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39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包括:平开扇,框体顶部开设第一槽口,第一槽口正下方的平开扇框体上开设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通过第二尼龙条卡接有中间胶条;位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侧端的平开扇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转换框,位于平开扇的下方,转换框与平开扇通过铰链相连接实现平开式开合;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第三槽口,第三槽口内嵌装有位于中间胶条下方的第三尼龙条,第三尼龙条的顶部与中间胶条的底部相接触形成水密腔;所述第三槽口正下方的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第四槽口;位于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侧端的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转换框和平开扇内置的通水孔相连通形成隐藏式排水路径,提高门窗框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An Aluminum Alloy Door and Window with Hidden Drainage Pat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luminium alloy door and window with hidden drainage path, which comprises a flat fan, a first slot on the top of the frame, a second slot on the flat fan frame directly below the first slot, an intermediate rubber strip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slot through the second nylon bar, and a water hole on the flat fan frame at the side end of the first slot and the second slot. Under the fan opening, the transfer frame and the flat fan are connected by hinges to realize the flat opening and closing; a third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fer frame body, and a third nylon strip is embedded under the middle rubber strip; the top of the third nylon strip contacts with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rubber strip to form a water-tight cavity; and a fourth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fer frame body directly below the third slot mouth; The transfer frame at the side end of the third slot and the fourth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hole. The transfer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ter hole of the flat fan to form a hidden drainage path, which improves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door and window fra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外平开窗产品常用的密封和排水方式是外置铰链、外排水结构和明排水措施,此种方式主要操作方式为:靠室外腔体上安装铰链,破坏室外型材的框扇搭接结构开排水孔,在框扇搭接位置将平开扇槽口位置开槽排水,并且要将扇与框搭接位置的胶条同时在框排水孔相同位置切开,破坏胶条的连续性才能排到水。上述做法存在以下缺陷:外排水结构需要破坏平开扇和胶条密封结构才能开出排水槽进行排水,在破坏平开扇结构的同时有可能会因操作不当使得平开扇内部产生裂纹,导致平开扇结构变得非常不稳定,长期使用或经历强烈暴风雨后甚至会导致整个门窗结构爆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在打开窗时可以明显看到平开扇排水孔对平开扇美观的破坏,导致门窗的安装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不利于在市场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在不破坏框体结构的前提下采用隐藏式排水路径进行排水,提高门窗框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包括:平开扇,平开扇的框体顶部开设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嵌装有第一尼龙条;位于第一槽口正下方的平开扇框体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内嵌装有第二尼龙条,第二槽口通过第二尼龙条卡接有中间胶条;位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侧端的平开扇的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转换框,位于平开扇的下方,转换框的内顶端与平开扇的内底端通过铰链相连接实现平开扇的平开式开合;所述转换框的框体上开设有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内嵌装有位于中间胶条下方的第三尼龙条,第三尼龙条的顶部与中间胶条的底部相接触使得转换框与平开扇之间形成水密腔;所述第三槽口正下方的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第四槽口,第四槽口内嵌装有第四尼龙条;位于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侧端的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外框,外框与转换框通过螺栓相连接,位于第四槽口下方的外框框体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开设在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侧端框体上的通水孔相连通形成排水路径。进一步地,开设在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侧端框体上的通水孔依次呈阶梯状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通水孔呈长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口与门窗玻璃之间设置有玻璃垫块。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槽口与外框之间设置有玻璃垫块和密封胶条。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垫块包括左垫块、右垫块和衔接条,所述衔接条固定在左垫块和右垫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左垫块、右垫块和衔接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导水沟,右垫块外边缘处开设有下沉式的导水槽,导水槽与玻璃垫块上的导水沟、开设在框体上的通水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口的边沿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卡槽,第一尼龙条的两端设置有与卡槽相对应的卡端部,将第一尼龙条的卡端部卡入第一槽口的卡槽内,使得第一尼龙条紧密嵌接在第一槽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尼龙条的中部向上延伸有突起部。进一步地,所述平开扇的底端部设置有搭接胶条,平开扇的底端部与转换框顶端部之间通过搭接胶条实现闭合接触,以维持水密腔的密封状态。