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745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洞门端头的土体进行预加固以形成加固区;S2:在洞门处浇筑地下连续墙;S3:割除地下连续墙背土侧钢筋;S4:破除地下连续墙混凝土;S5:割除主体地下连续墙迎土侧钢筋;S7:盾构由地下连续墙的破除洞口始发入洞。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地下连续墙避免了洞门破除时因加固效果不佳造成地下水渗漏、突泥涌水以及造成基坑和盾构机被淹没的危险;还使得洞门的加固效果良好,避免了洞门土体坍塌以及人员伤亡,同时避免了土体落入刀盘前方,增加繁琐的清理工作;另外,还避免了洞门破除后因加固效果不佳造成顶部坍塌,地面塌陷,较现有技术有着显著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reaking the Starting Door of Shield Tun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reaking down a shield tunnel gat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pre-reinforcement of the soil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gate to form a reinforcement zone; S2: pouring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at the tunnel gate; S3: cutting the reinforcement bar at the back of the diaphragm wall; S4: breaking the concrete of the diaphragm wall; S5: cutting the reinforcement bar at the side of the main diaphragm wall; S7: shield is made of the diaphragm wall. The break-out of the hole begins to enter the hol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the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avoids the danger of groundwater leakage, mud gushing and flooding of foundation pit and shield machine caused by poor reinforcement effect when the tunnel gate is broken; it also makes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tunnel gate good, avoids soil collapse and casualties at the tunnel gate, avoids soil falling in front of the cutter head, and increases the cumbersome cleaners. In addition, it avoids roof collapse and ground collapse caused by poor reinforcement effect after the hole is broken, which has remarkable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盾构施工在世界各个国家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中国在50年代引入此技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隧道及地下空间开发得到迅猛发展,因此,对盾构隧道设计、施工的技术研究有着极大的价值和意义。盾构机在始发进洞时,洞门掘进处于无支撑状态,且无支撑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会有土体泥浆涌入工作井,或者洞门坍塌,基坑坍塌的危险。目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的的通常设计方法为:盾构始发端头加固,采用高压旋喷桩、地面注浆、冷冻法加固土体,人工破除洞门钢筋混凝土围护结构,再进行盾构始发。简要施工步序为:①施工准备→②旋喷桩机就位、调整钻机垂直度→③开机钻孔至设计孔深→④开启压缩空气,压力水→⑤旋转喷浆提升至桩顶标高→⑥洞门破除。盾构始发洞门破除采用高压旋喷桩土体加固,高压旋喷桩土体加固设置主要有两个目的:1、提高始发段土体强度,防止洞门土体坍塌;2、洞门破除时,起到防止地下水渗流到基坑内。上述方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加固体土质类型、施工工艺、地下管线分布、地下水位等因素影响,施工质量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保证了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适用于黏土地层,包括以下步骤:S1:对洞门端头的土体进行预加固以形成加固区;S2:在洞门处浇筑地下连续墙;S3:破除地下连续墙混凝土;S4:盾构由地下连续墙的破除洞口始发入洞。