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softening point asphalt and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The system comprises a continuous heating feeding device and an asphalt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system. The continuous heating feeding device i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asphalt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system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 outlet of the asphalt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system. The continuous heating feeding device is a screw extrude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system of high softening point asphal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the softening point of the prepared high softening point asphalt and simplif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软化点沥青及其连续生产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软化点沥青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软化点沥青及其连续生产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高软化点沥青是指软化点在100℃以上,尤其是在120℃以上的沥青。高软化点沥青因其出色的抗高温能力而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如作为建筑房屋的屋顶罩面之用,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会变得很软甚至流淌。还可以用于深层油气田的钻井作业中,作为钻井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高温条件下起到封堵、防塌,稳定井壁,降低率失量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用作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添加剂等等。在现有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中,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418586.4、CN201520928725.7、以及CN201410438824.7所提供的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中,通常采取直接投料方式进行加料,通过反应釜粒径进行加热,通过搅拌器使温度场均匀;然而现有的这种方法不但加热时间较长,而且很难保证反应釜的外壁与中心处的温度一致,此外,鉴于沥青会挂壁,这就使得靠近外壁处的沥青与靠近中心处的沥青在反应釜中的停留时间不一致;而正是基于前述问题的存在,将可能会影响沥青产品的品质。为了提高沥青产品的品质,在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将原料进行预热成熔体后再加入反应釜的方法,如图1所示,在图1中给出了一种现有技术中高软化点沥青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其中原料通过筛分装置进行筛分后,经皮带传送机2和斗式提升机31进入沥青原料仓4,接着位于沥青原料仓中的原料经称量装置5称量后进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原料经斗式提升机32进入第一熔融釜71、并先后经过第一熔融釜71和第二熔融釜72的预热熔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软化点沥青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连续加热进料装置(7)和沥青聚合反应系统,所述连续加热进料装置(7)设置在所述沥青聚合反应系统的上游,并与所述沥青聚合反应系统的进料口相连,其中所述连续加热进料装置(7)为螺杆挤出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软化点沥青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连续加热进料装置(7)和沥青聚合反应系统,所述连续加热进料装置(7)设置在所述沥青聚合反应系统的上游,并与所述沥青聚合反应系统的进料口相连,其中所述连续加热进料装置(7)为螺杆挤出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螺杆挤出机包括箱体和搅拌轴,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可容纳所述搅拌轴的内腔,所述搅拌轴安装在所述内腔中;其中所述内腔的长径比为20-6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螺杆挤出机为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沥青聚合反应系统(8)包括串联设置的2-8级反应釜(8),优选为2-5级反应釜(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沥青聚合反应系统包括至少一台立式的反应釜(8),所述反应釜(8)内部设置有物料输送组件,所述物料输送组件包括沿所述反应釜(8)轴向设置的支撑杆,以及环绕所述支撑杆螺旋排布的物料输送带(81),所述反应釜(8)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物料输送带(81)的上方、出料口位于所述物料输送带(81)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物料输送组件绕所述反应釜(8)轴向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反应釜(8)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物料输送带(81)内边缘与所述支撑杆无缝隙固定连接,所述物料输送带(81)的外边缘与所述反应釜(4)的内周间隙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物料输送带(81)的螺旋角β不小于45°,优选为70°≤β≤75°。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斌,刘均庆,张寅灵,姚金松,闫学良,罗峰,李初福,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