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48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槽,包括胶槽本体,胶槽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胶口,胶槽还包括设置于胶槽本体上方的消泡通道;胶槽还包括消泡本体,消泡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由消泡本体形成,消泡本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胶槽本体内部并位于进胶口的下方;消泡通道具有上壁体以及相对的下壁体,上壁体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消泡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消泡针;消泡针包括相对的底部和顶部,底部固定在上壁体,顶部朝向所述下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通过在进胶口下方设置具有消泡针的消泡通道消除胶液中的气泡,防止气泡进入层压板,进而提升板材的质量。

Rubber groov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ubber groove, which comprises a rubber groove body, a rubber groove body with a rubber inlet at the top, and a defoaming passage arranged above the rubber groove body. The rubber groove also comprises a defoaming body, at least part of which is formed by the defoaming body, and the defoaming body can be detachably arranged inside the rubber groove body and positioned below the rubber inlet. The upper wall body and the relative lower wall body are formed by the defoaming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defoaming passag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defoaming needles; the defoaming needle comprises a relative bottom and a top, the bottom is fixed on the upper wall body, and the top faces the lower wall body. The utility model eliminates bubbles in the glue liquid by setting a defoaming channel with defoaming needle under the rubber inlet, prevents bubbles from entering the laminate,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槽
本技术涉及层压板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胶槽。
技术介绍
层压板生产制造过程包括将玻璃纤维布等增强材料经过装有树脂胶液的浸胶槽中进行浸泡,然后经过高温烘烤形成半固化片,再经高温热压与铜箔或者其他离型材料叠合成为覆铜箔层压单面板或者绝缘板。增强材料浸胶过程中浸胶槽内胶液会不断被消耗,因此连续浸胶时需胶板要不断的补充胶液。而目前常规的补充胶液的方式:1、通过输胶管从胶液液面上方直接将胶液通入胶槽中;2、通过输胶管从胶槽地即液面下方将胶液通入胶槽中。而无论是以上哪种方式输送胶液以及在胶液混制过程中长时间的搅拌,都会有大量的气泡进入胶槽,气泡会附着或浸入增加材料中,使得层压板存在微气泡缺陷,影响产品的良率,且后期所生产的电子产品存在质量隐患。CN206535715公开了一种浸胶槽供胶装置,提供了一种消除胶液中的汽泡的方式,具体供胶装置包括:设置有流胶嘴的输胶管,所述输胶管与外部供胶系统连通;位于所述输胶管下方的缓流槽,所述输胶管将胶液输至缓流槽内;设置于所述缓流槽顶部边沿的消泡齿,相邻消泡齿之间形成溢流口;与所述缓流槽设置有消泡齿的边沿相连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从缓流槽顶部斜向下延伸且下端浸入至浸胶槽内的液面下。该专利通过采用缓流槽盛装输胶管输出的胶液,并在缓流槽顶部边沿设置形成溢流口的消泡齿,同时采用大面积的引流板将从溢流口溢出的胶液输至浸胶槽液面下方,通过消泡齿消除汽泡,但是装置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昂,也并未对于胶液中原有的气泡实现高效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消泡装置的胶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胶槽,包括胶槽本体,所述胶槽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胶口,所述胶槽还包括设置于胶槽本体上方的消泡通道,胶液由所述进胶口进入所述胶槽本体内部,流经所述消泡通道后到达所述胶槽本体的底部;所述胶槽还包括消泡本体,所述消泡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所述消泡本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胶槽本体内部并位于所述进胶口的下方;所述消泡通道具有上壁体以及相对的下壁体,所述上壁体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所述消泡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消泡针;所述消泡针包括相对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底部固定在所述上壁体,所述顶部朝向所述下壁体。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泡针为针状结构或齿状结构。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壁体和所述下壁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或所述上壁体和所述下壁体各自为独立件且通过连接件彼此连接。