮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组件。所述轴承座组件包含有轴和轴承座组成,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的支腿上方,所述轴承座数量与所述支架支腿数量相同;所述轴贯穿于所述轴承座的中心,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从动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轮毂。所述叶片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轮毂上,所述叶片设置有若干个。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系统可安装于外壳内部,外型美观。所述送风系统也可安装于所述外壳外部,便于电机散热。一种冷却增效方法,利用冷却塔增效装置,将冷却塔增效装置设置于冷却塔的进风口,所述蒸发芯面向冷却塔窗口,所述送风系统位于冷却塔窗口外侧。外部空气在送风系统作用下,首先流经所述蒸发芯后,再进入冷却塔。从冷却塔的上水管分流一部分水至所述布水管,分流的水经本冷却塔增效装置处理,及从上至下穿过蒸发芯,从回水槽流入冷却塔集水池。(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塔增效装置通过蜂窝状结构的蒸发芯设置,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蒸发芯还可阻挡集水池飞溅的水珠,实现节水。通过送风系统的设置,补充冷却塔的风量,从而提高塔内空气流速,实现冷却塔的降温增效。经过蒸发芯分流的水,温度能够明显降低。本专利技术利用冷却塔增效装置,能够解决冷却塔夏季冷却不足的问题,达到需要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冷却塔增效装置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冷却塔增效装置不含支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冷却塔示意图,图4是规格7090的蒸发芯性能曲线,图4中曲线①为阻力ΔP-风速V关系曲线,曲线②为每平方米垂直流水量3T/h的冷却效率η-风速V关系曲线,曲线③为每平方米垂直流水量2T/h的冷却效率η-风速V关系曲线。图中:1是壳体,2是蒸发芯,3是送风系统,31是电机,32是主动轮,33是皮带,34是从动轮,35是轴承座组件,351是轴,352是轴承座,36是轮毂,37是叶片;4是支架,41是支腿,42是托板;5是布水管,6是回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包括有壳体1、蒸发芯2、送风系统3、支架4、布水管5、回水槽6。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布水管5、蒸发芯2、回水槽6,所述外壳采用金属或玻璃钢材料的一种,但不限于上述材料。所述布水管5位于所述蒸发芯2上方与壳体1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回水槽6位于所述蒸发芯2下方。所述布水管5管壁设置有间距均匀的喷水口,由喷水口喷出的水为连续流水,流水垂直向下均匀散布于所述蒸发芯表面,进而流过所述蒸发芯,进入所述回水槽中。所述回水槽6位于冷却塔的集水池上方。所述蒸发芯2内部为蜂窝状结构,所述蒸发芯2材质选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普通塑料中的一种,但不限于上述材质。所述蒸发芯由于内部为蜂窝状结构,其比表面积大、散质系数高。所述送风系统包含有电机、轮毂、叶片,为电机直连式,如图2所示。或,所述送风系统3包含有电机31、主动轮32、皮带33、从动轮34、轴承座组件35、轮毂36、叶片37,为皮带连接式,见图1所示。本装置运行时使所述风机的风压大于蒸发芯的阻力。所述电机31位于支架4上,所述支架4包含有支腿41和托板42。所述主动轮32与电机31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32与从动轮34通过所述皮带33连接,所述从动轮34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组件35。所述轴承座组件35包含有轴351和轴承座352组成,所述轴承座35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的支腿41上方,所述轴承座352数量与所述支架支腿51数量相同;所述轴351贯穿于所述轴承座352的中心,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从动轮3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轮毂36。所述叶片37等间隔连接于所述轮毂36上。所述送风系统3可安装于外壳1内部,外型美观。所述送风系统3也可安装于所述外壳1外部,方便维修保养。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送风系统采用电机直联式风机,即电机直接与轮毂、叶片相连,无皮带传动。在图2未示意出支架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送风系统,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电机直连式,也可如图1所示的采用皮带连接式,但不限于上述这两种形式。还可以有减速机传动的、同步带传动的、链轮传动的,等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包括有壳体、蒸发芯、送风系统、支架、布水管、回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布水管、蒸发芯、回水槽,所述布水管和回水槽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蒸发芯的两侧;所述布水管管壁设置有间距均匀的喷水口;所述蒸发芯内部为蜂窝状结构;所述回水槽位于冷却塔的集水池上方;所述送风系统包含有电机轴承座组件、轮毂、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包括有壳体、蒸发芯、送风系统、支架、布水管、回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布水管、蒸发芯、回水槽,所述布水管和回水槽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蒸发芯的两侧;所述布水管管壁设置有间距均匀的喷水口;所述蒸发芯内部为蜂窝状结构;所述回水槽位于冷却塔的集水池上方;所述送风系统包含有电机轴承座组件、轮毂、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位于所述蒸发芯一侧与壳体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回水槽位于所述蒸发芯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位于所述蒸发芯上方与壳体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回水槽位于所述蒸发芯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喷水口喷出的水为连续流水,流水垂直向下均匀散布于所述蒸发芯表面,进而流过所述蒸发芯,进入所述回水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包含有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轴承座组件、轮毂、叶片;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红军于群潘凯马致远胡林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远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