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地下连续墙避免了洞门破除时因加固效果不佳造成地下水渗漏、突泥涌水以及造成基坑和盾构机被淹没的危险;还使得洞门的加固效果良好,避免了洞门土体坍塌以及人员伤亡,同时避免了土体落入刀盘前方,增加繁琐的清理工作;另外,还避免了洞门破除后因加固效果不佳造成顶部坍塌,地面塌陷,较使用土体加固破除洞门有着显著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预加固的操作包括: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土体进行喷浆加固。对洞门进行初步的定型和加固,为后续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导墙施工;S22:成槽;S23:在槽内安装导管;S24:浇筑混凝土。所述导墙为建造地下连续墙的前序步骤,所述导墙能够为地下连续墙的走向以及施工位置进行引导和限定,使得地下连续墙能够按照预定走向布置,进而使得地下连续墙能够发挥最大的能效。进一步,所述加固区的范围为以洞门为中心边长为6.0m的正方形,所述加固区的长度为9m。随洞门的端头进行整体加固,使得洞门能够具有足够高的强度。进一步,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割除所述地下连续墙外侧下半部分的钢筋,然后对地下连续墙割除外侧钢筋的部分从上到下逐层进行破除,同时做好渣土清理工作。通过观察破除表面的渗漏水和洞口变形情况,确认安全后按顺序进行地连墙凿除。钢筋切割要彻底,保证洞门直径足够盾构机通过。S32:当地下连续墙下半部分的混凝土破除清理完毕后,对地下连续墙接缝部位进行探测,确保没有涌水涌砂的危害后,对地下连续剩余的上半部分墙体进行破除,并保留钢筋,以防万一有涌水涌砂发生时,钢筋可以作为最后一道防护,以减小风险。S33:将渣土清理完毕后对剩余的钢筋进行割除。应将洞门周圈的钢筋头全部清除,以防盾构推进时卡住刀盘。对地下连续墙进行分层破除更加有利于施工的安全性,在发生渗水或者发生洞门变形时能够第一时间相应,且由于一次性破除的体量较小,堵漏的成功率更高。在将地下连续墙完全破除以留出盾构机的工作孔洞时,地下连续墙的未破除部分能够对洞门进行有效的支撑,使得盾构机进入的初始位置完全被地下连续墙构成的混凝土构筑物包覆,极大的减小了泥土埋没盾构机的可能性。进一步,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两端均由所述洞门的边侧向外延伸1m。地下连续墙向洞门的两端延伸使得地下连续墙与土体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地下连续墙能够更加牢固的固定洞门的端头。进一步,当进行步骤S3遇到地下裂隙水时,在洞门打设3m长注浆导管注浆堵漏,并在工作井设置集水沟和集水坑,同时进行抽排水。所述集水沟和集水坑能够临时对溢出的水进行存放,避免工作井被淹,而及时进行的抽排水使得集水沟和集水坑内能够形成动态的蓄水,进而增加了集水沟和集水坑的蓄水能力,另外,注浆导管能够从源头上堵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适用于黏土地层,包括以下步骤:S1:对洞门端头的土体进行预加固以形成加固区;S2:在洞门处浇筑地下连续墙;S3:破除地下连续墙混凝土;S4:盾构由地下连续墙的破除洞口始发入洞。由于黏土地层的土质较软,且地下水较为丰富,设置的地下连续墙避免了洞门破除时因加固效果不佳造成地下水渗漏、突泥涌水以及造成基坑和盾构机被淹没的危险;还使得洞门的加固效果良好,避免了洞门土体坍塌以及人员伤亡,同时避免了土体落入刀盘前方,增加繁琐的清理工作;另外,还避免了洞门破除后因加固效果不佳造成顶部坍塌,地面塌陷,较使用土体加固破除洞门有着显著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所述步骤S1中预加固的操作包括: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土体进行喷浆加固。对洞门进行初步的定型和加固,为后续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导墙施工;所述导墙施工包括如下步骤:①测量放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洞门端头的土体进行预加固以形成加固区;所述预加固包括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土体进行喷浆加固;S2:在洞门处浇筑地下连续墙;所述连续墙的两端嵌入所述洞门两侧的土体中;S3:破除地下连续墙混凝土;S4:盾构由地下连续墙的破除洞口始发入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洞门端头的土体进行预加固以形成加固区;所述预加固包括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土体进行喷浆加固;S2:在洞门处浇筑地下连续墙;所述连续墙的两端嵌入所述洞门两侧的土体中;S3:破除地下连续墙混凝土;S4:盾构由地下连续墙的破除洞口始发入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加固的操作包括: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土体进行喷浆加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导墙施工;S22:沿着导墙成槽;S23:在槽内安装导管;S24:浇筑混凝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始发洞门破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区的范围为以洞门为中心边长为6.0m的正方形,所述加固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忠赵鸿鹏刘道炎刘聪杨秀兵徐代明徐赞郝洋胡洋郑杨泉江永李才富李志军李宇江刘俊生杨志永许维青翟志国古艳旗董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