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预制管桩与桩帽的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1879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预制管桩与桩帽的安装装置,通过在管桩上方设置支架,并在支架上方设置定位板,定位板的安装孔供桩帽的固定套放入,定位板表面设有滚珠与桩帽的顶板抵触,支架中设有纠偏机构对桩帽进行纠偏,定位板可以向两侧移动,在桩帽与管桩对准后可通过移动定位板使得桩帽落于管桩上实现定位安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准确得将桩帽的安装槽对准管桩并平稳地放下桩帽,提高安装效率和施工质量。

An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Pipe Pile and Pile Cap 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pipe pile and pile cap 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By setting a bracket above the pipe pile and a positioning plate above the bracket, the installation hole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is provided for the fixing sleeve of the pile cap to be put in, the surface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ball to collide with the top plate of the pile cap, and a deviation correc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bracket to rectify the pile cap, and the positioning plate can move to both sides, and the pile cap and the pile cap After alignment, the pile cap can be positioned and installed on the pile by moving the positioning plate.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of the pile cap can be accurately aligned with the pipe pile and the pile cap can be steadily lowered to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预制管桩与桩帽的安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础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预制管桩与桩帽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铁路、公路等软土地基工程来说,控制其地基沉降变形,主要是指控制工后沉降量,是将其工后沉降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目前地基处理工程,普遍采用预制管桩进行加固处理。在预制桩施工结束后,为解决上部载荷向下部桩基的传递问题,在其桩顶设置桩帽使得地基土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地基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5586967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装配式桩帽,包括顶板和连接在顶板下方的固定套。相似的其它预制式桩帽也都包含上述两个组成部分,顶板用于承受上部载荷,固定套件呈圆筒状用于套设于管桩的桩顶上。现有的预制桩帽与管桩的安装主要存在一下问题:桩帽具有较大的自重,通常采用吊机进行安装,但固定套下方留设的用于与管桩套装的安装槽的口径通常只略微大于管桩的外径,这使得桩帽在吊装过程中安装槽很难直接与管桩同轴对准,需要人为反复调整,且容易导致桩帽与管桩产生磕碰,易导致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预制管桩与桩帽的安装装置,可以准确得将桩帽的安装槽对准管桩并平稳地放下桩帽,提高安装效率和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工程预制管桩与桩帽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于管桩上方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上部均安装有同步千斤顶,所述同步千斤顶的活塞上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方安装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中滑动有两块对称设置定位板,两块定位板相向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孔,两块侧板的半圆孔拼接构成供桩帽的固定套放入的安装孔;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于半圆孔周围均布设置有高出定位板上表面的滚珠;所述滑轨上设有在两块定位板于两块侧板中间位置拼接时用于固定定位板的固定机构;任意定位板均设有在固定机构解除固定后可以背向另一个定位板滑动的驱动机构。两块侧板上设有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呈半圆弧结构且弧口相向的夹板,夹板的内弧面直径等于桩帽的固定套的外径;两个夹板相背的一侧均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穿过所在侧的侧板,两个侧板上均设有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齿轮,齿轮与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背向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伴随齿条移动至与侧板抵触时,两个夹板于两个侧板的中间位置相拼接;两个侧板于纠偏机构下方还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呈半圆弧结构且弧口相向的夹套,夹套的内弧面直径等于管桩的外径;两个夹套相背的一侧均旋转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在侧的侧板螺接,螺杆远离夹套的一端连接有摇柄;所述侧板还滑动连接有与夹套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伴随滑杆移动至与侧板抵触时,两个夹套于两个侧板的中间位置相拼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桩帽进行安装时,只需先调整支架的位置并通过夹套夹持于管桩的外壁,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两个定位板,即可使得两个定位板的半圆孔构成的安装孔与管桩同轴。再吊放桩帽,使得桩帽的固定套从安装孔放下,桩帽的顶板支撑于定位板的滚珠上;由于还设有纠偏机构,桩帽的放置要求可以降低,同时安装孔的直径也可以设置得较大,方便将桩帽吊放于定位板上。夹板为半圆弧型,且夹板的内弧面直径等于桩帽的固定套的外径,即两个夹板相拼接时正好将固定套夹住;由于第一限位块的设置,使得两个夹板完成拼接的位置正好位于两个侧板的中间位置,即可使得安装孔、桩帽、管桩三者处于同轴位置。当桩帽的轴线并非与安装孔、管桩的轴线重合时,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从而使得与齿条连接的夹板相向运动,夹板通过内弧面对固定套的导向作用,慢慢将固定套挪动至与管桩同轴的位置,由于桩帽的顶板是抵触于定位板的滚珠上的,滚珠与顶板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方便夹板带着桩帽产生移动。当固定套与管桩同轴后,通过电机驱动使得夹板松开对固定套的夹持,再通过同步千斤顶收回活塞,使得桩帽慢慢下降使得固定套的安装槽与管桩配合,然后解除固定机构对定位板的固定,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定位板慢慢向侧板所在侧移动,使得定位板离开桩帽的顶板,使得桩帽完整安装于管桩上;再转动摇柄使得夹套脱离对管桩的夹持,撤离支架即可完成桩帽与管桩的定位安装。