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平开扇和转换框之间通过内置铰链进行连接,能在不破坏平开扇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门窗的平开式开合动作;(2)排水口与开设在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侧端框体上的通水孔相连通形成排水路径,在转换框和平开扇内部设置有排水路径,能避免框体结构破坏,美观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排水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开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排水路径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玻璃垫块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开扇;2、第一槽口;3、第一尼龙条;4、玻璃垫块;401、左垫块;402、衔接条;403、右垫块;404、导水槽;5、门窗玻璃;6、通水孔;7、第二槽口;8、第二尼龙条;9、中间胶条;10、搭接胶条;11、铰链;12、转换框;13、第三槽口;14、第三尼龙条;15、第四尼龙条;16、第四槽口;17、排水口;18、外框;19、密封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如图1~图5所示,包括:平开扇1,设置为铝合金材质,平开扇1的框体顶部开设第一槽口2,而在第一槽口2的上方安装有门窗玻璃5,为了使得门窗玻璃5与平开扇1的连接更加牢固,在平开扇1内侧设置有胶条,胶条的存在填充了平开扇1与门窗玻璃5之间的间隙,同时胶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缓冲门窗玻璃5与平开扇1之间的接触碰撞,使得平开扇1可稳定地锁紧门窗玻璃5,提高门窗的稳定性。由于水会从沿着门窗玻璃5流入门窗玻璃5与平开扇1之间的间隙内,为了在不破坏门窗框体结构的前提下对水进行引流排走,在第一槽口2外的平开扇1框体上开设有用于排水的通水孔6。与此同时,由于门窗玻璃5具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为了增加门窗玻璃5的抗震效果,在第一槽口2和门窗玻璃5之间设置有塑料材质的玻璃垫块4,如图5所示,所述玻璃垫块4包括左垫块401、右垫块403和衔接条402,所述衔接条402固定在左垫块401和右垫块403之间,所述左垫块401、衔接条402和右垫块403的外表面开设有导水沟(图中未标出),左垫块401和右垫块403分别承托在门窗玻璃5的左右两侧,门窗玻璃5的水滴可顺着门窗玻璃5流到左垫块401和右垫块403表面的导水沟上,而左垫块401的水滴可流经衔接条402流到右垫块403上,水滴顺着玻璃垫块4上的导水沟流到右垫块403外边缘处的导水槽404中,所述导水槽404与开设在第一槽口2侧端框体上的通水孔6相连通,从而实现将玻璃垫块4上的水滴排走。位于第一槽口2正下方的平开扇1框体上开设有第二槽口7,所述第二槽口7内嵌装有第二尼龙条8,第二槽口7通过第二尼龙条8卡接有中间胶条9;位于第一槽口2和第二槽口7侧端的平开扇1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6;从第一槽口2流下的水滴可沿着第二槽口7处的通水孔6流到平开扇1外,避免水滴残留在框体内。在平开扇1的下方设置有转换框12,转换框12的内顶端与平开扇1的内底端通过铰链11铰接,内置的铰链11可在不破坏框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门窗的平开式开合状态,提高框体的稳定性。除了在平开扇1内部设置有排水路径外,在转换框12内部同样设置有排水路径。如图3所示,在转换框12框体上开设有第三槽口13,在第三槽口13正下方的转换框12框体上开设有第四槽口16,位于第三槽口13和第四槽口16侧端的转换框12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6,开设在第三槽口13和第四槽口16侧端框体上的通水孔6与外框18框体上的排水口17相连通,所述排水口17位于第四槽口16下方的外框18框体上,可将转换框12上的水流沿着通水孔6排到排水口17外。为了能让平开扇1的排水路径和转换框12的排水路径相连通,在第三槽口13内嵌装有位于中间胶条9下方的第三尼龙条14,所述第三尼龙条14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突起部,第三尼龙条14突起部的顶部与中间胶条9的底部紧密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开扇,平开扇的框体顶部开设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嵌装有第一尼龙条;位于第一槽口正下方的平开扇框体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内嵌装有第二尼龙条,第二槽口通过第二尼龙条卡接有中间胶条;位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侧端的平开扇的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转换框,位于平开扇的下方,转换框的内顶端与平开扇的内底端通过铰链相连接实现平开扇的平开式开合;所述转换框的框体上开设有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内嵌装有位于中间胶条下方的第三尼龙条,第三尼龙条的顶部与中间胶条的底部相接触使得转换框与平开扇之间形成水密腔;所述第三槽口正下方的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第四槽口,第四槽口内嵌装有第四尼龙条;位于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侧端的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外框,外框与转换框通过螺栓相连接,位于第四槽口下方的外框框体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开设在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侧端框体上的通水孔相连通形成排水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开扇,平开扇的框体顶部开设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嵌装有第一尼龙条;位于第一槽口正下方的平开扇框体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内嵌装有第二尼龙条,第二槽口通过第二尼龙条卡接有中间胶条;位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侧端的平开扇的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转换框,位于平开扇的下方,转换框的内顶端与平开扇的内底端通过铰链相连接实现平开扇的平开式开合;所述转换框的框体上开设有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内嵌装有位于中间胶条下方的第三尼龙条,第三尼龙条的顶部与中间胶条的底部相接触使得转换框与平开扇之间形成水密腔;所述第三槽口正下方的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第四槽口,第四槽口内嵌装有第四尼龙条;位于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侧端的转换框框体上开设有通水孔;外框,外框与转换框通过螺栓相连接,位于第四槽口下方的外框框体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开设在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侧端框体上的通水孔相连通形成排水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其特征在于,开设在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侧端框体上的通水孔依次呈阶梯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隐藏排水路径的铝合金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呈长方形结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中李婧张锦锋张乃强罗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登铝业有限公司广州特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