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及运行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724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01
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及运行管理方法;其中,包括:格栅(24)、配水井(25)、畜舍(26)、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水源预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滴灌管网;配水井(25)通过管道分别与畜舍(26)的水入口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的入口相连,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的出口与深度处理系统中的净水入口相连,畜舍(26)的排污口、格栅(24)与水源预处理系统的入出口、深度处理系统的污水入出口和滴灌管网的入口依次顺序相连。该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养殖废水复杂水质深度处理方法及通过滴灌技术回用于农业灌溉系统后的运行管理方法;有效解决了养殖废水用于农田回用所引发的灌水器堵塞、系统运行安全以及养殖废水使用安全高效等问题。

An Intensive Drip Irrigation System for Dairy Farm Wastewater and It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lates to an intensive drip irrigation system for dairy farm wastewater and it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grid (24), a water distribution well (25), a livestock house (26), a micro-nanobubble generating device (27), a water source pretreatment system, a depth processing system and a drip irrigation pipe network; a water distribution well (25)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livestock house (26) and a micro-nanobubble generating device (27) through a pipeline, respectively. The outlet of micro-nano bubble generator (27)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water purification in the advanced treatment system. The outlet of livestock house (26) and grille (24)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water source pretreatment system,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sewage in the advanced treatment system and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drip irrigation pipe network sequentially.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 advanced treatment method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and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technology to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system wer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and the problems such as blockage of irrigation device, safety of system operation and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reuse were effectively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及运行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及运行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虽然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但同时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养殖废水回用农业灌溉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处理工艺不成熟、水质特征差、过量使用或方式不当等问题,养殖废水回用农田灌溉有可能威胁到作物、土壤、环境甚至人类健康。滴灌技术因其精量可控、靶向供给等优点被认为是养殖废水等劣质水源灌溉最安全有效的方式,但养殖废水复杂的水质极易造成灌水器堵塞,直接影响滴灌系统灌水均匀性和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瘫痪。因此,如何保证养殖废水滴灌系统高效、安全运行是保障其农业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控制进入滴灌系统的水源水质特征是保障滴灌系统安全运行、减轻灌水器堵塞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目前常见的养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包括物化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自然生态系统处理法三大类,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处理法在土地资源充足的条件下较为经济适用,且在深度处理之后通常还需要进行非氯化消毒、杀菌,以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24)、配水井(25)、畜舍(26)、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水源预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滴灌管网;配水井(25)通过管道分别与畜舍(26)的水入口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的入口相连,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的出口与深度处理系统中的净水入口相连,畜舍(26)的排污口通过格栅(24)与水源预处理系统的入口相连;水源预处理系统的出口、一号泵(13)的入出口、深度处理系统的污水入出口、八号泵(20)的入出口和滴灌管网的入口依次顺序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24)、配水井(25)、畜舍(26)、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水源预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滴灌管网;配水井(25)通过管道分别与畜舍(26)的水入口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的入口相连,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的出口与深度处理系统中的净水入口相连,畜舍(26)的排污口通过格栅(24)与水源预处理系统的入口相连;水源预处理系统的出口、一号泵(13)的入出口、深度处理系统的污水入出口、八号泵(20)的入出口和滴灌管网的入口依次顺序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预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沉淀池(1)和排污泵(22);一级沉淀池(1)的出入口分别为水质预处理系统的出入口,一级沉淀池(1)连接有通向污水系统的排污泵(22),沉淀下来的较大粗杂颗粒通过排污泵(22)排出一级沉淀池(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层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2)、厌氧处理池(3)、二级沉淀池(4)、土地处理系统(5)、集水渠道(6)、前处理池(7)、砂石过滤器(8)、消毒池(9)、净水集水池(10)、二号泵(14)、三号泵(15)、四号泵(16)、五号泵(17)、六号泵(18)、七号泵(19)、八号泵(20)、九号泵(21)、污泥回流泵(23)和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7);水解酸化池(2)的入口为深层处理系统的污水入口,水解酸化池(2)通过二号泵(14)与厌氧处理池(3)相连,厌氧处理池(3)通过三号泵(15)与二级沉淀池(4)相连,二级沉淀池(4)通过四号泵(16)与土地处理系统(5)相连,集水渠道(6)与土地处理系统(5)的坡脚相连,集水渠道(6)通过五号泵(17)与前处理池(7)相连,连接前处理池(7)通过六号泵(18)与砂石过滤器(8)的污水入口相连,砂石过滤器(8)的净水入口为深层处理系统的净水入口,砂石过滤器(8)的出口、消毒池(9)、七号泵(19)和净水集水池(10)通过管道顺序相连,在消毒池(9)与净水集水池(10)间的管道上还设有水质监测点(28),消毒池(9)通过九号泵(21)与前处理池(7)相连;净水集水池(10)的净水出口为深层处理系统的出口;二级沉淀池(4)外还连接有将污泥抽至厌氧处理池(3)的污泥回流泵(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池(3)与驱动沼气发电机组和养殖场照明设施顺序相连,以提供养殖场照明设施及其他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网包括:可调式比例泵(29)、叠片过滤器(11)和滴灌带(12);滴灌系统的入口通过PVC管和叠片过滤器(11)与滴灌带(12)顺序相连;滴灌系统的入口与叠片过滤器(11)间的PVC管上并联有可调式比例泵(29)。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滴灌系统的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废水运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分为:步骤1、对养殖废水进行水源预处理;步骤2、对预处理过的废水进行深层处理;步骤3、对深层处理和一级过滤过的水源进行二级过滤以确保进行滴灌作业的水质合格;步骤4、进行滴灌作业和加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开周博潘家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