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507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发酵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容器,用于解决现有生物发酵容器存在着微生物附着困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4‑30份、木糖醇8‑12份、葵二酸35‑37份、壳聚糖2‑3份、纳米纤维素46‑50份、无菌海绵铁粉18‑20份、矿石微粉30‑45份、生物质炭30‑35份、戊二酸7‑9份、抗菌剂0.6‑1.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

A Biological Containe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fermentation container, and discloses a bio-fermentation container,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microbial attachment in the existing bio-fermentation container.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biological container are composed of 24 30 parts of glutamic acid, 8 12 parts of xylitol, 35 37 parts of sunflower acid, 2 3 parts of chitosan, 46 50 parts of nanocellulose, 18 20 parts of aseptic sponge iron powder, 30 45 parts of ore powder, 30 35 parts of biomass charcoal, 7 9 parts of glutaric acid, 0.6 1.1 parts of antimicrobial agent, appropriate amount of ethanol and appropriate amount of deionized iron powder.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容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发酵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容器。
技术介绍
生物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生产各种工业溶剂和化工原料。乙醇、丙酮-丁醇、丁醇-异丙醇、丙酮-乙醇、2,3-丁二醇和甘油发酵是微生物进行溶剂发酵的几种形式。然而现有的生物发酵容器存在着微生物附着困难的问题,导致发酵时间长,如果需要提高微生物的附着作用,需要另外的辅助设备,导致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生物发酵容器存在着微生物附着困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生物容器,通过该方法生产出来的容器能够形成细小的微孔,便于微生物的着落和繁殖。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4-30份、木糖醇8-12份、葵二酸35-37份、壳聚糖2-3份、纳米纤维素46-50份、无菌海绵铁粉18-20份、矿石微粉30-45份、生物质炭30-35份、戊二酸7-9份、抗菌剂0.6-1.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进一步的,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7份、木糖醇11份、葵二酸35份、壳聚糖2份、纳米纤维素48份、无菌海绵铁粉19份、矿石微粉40份、生物质炭32份、戊二酸7份、抗菌剂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进一步的,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30份、木糖醇8份、葵二酸37份、壳聚糖2.5份、纳米纤维素50份、无菌海绵铁粉20份、矿石微粉32份、生物质炭31份、戊二酸9份、抗菌剂0.8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进一步的,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5份、木糖醇10份、葵二酸36份、壳聚糖3份、纳米纤维素47份、无菌海绵铁粉18份、矿石微粉45份、生物质炭30份、戊二酸8份、抗菌剂0.7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进一步的,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9份、木糖醇9份、葵二酸36份、壳聚糖2份、纳米纤维素48份、无菌海绵铁粉20份、矿石微粉30份、生物质炭35份、戊二酸8份、抗菌剂0.8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一种生物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如下重量份的组份进行备料:谷氨酸24-30份、木糖醇8-12份、葵二酸35-37份、壳聚糖2-3份、纳米纤维素46-50份、无菌海绵铁粉18-20份、矿石微粉30-45份、生物质炭30-35份、戊二酸7-9份、抗菌剂0.6-1.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步骤2,将谷氨酸、木糖醇、葵二酸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烧瓶中,加热至熔融,然后进行搅拌2-3h,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步骤3,将壳聚糖和戊二酸以及适量的水在40-50℃的环境下搅拌均匀备用;步骤4,将纳米纤维素、无菌海绵铁粉、、矿石微粉和生物质炭以及适量的乙醇混合搅拌均匀,在160-170℃加热搅拌1.5-2h;步骤5,将步骤2和步骤3和步骤4中得到的物质加入抗菌剂后并搅拌均匀,放入真空箱中,在145-152℃的环境下得到带有微孔的胶黏物质,然后将粘胶物质成型即得到产品。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的搅拌时间为2.3h。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的搅拌温度为45.8℃;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搅拌时的温度为165℃。进一步的,上述步骤5中的真空箱的温度为1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相比现有的制备方法能够减少原料的用量以及制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缩短了加工的时间,提高了生物容器的制备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容器能够形成细小微孔,便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缩短微生物发酵的时间和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容器,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4-30份、木糖醇8-12份、葵二酸35-37份、壳聚糖2-3份、纳米纤维素46-50份、无菌海绵铁粉18-20份、矿石微粉30-45份、生物质炭30-35份、戊二酸7-9份、抗菌剂0.6-1.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优先的,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7份、木糖醇11份、葵二酸35份、壳聚糖2份、纳米纤维素48份、无菌海绵铁粉19份、矿石微粉40份、生物质炭32份、戊二酸7份、抗菌剂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优先的,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30份、木糖醇8份、葵二酸37份、壳聚糖2.5份、纳米纤维素50份、无菌海绵铁粉20份、矿石微粉32份、生物质炭31份、戊二酸9份、抗菌剂0.8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优先的,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5份、木糖醇10份、葵二酸36份、壳聚糖3份、纳米纤维素47份、无菌海绵铁粉18份、矿石微粉45份、生物质炭30份、戊二酸8份、抗菌剂0.7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优先的,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9份、木糖醇9份、葵二酸36份、壳聚糖2份、纳米纤维素48份、无菌海绵铁粉20份、矿石微粉30份、生物质炭35份、戊二酸8份、抗菌剂0.8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一种生物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如下重量份的组份进行备料:谷氨酸24-30份、木糖醇8-12份、葵二酸35-37份、壳聚糖2-3份、纳米纤维素46-50份、无菌海绵铁粉18-20份、矿石微粉30-45份、生物质炭30-35份、戊二酸7-9份、抗菌剂0.6-1.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步骤2,将谷氨酸、木糖醇、葵二酸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烧瓶中,加热至熔融,然后进行搅拌2-3h,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步骤3,将壳聚糖和戊二酸以及适量的水在40-50℃的环境下搅拌均匀备用;步骤4,将纳米纤维素、无菌海绵铁粉、、矿石微粉和生物质炭以及适量的乙醇混合搅拌均匀,在160-170℃加热搅拌1.5-2h;步骤5,将步骤2和步骤3和步骤4中得到的物质加入抗菌剂后并搅拌均匀,放入真空箱中,在145-152℃的环境下得到带有微孔的胶黏物质,然后将粘胶物质成型即得到产品。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的搅拌时间为2.3h。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的搅拌温度为45.8℃;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搅拌时的温度为165℃。进一步的,上述步骤5中的真空箱的温度为1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4‑30份、木糖醇8‑12份、葵二酸35‑37份、壳聚糖2‑3份、纳米纤维素46‑50份、无菌海绵铁粉18‑20份、矿石微粉30‑45份、生物质炭30‑35份、戊二酸7‑9份、抗菌剂0.6‑1.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4-30份、木糖醇8-12份、葵二酸35-37份、壳聚糖2-3份、纳米纤维素46-50份、无菌海绵铁粉18-20份、矿石微粉30-45份、生物质炭30-35份、戊二酸7-9份、抗菌剂0.6-1.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27份、木糖醇11份、葵二酸35份、壳聚糖2份、纳米纤维素48份、无菌海绵铁粉19份、矿石微粉40份、生物质炭32份、戊二酸7份、抗菌剂1份、适量的乙醇和适量的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制造该生物容器的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构成:谷氨酸30份、木糖醇8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海盛杰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