采用本方案方便对桩帽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更容易与管桩进行对准安装,且不易造成桩帽与管桩之间的磕碰,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和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于两个侧板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块,两个定位板相向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块抵触时,两个侧板相拼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块与定位槽抵触的结构方便对定位板的初始位置进行限定,每次安装桩帽时,均能使得两个定位板位于相同位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滑轨上的第一插孔和设置于定位板上的第二插孔,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插销;两个定位板相拼接时,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轴线相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拔插即可实现对定位板位置的固定,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于半圆孔周围设有半圆形的滚珠槽,所述滚珠均匀布置于滚珠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板上表面设置滚珠槽用于布置滚珠,使得滚珠的安装方式简单易于实现,由于滚珠槽的限制,使得滚珠不会掉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同步伺服电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夹板上表面的连接块以及设置于定位板下表面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伴随同步千斤顶的活塞下降时与连接块形成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定位板向侧板所在侧移动时,先通过同步伺服电机驱动齿条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夹板脱离对桩帽的固定套的夹持,然后在同步千斤顶的活塞下降的过程中,使得连接槽与连接块插接;然后再次启动同步伺服电机驱动夹板以及定位板向侧板所在侧移动。同步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较高,使得连接块伴随夹板移动一定距离时能够正好位于连接槽的下方。采用该方案,可以由同步伺服电机同时驱动夹板以及定位板进行移动,使得结构更紧凑、提高部件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与夹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强连接块的结构强度,使得连接块带动定位板移动时不易损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套面向侧板的一侧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螺杆与轴承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与设置于夹套上轴承座连接,使得螺杆与夹套之间可以实现相对旋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底部设有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支架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定位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定位板拼接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夹板夹持桩帽的固定套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连接块与连接槽相对应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连接块与连接槽插接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定位板离开桩帽的顶板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夹套离开管桩时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施例夹板形状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夹套形状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桩;2、桩帽;3、顶板;4、固定套;5、侧板;6、同步千斤顶;7、横梁;8、滑轨;9、定位板;10、半圆孔;11、安装孔;12、定位块;13、定位槽;14、滚珠槽;15、滚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预制管桩与桩帽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管桩(1)上方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侧板(5),两个侧板(5)上部均安装有同步千斤顶(6),所述同步千斤顶(6)的活塞上连接有横梁(7),所述横梁(7)上方安装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8),所述滑轨(8)中滑动有两块对称设置定位板(9),两块定位板(9)相向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孔(10),两块侧板(5)的半圆孔(10)拼接构成供桩帽(2)的固定套(4)放入的安装孔(11);所述定位板(9)的上表面于半圆孔(10)周围均布设置有高出定位板(9)上表面的滚珠(15);所述滑轨(8)上设有在两块定位板(9)于两块侧板(5)中间位置拼接时用于固定定位板(9)的固定机构;任意定位板(9)均设有在固定机构解除固定后可以背向另一个定位板(9)滑动的驱动机构;两块侧板(5)上设有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呈半圆弧结构且弧口相向的夹板(19),夹板(19)的内弧面直径等于桩帽(2)的固定套(4)的外径;两个夹板(19)相背的一侧均连接有齿条(20),所述齿条(20)穿过所在侧的侧板(5),两个侧板(5)上均设有电机(22)以及与电机(22)连接的齿轮(21),齿轮(21)与与齿条(20)啮合;所述齿条(20)背向齿轮(2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23),第一限位块(23)伴随齿条(20)移动至与侧板(5)抵触时,两个夹板(19)于两个侧板(5)的中间位置相拼接;两个侧板(5)于纠偏机构下方还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呈半圆弧结构且弧口相向的夹套(24),夹套(24)的内弧面直径等于管桩(1)的外径;两个夹套(24)相背的一侧均旋转连接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与所在侧的侧板(5)螺接,螺杆(25)远离夹套(24)的一端连接有摇柄(26);所述侧板(5)还滑动连接有与夹套(24)连接的滑杆(28);所述滑杆(28)上设有第二限位块(29),第二限位块(29)伴随滑杆(28)移动至与侧板(5)抵触时,两个夹套(24)于两个侧板(5)的中间位置相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预制管桩与桩帽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管桩(1)上方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侧板(5),两个侧板(5)上部均安装有同步千斤顶(6),所述同步千斤顶(6)的活塞上连接有横梁(7),所述横梁(7)上方安装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8),所述滑轨(8)中滑动有两块对称设置定位板(9),两块定位板(9)相向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孔(10),两块侧板(5)的半圆孔(10)拼接构成供桩帽(2)的固定套(4)放入的安装孔(11);所述定位板(9)的上表面于半圆孔(10)周围均布设置有高出定位板(9)上表面的滚珠(15);所述滑轨(8)上设有在两块定位板(9)于两块侧板(5)中间位置拼接时用于固定定位板(9)的固定机构;任意定位板(9)均设有在固定机构解除固定后可以背向另一个定位板(9)滑动的驱动机构;两块侧板(5)上设有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呈半圆弧结构且弧口相向的夹板(19),夹板(19)的内弧面直径等于桩帽(2)的固定套(4)的外径;两个夹板(19)相背的一侧均连接有齿条(20),所述齿条(20)穿过所在侧的侧板(5),两个侧板(5)上均设有电机(22)以及与电机(22)连接的齿轮(21),齿轮(21)与与齿条(20)啮合;所述齿条(20)背向齿轮(2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23),第一限位块(23)伴随齿条(20)移动至与侧板(5)抵触时,两个夹板(19)于两个侧板(5)的中间位置相拼接;两个侧板(5)于纠偏机构下方还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呈半圆弧结构且弧口相向的夹套(24),夹套(24)的内弧面直径等于管桩(1)的外径;两个夹套(24)相背的一侧均旋转连接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与所在侧的侧板(5)螺接,螺杆(25)远离夹套(24)的一端连接有摇柄(26);所述侧板(5)还滑动连接有与夹套(24)连接的滑杆(2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赛郡孙杰汪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