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壁体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壁体构造为所述胶槽本体侧壁。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泡通道与水平方向呈角度倾斜。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泡本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弧形或曲面形。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槽还包括具有孔隙的漏板,所述漏板连接设置于所述消泡通道的下方,并邻近所述胶槽本体的底部设置,胶液沿着所述消泡通道流动、通过所述孔隙流入所述胶槽本体的底部。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槽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消泡通道的下方且邻近所述胶槽本体底部相对胶液流下的方向设置。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槽本体的底部设置溢流装置;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溢流口和具有流量控制阀的溢流管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进胶口下方设置具有消泡针的消泡通道消除胶液中的气泡,一方面利用设置在消泡通道上壁体上的消泡针刺破气泡,消泡针之间的间隙也有利于气泡中气体逸出;另一方面还在消泡通道的下方设置了漏板帮助胶液气泡逸出和设置挡板作为引流装置,防止胶液飞溅而产生二次气泡;有效消除向浸胶槽供胶时胶液中的汽泡,可以有效防止气泡进入层压板,进而提升板材的质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实施例中胶槽结构示意图;图中示例表示为:1-胶槽;11-胶槽本体;12-进胶口;13-消泡通道;131-上壁体;132-下壁体;14-消泡针;141-底部;142-顶部;15-消泡本体;16-漏板;161-孔隙;17-挡板;18-溢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胶槽1,如图1所示,包括胶槽本体11,胶槽本体11的顶部设置有进胶口12,胶槽1还包括设置于胶槽本体11上方的消泡通道13,胶液由进胶口12进入胶槽本体11内部,流经消泡通道13后到达胶槽本体11的底部;胶槽1还包括消泡本体11,消泡通道13的至少一部分由消泡本体15形成,消泡本体15可拆卸地设置于胶槽本体11内部并位于进胶口12的下方;本技术实施例设置的消泡装置一部分是包含消泡本体15的消泡通道13,消泡本体15作为可拆卸的部件灵活设置于胶槽本体11的内部;便于清理和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胶槽的结构。消泡装置主体结构3置于进胶口12邻近位置,可通过螺母或其他连接部件固定消泡本体15装置于胶槽本体11内。消泡通道13具有上壁体131以及相对的下壁体132,上壁体131和下壁体132由消泡本体15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上壁体131和下壁体132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在其它可替代的方案中,上壁体131和下壁体132也可以各自为独立件且通过连接件彼此连接,便于拆卸和清洗。在具体实施中,下壁体132还可以构造为胶槽本体11的侧壁。消泡通道13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消泡针14;消泡针14包括相对的底部141和顶部142,底部141固定在上壁体131,顶部142朝向下壁体142。优选地,消泡针14的顶部142需接触下壁体132,使紧贴于消泡通道13的下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槽,包括胶槽本体,所述胶槽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槽还包括设置于胶槽本体上方的消泡通道,胶液由所述进胶口进入所述胶槽本体内部,流经所述消泡通道后到达所述胶槽本体的底部;所述胶槽还包括消泡本体,所述消泡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所述消泡本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胶槽本体内部并位于所述进胶口的下方;所述消泡通道具有上壁体以及相对的下壁体,所述上壁体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所述消泡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消泡针;所述消泡针包括相对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底部固定在所述上壁体,所述顶部朝向所述下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槽,包括胶槽本体,所述胶槽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槽还包括设置于胶槽本体上方的消泡通道,胶液由所述进胶口进入所述胶槽本体内部,流经所述消泡通道后到达所述胶槽本体的底部;所述胶槽还包括消泡本体,所述消泡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所述消泡本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胶槽本体内部并位于所述进胶口的下方;所述消泡通道具有上壁体以及相对的下壁体,所述上壁体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所述消泡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消泡针;所述消泡针包括相对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底部固定在所述上壁体,所述顶部朝向所述下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体和所述下壁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或所述上壁体和所述下壁体各自为独立件且通过连接件彼此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壁体由所述消泡本体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涵张光报何继亮张明军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