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50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夹具,其中,翻转夹具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工件放置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驱动单元;第一夹持单元至少包括第一支撑台(6),能够沿竖直方向滑移的第一滑动块(13),可自转地设置的第一转杆(11);工件放置单元至少包括第一液压缸(7),设置于第一液压缸上的工件摆放台(4);第二夹持单元至少包括滑轨(8),能够在滑轨上滑移的第二支撑台(2),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第二支撑台上的第二滑动块(14),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第二滑动块上的第二转杆(9);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各自连接有夹持件,且夹持件设置于工件摆放台的上方。实现了只需一次手动装夹,即可完成多次多面加工操作的效果。

Turnover fix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verturning fixture, in which the overturning fixture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unit, a workpiece placement unit, a second clamping unit and a driving unit arranged sequentially; the first clamping unit comprises at least a first support platform (6), a first sliding block (13) capable of sliding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a first rotating rod (11), and a workpiece placement unit comprising at least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7). The second clamping unit comprises at least a slide rail (8), a second support platform (2) capable of sliding on the slide rail, a second slide block (14) sliding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n the second support platform, and a second rotary bar (9)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lide block. The first rotary bar and the second rotary ba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clamping parts. The clamping part is arranged above the workpiece display table. It realizes the effect of multi-faceted processing operation which only needs one manual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辅助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翻转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在加工不同面的时候,工件往往需要二次装夹,多次加工就要进行多次装夹。这种加工方式,不仅会有加工误差,还会加大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率。虽然,有部分夹具具有一定的翻转效果,但其往往是通过工作台的翻转来使工件进行多面加工,这样就使得无法方便地对加工工件本身进行加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待加工件的多面加工一般需要多次装夹,不仅造成加工误差,且加大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一般的装夹夹具往往是通过工作台实现多面加工,无法方便地对待加工件本身进行加工操作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只需一次手动装夹,即可完成多次多面加工操作的翻转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夹具,其中,所述翻转夹具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工件放置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至少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台,能够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上的第一滑动块,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上的第一转杆;所述工件放置单元至少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第一液压缸,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上的工件摆放台;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至少包括滑移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滑轨,能够在所述滑轨上滑移的第二支撑台,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上的第二滑动块,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所述第二转杆各自连接有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工件摆放台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工件放置单元还包括支架台,且所述支架台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工件摆放台贯穿所述通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杆和所述第二转杆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块中朝向所述工件放置单元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一转杆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通孔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台上还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立柱,所述第二滑动块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立柱上还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杆和所述第一转杆翻转。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台上还连接有第二液压缸,且所述第二液压缸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撑台在所述滑轨上滑移。优选地,所述翻转夹具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一夹持单元、所述工件放置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各自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夹持装置设置为包括第一支撑台,并在第一支撑台上设置第一滑动块,使得第一转杆可以通过第一滑动块在竖直方向移动,同样地,第二转杆也能够按此方式沿竖直方向滑动,同时,第二支撑台通过实现在滑轨上的滑移,使得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单元,从而实现对待加工件的夹紧和放开。进一步地,将工件放置单元设置为包括第一液压缸和工件摆放台,使得能够通过第一液压缸的伸缩带动工件摆放台的上下移动,同时,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的夹持件配合实现对待加工件的夹持,且工件摆放台能够根据夹持位置的高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对待加工件进行一定的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夹具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夹具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二液压缸2-第二支撑台3-电机4-工件摆放台5-支架台6-第一支撑台7-第一液压缸8-滑轨9-第二转杆10-待加工件11-第一转杆12-底座13-第一滑动块14-第二滑动块15-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竖直、水平”是指在实际使用时的位置关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夹具,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翻转夹具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工件放置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至少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台6,能够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6上的第一滑动块13,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块13上的第一转杆11;所述工件放置单元至少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第一液压缸7,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7上的工件摆放台4;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至少包括滑移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滑轨8,能够在所述滑轨8上滑移的第二支撑台2,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2上的第二滑动块14,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块14上的第二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11和所述第二转杆9各自连接有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工件摆放台4的上方。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夹持装置设置为包括第一支撑台6,并在第一支撑台6上设置第一滑动块13,使得第一转杆11可以通过第一滑动块13在竖直方向移动,同样地,第二转杆9也能够按此方式沿竖直方向滑动,同时,第二支撑台2通过实现在滑轨8上的滑移,使得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单元,从而实现对待加工件10的夹紧和放开。进一步地,将工件放置单元设置为包括第一液压缸7和工件摆放台4,使得能够通过第一液压缸7的伸缩带动工件摆放台4的上下移动,同时,第一转杆11和第二转杆9上的夹持件配合实现对待加工件10的夹持,且工件摆放台4能够根据夹持位置的高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对待加工件10进行一定的支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工件摆放台4位置能够得到有效限定,避免其沿水平方向出现较大位移,所述工件放置单元还包括支架台5,且所述支架台5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工件摆放台4贯穿所述通孔设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其能够有效实现翻转,所述第一转杆11和所述第二转杆9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当然,这里的第一转杆11和第一滑动块13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使得第一转杆11能够在第一滑动块13中自转即可,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块13中朝向所述工件放置单元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一转杆11的端部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通孔中。为了使得所述立柱15能够有效实现滑移效果,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台2上还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立柱15,所述第二滑动块14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立柱15上,所述立柱15上还连接有电机3,且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杆9和所述第一转杆11翻转。当然,这里的电机3可以为贯穿所述立柱15和第二滑动块14并连接在所述第二转杆9和所述第一转杆11上,从而使得其能够有效带动所述第二转杆9和所述第一转杆11翻转。当然,类似的能够实现所述第二转杆9和所述第一转杆11翻转的方式在此均可以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台2在滑轨8上的滑移的实现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方式,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台2上还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且所述第二液压缸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撑台2在所述滑轨8上滑移。为了使得整个翻转夹具形成为一体,以便于实际使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夹具还包括底座12,所述第一夹持单元、所述工件放置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各自设置于所述底座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夹具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工件放置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至少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台(6),能够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6)上的第一滑动块(13),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块(13)上的第一转杆(11);所述工件放置单元至少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第一液压缸(7),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7)上的工件摆放台(4);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至少包括滑移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滑轨(8),能够在所述滑轨(8)上滑移的第二支撑台(2),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2)上的第二滑动块(14),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块(14)上的第二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11)和所述第二转杆(9)各自连接有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工件摆放台(4)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夹具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工件放置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至少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台(6),能够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6)上的第一滑动块(13),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块(13)上的第一转杆(11);所述工件放置单元至少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的第一液压缸(7),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7)上的工件摆放台(4);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至少包括滑移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滑轨(8),能够在所述滑轨(8)上滑移的第二支撑台(2),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2)上的第二滑动块(14),以及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块(14)上的第二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11)和所述第二转杆(9)各自连接有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工件摆放台(4)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放置单元还包括支架台(5),且所述支架台(5)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工件摆放台(4)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东时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