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605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根据视差、用户的瞳距和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获取操作体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立体坐标;根据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第一立体坐标,判断操作体与虚拟物体之间是否满足预设交互条件;若是,则基于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虚拟物体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中,使得用户不必佩戴眼镜就可以观察到更加真实的立体的虚拟物体,以及与更加真实的虚拟物体进行交互,使得用户获得更加良好的沉浸感,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Interactive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teractive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 method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arallax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views of virtual objects; determining the first virtual stereo coordinates of virtual objects mapped in real space based on parallax, user's pupil distance and user's eye focal length; and obtaining the first virtual stereo coordinates of operators in real spac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virtual coordinates and the first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the preset interaction conditions between the operator and the virtual object are judged; if so, the virtual object is processed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action of the operator. In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the user can observe more real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objects without wearing glasses, and interact with more real virtual objects, so that the user can get a better immersion feel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交互
,尤其涉及一种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用户与虚拟物体之间的交互往往采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的。一种现有的交互方法通常包括,用户通过佩戴相应的立体眼镜,观察到立体的虚拟物体,用户与通过立体眼镜观察到的立体的虚拟物体进行交互。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用户通过立体眼镜观察到的虚拟物体不够真实,用户在交互时的沉浸感较弱,使用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的交互方法存在通过立体眼镜观察到的虚拟物体不够真实,导致用户在交互时的沉浸感较弱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根据视差、用户的瞳距和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获取操作体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立体坐标;根据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第一立体坐标,判断操作体与虚拟物体之间是否满足预设交互条件;若是,则基于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虚拟物体进行处理。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视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第一虚拟立体坐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视差、用户的瞳距和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第一立体坐标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操作体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立体坐标;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第一立体坐标,判断操作体与虚拟物体之间是否满足预设交互条件;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虚拟物体进行处理。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电连接的显示设备、检测设备和处理设备;显示设备,用于显示包含虚拟物体的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检测设备,用于获取操作体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立体坐标;处理设备,用于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根据视差、用户的瞳距和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根据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第一立体坐标,判断操作体与虚拟物体之间是否满足预设交互条件;若是,则基于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虚拟物体进行处理。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交互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虚拟物体显示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上,利用视差、用户瞳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实现裸眼3D显示,并通过根据操作体的位置,实现与虚拟物体的交互,使得用户不必佩戴眼镜就可以观察到更加真实的立体的虚拟物体,以及与更加真实的虚拟物体进行交互,使得用户获得更加良好的沉浸感,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互立体感知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互立体感知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视差、用户的瞳距和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中的第三平面坐标和在第二视图中的第四平面坐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和解释:裸眼3D是指利用人两眼具有视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立体影像的技术。视差是指左右视差,又称横视差,水平视差,x视差,指立体像对上同名像点的横坐标值之差。向量是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现有技术中的裸眼3D技术不具有交互功能,若想与虚拟物体之间实现交互,往往采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然而,用户必须通过佩戴辅助设备,例如头盔、眼镜等进行交互,用户体验不佳。本申请提供的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起见,可以将交互对象中的虚拟物体设置为小球。交互过程中的操作体为在真实空间交互区域内与虚拟物体进行交互,且对目标对象进行操作的对象,可以为用户身体的某一部位,例如可以为用户的手。同时,使用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代表用户的左眼和右眼,以获取图像,并假设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内部参数一致,如焦距、和镜头参数等都一致。例如附图3与附图4中所示,第一相机301和第二相机302分别代表用户的左眼和右眼。第一相机301与第二相机302之间的距离则可以表示用户左眼和右眼之间的瞳距,第一相机301与第二相机302的焦距则可以表示用户的左眼和右眼的焦距。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01,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S102,根据视差、用户的瞳距和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S103,获取操作体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立体坐标。S104,根据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第一立体坐标,判断操作体与虚拟物体之间是否满足预设交互条件。若是,则执行S105,若否,则执行S101。S105,基于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虚拟物体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S101中,首先将交互系统初始化,启动显示设备,显示包含虚拟物体小球的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根据所述视差、用户的瞳距和所述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所述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获取操作体在所述真实空间中的第一立体坐标;根据所述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所述第一立体坐标,判断所述操作体与所述虚拟物体之间是否满足预设交互条件;若是,则基于所述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根据所述视差、用户的瞳距和所述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所述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获取操作体在所述真实空间中的第一立体坐标;根据所述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所述第一立体坐标,判断所述操作体与所述虚拟物体之间是否满足预设交互条件;若是,则基于所述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和第二视图之间的视差,包括:获取虚拟物体在第一视图中的第一平面坐标和在第二视图中的第二平面坐标;根据所述第一平面坐标和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确定出所述虚拟物体的视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视差、用户的瞳距和所述用户的眼睛的焦距,确定出所述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平面坐标和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确定所述虚拟物体的视差表达式;将所述用户的瞳距、所述用户的眼睛的焦距和所述视差,代入所述视差表达式,得到所述虚拟物体与所述用户的双眼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根据所述垂直距离、所述焦距、所述第一平面坐标和所述第二平面坐标,确定出所述虚拟物体映射在真实空间中的第一虚拟立体坐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操作体在所述真实空间中的第一立体坐标时,还包括:利用体感检测设备获取所述操作体的动作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所述第一立体坐标,判断所述操作体与所述虚拟物体之间是否满足预设交互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虚拟立体坐标与所述第一立体坐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和判断所述操作体的动作状态是否为交互动作状态;若都为是,则确定所述操作体与所述虚拟物体之间满足所述预设交互条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处理,包括:基于所述操作体的移动动作,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移动处理,或基于所述操作体的旋转动作,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旋转处理,或基于所述操作体引导所述虚拟物体的形变动作,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形变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操作体的交互动作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处理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真实空间中的第二立体坐标;确定出所述第二立体坐标与第一立体坐标之间的差值向量;根据所述差值向量和所述第一虚拟立体坐标,确定出所述虚拟物体的第二虚拟立体坐标;根据所述第二虚拟立体坐标,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桂新张浩陈丽莉楚明磊田文红马占山郭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