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58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57
提供相对于正面水平方向上下非对称的区域中的视场角特性得到了改善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液晶单元,该液晶单元具备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层,该液晶分子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取向成沿面排列;第一起偏器,该第一起偏器配置于液晶单元的目视确认侧;第二起偏器,该第二起偏器配置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第一光学补偿层,该第一光学补偿层配置于液晶单元与第一起偏器之间;以及第二光学补偿层,该第二光学补偿层配置于液晶单元与第一光学补偿层之间。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小于1.5187,并且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2小于1.5340。

LCD Device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at provides improved field-of-view characteristics in an asymmetric area downward and downward relative to the front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liquid crystal unit, which has a liquid crystal layer containing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which aligns along the surface in the absence of electric field; a first polarizer,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visual confirmation side of the liquid crystal unit; a second polarizer,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liquid crystal unit; and a first optical compensation layer. The first optical compensation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quid crystal unit and the first polarizer, and the second optical compensation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quid crystal unit and the first optical compensation layer. The refractive index nz1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first optical compensation layer is less than 1.5187, and the refractive index NZ2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optical compensation layer is less than 1.53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配设于汽车副仪表板的各种仪表、导航系统等的显示部,利用了液晶显示装置。这种车载用液晶显示装置主要由驾驶员目视确认,因此与正面方向相比位移到上侧的规定区域的四角(例如(垂直方向的视场角φ、水平方向的视场角θ)=(+20°、+50°)、(+20°、-50°)、(-20°、+50°)和(-20°、-50°))的显示特性(例如对比度和色调)变得重要。但是,就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来说,实质上仅进行了相对于正面方向((φ、θ)=(0°、0°))对称的视场角特性的控制。因此,正期待相对于正面水平方向上下非对称的区域中的视场角特性得到了改善的液晶显示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97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0975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相对于正面水平方向上下非对称的区域中的视场角特性得到了改善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液晶单元,该液晶单元具备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层,该液晶分子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取向成沿面排列;第一起偏器,该第一起偏器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目视确认侧;第二起偏器,该第二起偏器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第一光学补偿层,该第一光学补偿层配置于该液晶单元与该第一起偏器之间;以及第二光学补偿层,该第二光学补偿层配置于该液晶单元与该第一光学补偿层之间。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小于1.5187,并且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2小于1.5340。就一个实施方式来说,上述第一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上述第二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z>nx>ny的折射率特性。就一个实施方式来说,上述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与上述第二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实质上平行。就一个实施方式来说,上述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与上述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实质上平行。就一个实施方式来说,上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具有预倾。就一个实施方式来说,上述第一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为目视确认者的水平方向。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就包含沿面排列取向的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来说,通过在液晶单元的目视确认侧配置两层光学补偿层,并且使这些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小于规定值,由此能够得到相对于正面水平方向上下非对称的区域中的视场角特性得到了改善的液晶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用语和符号的定义)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和符号的定义如下所述。(1)折射率(nx、ny、nz)“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2)面内相位差(Re)“Re(λ)”是由23℃下的波长为λ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在将层(薄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Re(λ)通过式Re=(nx-ny)×d来求出。例如,“Re(550)”是由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Rth(λ)”是由23℃下的波长为λ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在将层(薄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Rth(λ)通过式Rth=(nx-nz)×d来求出。例如,“Rth(550)”是由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4)Nz系数Nz系数通过Nz=Rth/Re来求出。(5)实质上正交或平行“实质上正交”和“大致正交”这样的表述包含两个方向所成的角度为90°±10°的情况,优选为90°±7°,更优选为90°±5°。“实质上平行”和“大致平行”这样的表述包含两个方向所成的角度为0°±10°的情况,优选为0°±7°,更优选为0°±5°。进而,在本说明书中简称为“正交”或“平行”时,也可包含实质上正交或实质上平行的状态。(6)下标下标“1”表示第一光学补偿层,下标“2”表示第二光学补偿层。A.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液晶单元10、配置于液晶单元10的目视确认侧的第一起偏器20、配置于液晶单元10的背面侧的第二起偏器30、配置于液晶单元10与第一起偏器20之间的第一光学补偿层40以及配置于液晶单元10与第一光学补偿层40之间的第二光学补偿层50。实用上来说,液晶显示装置100进一步具备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包含光源60和导光板70。背光单元可进一步具备任意适当的其他构件(例如漫射片、棱镜片)。图示例是背光单元为边缘光源方式,但也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其他方式(例如直下型)作为背光单元。第一光学补偿层40代表性地显示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第二光学补偿层50代表性地显示出nz>nx>ny的折射率特性。此外,就本专利技术来说,第一光学补偿层40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小于1.5187,并且第二光学补偿层50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2小于1.5340。通过以规定位置关系配置显示出规定折射率特性的两个光学补偿层,进而使该两个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这样的范围,由此能够改善相对于正面水平方向上下非对称的区域中的四角(例如(垂直方向的视场角φ、水平方向的视场角θ)=(+20°、+50°)、(+20°、-50°)、(-20°、+50°)和(-20°、-50°))的对比度,特别是能够显著改善以往难以改善的上侧的两角(例如(φ、θ)=(+20°、+50°)、(+20°、-50°))的对比度。这样,相对于正面水平方向上下非对称的区域中的视场角特性(特别是对比度的视场角特性)得到了改善为本专利技术的成果之一。就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来说,例如(φ、θ)=(+20°、+50°)、(+20°、-50°)、(-20°、+50°)和(-20°、-50°)处的对比度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上;并且,例如(φ、θ)=(+20°、+40°)、(+20°、-40°)、(-20°、+40°)和(-20°、-40°)处的对比度优选为500以上,更优选为6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5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为所谓的O模式,也可以为所谓的E模式。“O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是指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光源侧的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与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实质上平行。“E模式的液晶面板”是指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光源侧的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与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实质上正交。“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是指由于液晶层中所包含的液晶分子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取向而产生的液晶层的面内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液晶显示装置优选为O模式。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来说,第一起偏器20的吸收轴方向与第二起偏器30的吸收轴方向代表性地实质上正交。另外,第一起偏器20的吸收轴方向与第一光学补偿层40的慢轴方向代表性地实质上正交。第一光学补偿层40的慢轴方向与第二光学补偿层50的慢轴方向代表性地实质上平行。就一个实施方式来说,第一起偏器20的吸收轴方向为目视确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液晶单元,该液晶单元具备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层,该液晶分子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取向成沿面排列;第一起偏器,该第一起偏器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目视确认侧;第二起偏器,该第二起偏器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第一光学补偿层,该第一光学补偿层配置于该液晶单元与该第一起偏器之间;以及第二光学补偿层,该第二光学补偿层配置于该液晶单元与该第一光学补偿层之间,其中,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小于1.5187,并且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2小于1.534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02 JP 2017-109936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液晶单元,该液晶单元具备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层,该液晶分子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取向成沿面排列;第一起偏器,该第一起偏器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目视确认侧;第二起偏器,该第二起偏器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第一光学补偿层,该第一光学补偿层配置于该液晶单元与该第一起偏器之间;以及第二光学补偿层,该第二光学补偿层配置于该液晶单元与该第一光学补偿层之间,其中,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小于1.5187,并且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2小于1.5340。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亮渊田岳仁高田胜则北村吉绍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