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池专利>正文

多用途方便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8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方便水壶,适用于旅游,出差时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现有的壶体分隔成三部分,即盛水的上壶体,筷勺室及放置消毒泡沫塑料的底室。底室的底部是敝口的,由底盖通过活页和簧片扣盖在底室内,上壶体的底部有槽与底室上对应的槽相通,并有调节阀控制水流出口的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清洁卫生、一壶多用,携带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方便水壶,适用于旅游和出差时携带。现有的水壶不仅用途单一,且容易污染瓶口,传染疾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携带和使用方便的多用途方便水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将壶体分隔成三个部份即盛水的上壶体、盛筷勺的筷勺室及放置消毒泡沫塑料和毛巾的底室等三部分,上壶体与底室间有孔相通,并用小阀门控制其开、关,底室下开口,并有盖可方便地打开与关闭,关闭后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去掉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本技术的壶体由上壶体1,底室1a及筷勺室1b构成,底室1a的底部是敞口的,底盖2的一边与底室1a用活页6连接,底盖2上设置有压座2a,簧片3穿过压座的槽后固定于槽内,利用簧片另一伸出端的弹性,在关闭底盖时,将底盖扣卡在底室1a内,上壶体1的底部有槽1c,与底室1a上相应的槽1d相连通,阀体5固定于上壶体的下底面,其内孔与底室1a上的孔1d相通,阀体5的下面与内孔重直处有小孔5a,通过调节与阀体螺纹连接的阀杆4可打开或关闭小孔5a,在使用时,打开小孔5a,就有水滴滴入消毒泡沫塑料内,取出洗手起消毒和去污作用,再用毛巾擦干,即可食用食物,筷勺室的底部用塞子7塞上,以保持筷勺的洁净、卫生,使用时拔下塞子取出即可使用。整个壶体连壶咀可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底室1a的高度为25~30毫米,壶体的横截面为椭园形,高度可做成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以适应不同的需要,阀体上的小孔5a为3~5毫米,以保证清洗使用,又不至留水过多影响饮用。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有底室,具有消毒卫生功能,2.有筷勺室,有了用餐的工具,方便,卫生,3.所有东西包括饮水都装于一个壶体中,携带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方便水壶,由壶体、壶咀和壶盖组成,其特征是,壶体由上壶体(1),底室(1a)及筷勺室(1b)构成,底室(1a)的底部是敞口的,底盖(2)一边与底室(1a)连接有活页(6)底盖(2)上设置有压座(2a),簧片(3)的一端固定于压座(2a)的槽内,另一伸出端将底盖(2)扣卡在底室(1a)内,上壶体(1)的底部有槽(1c),与底室(1a)上的槽(1d)相通,槽(1d)与固定在上壶体(1)下底面的阀体(5)的内孔相通,在阀体(5)的下面与内孔垂直处设置有小孔(5a),阀杆(4)与阀体(5)为螺纹连接,筷勺室(1b)的底部孔内有塞子(7)。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其特征是,小孔(5a)的直径为3~5毫米,底室的高度为25~30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方便水壶,适用于旅游,出差时携带。本技术是将现有的壶体分隔成三部分,即盛水的上壶体,筷勺室及放置消毒泡沫塑料的底室。底室的底部是敝口的,由底盖通过活页和簧片扣盖在底室内,上壶体的底部有槽与底室上对应的槽相通,并有调节阀控制水流出口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具有清洁卫生、一壶多用,携带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A45F3/18GK2191572SQ9420288公开日1995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玉池 申请人:王玉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方便水壶,由壶体、壶咀和壶盖组成,其特征是,壶体由上壶体(1),底室(1a)及筷勺室(1b)构成,底室(1a)的底部是敞口的,底盖(2)一边与底室(1a)连接有活页(6)底盖(2)上设置有压座(2a),簧片(3)的一端固定于压座(2a)的槽内,另一伸出端将底盖(2)扣卡在底室(1a)内,上壶体(1)的底部有槽(1c),与底室(1a)上的槽(1d)相通,槽(1d)与固定在上壶体(1)下底面的阀体(5)的内孔相通,在阀体(5)的下面与内孔垂直处设置有小孔(5a),阀杆(4)与阀体(5)为螺纹连接,筷勺室(1b)的底部孔内有塞子(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池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