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43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铸造装置,包括铸造机体以及设置在铸造机体中的熔融腔,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位于熔融腔下侧的沸腾腔,熔融腔以及沸腾腔下端壁中均嵌设有加热电阻,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位于熔融腔上侧的热油循环管,且热油循环管左端与沸腾腔左侧端壁相连通,热油循环管右端与沸腾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完成了对金属的铸造过程,增加装置运行的联动性,减少了传统冶金行业所需的大量人力,提高铸造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通过对金属熔融时所需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产生蒸汽,保证了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传动的稳定性,通过成型装置加快了模具成型所需的时间。

A Metal Cas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al ca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sting body and a melting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casting body. A boiling chamber locat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melting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casting body. A heating resistance is embedded in the melting chamber and the lower end wall of the boiling chamber. A hot oil circulating pipe located at the upper side of the melting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casting body,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hot oil circulating pipe and the left end wall phase of the boiling chamber are arranged in the casting body. The right end of the hot oil circula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wall of the boiling chamber.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completes the casting process of metal, increases the linkage of the device operation, reduces a large number of manpower required by the traditional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mproves the cast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cost at the same time. By secondary utilization of the heat required during the metal melting, steam is generated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The st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in the course of running speeds up the time needed for the mould forming through the mou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铸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为一种金属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现在,金属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金属铸造行业收到广泛的重视,传统的金属铸造设备结构复杂,传动联动性较差,在金属铸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操作工进行辅助,成本较高,且金属熔融所产生的热量浪费现象严重,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同时金属铸造完成后模具所需成型需收入下一工序,耗费时间较长,铸造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铸造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铸造装置,包括铸造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铸造机体中的熔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熔融腔下侧的沸腾腔,所述熔融腔以及所述沸腾腔下端壁中均嵌设有加热电阻,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熔融腔上侧的热油循环管,且所述热油循环管左端与所述沸腾腔左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热油循环管右端与所述沸腾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热油循环管右侧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油输入管,所述油输入管上设置有输入油控制阀,所述热油循环管中设置有一循环泵,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一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蒸汽产生腔,且所述热油循环管穿过所述蒸汽产生腔,所述蒸汽产生腔上端壁中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水输入管道,所述蒸汽产生腔后侧连通设置有一动力腔,所述所述动力腔中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后侧与所述动力腔后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推动板前侧固定设置有一向前延伸的动力杆,且所述动力杆前端通过液压机构将动力向下传递,并通过齿轮啮合机构与带传动机构连接设置有一模具推动装置,所述模具推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右侧通过螺纹机构连接有一位于所述成型腔中的模具,且所述成型腔位于所述熔融腔下侧,所述模具下侧设置有一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右侧的转动风扇,所述动力轴下侧通过传动带将动力向下传递,并通过齿轮组以及传动带机构将动力向右传递与所述转动风扇相连通,所述传动带机构中设置有皮带张紧装置保证皮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所述熔融腔上侧设置有一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蒸汽回收腔,所述蒸汽回收腔与所述熔融腔通过蒸汽管道相连通,所述蒸汽回收腔左端壁与所述动力腔下端壁后侧之间连通设置有蒸汽循环管,所述熔融腔中设置有压板机构将熔融后的金属向下挤压,并通过滑块机构定量的落到所述模具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蒸汽产生腔前侧的第一液压腔,且所述动力杆前侧可滑动地伸入所述第一液压腔中,所述第一液压腔中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第一液压块,且所述第一液压块与所述动力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腔下侧设置有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与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连通设置有液压管道,所述第二液压腔中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第二液压块,所述第二液压腔后侧设置有一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传动齿条,且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二液压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后端壁中连通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传动腔左右端壁之间转动配合有主动轴,所述传动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动轴外表面并与所述传动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动轴外表面的主传动轮,所述传动腔下侧设置有动力输出腔,所述动力输出腔中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动力轴,且所述动力轴左端与所述动力输出腔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腔与所述传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带轮腔,所述动力输出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轴外表面的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主传动轮之间动力连接有传动所述带轮腔的传动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推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腔左侧的矩形腔,且所述动力轴右端可转动地伸入所述矩形腔中,所述矩形腔中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矩形块,且所述动力轴右端伸入所述矩形块并与所述矩形块螺纹连接,所述矩形块右端可滑动地伸入所述成型腔中,所述成型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块右端的模具,所述模具中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模具空间,所述成型腔前侧端壁中设置有密封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腔与所述动力输出腔之间的配合空间,且所述动力轴可转动地穿过所述配合空间,所述配合空间右侧设置有一锥齿轮安装腔,所述锥齿轮安装腔与所述配合空间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安装轴,且所述安装轴左端与所述配合空间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配合空间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轴外表面的主同步轮,所述配合空间中还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轴外表面的从动同步轮,所述主同步轮与所述从动同步轮之间动力连接有同步带,所述锥齿轮安装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轴右端的主动锥齿轮,所述锥齿轮安装腔上侧设置有一链轮腔,所述链轮腔与所述锥齿轮安装腔之间动力连接有链轮轴,所述链轮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链轮轴上端的主动链轮,所述锥齿轮安装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链轮轴下端并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模具右侧固定安装在一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中转动配合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安装轴,所述成型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轴外表面的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动力连接有一传动链,所述成型腔下端壁之间连通设置有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且所述安装轴下端与所述滑块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成型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轴上端的传动锥齿轮,所述安装支架上端面通过连接支架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成型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右端并与所述传动锥齿轮相啮合的配合锥齿轮,所述成型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左端的转动风扇,所述链轮腔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安装块,所述张紧安装块中设置有前后对称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连接块,前后两个连接块的相近端面与前后两个连接槽的相近端壁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块上侧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导线轮,所述链轮腔前后左右均可转动的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张紧安装块四周的第二导线轮,所述传动链依次绕过所述第二导线轮以及所述第一导线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熔融腔内壁之间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所述熔融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三弹簧,所述熔融腔与所述蒸汽回收腔之间连通设置有蒸汽输入管,所述蒸汽输入管中设置有蒸汽控制阀,所述蒸汽回收腔右端壁中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出口管道,所述出口管道中设置有出口控制阀,所述熔融腔下端壁与所述成型腔之间连通设置有金属出口,所述金属出口内壁上侧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熔融出口,所述金属出口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隔离块,所述金属出口左右端壁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隔离块下端与所述限位板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四弹簧,且在所述第四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隔离块上端面在初始状态时与所述密封块下端面相抵接对所述熔融出口进行密封,所述隔离块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推杆,所述金属出口左右端壁均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限位板下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可转动地安装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左右两个翻转轴均固定设置翻转块,且左右两个翻转块在初始位置时相互抵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紧凑的传动结构完成了对金属的铸造过程,通过机构之间的传动增加装置运行的联动性,其中,通过装置的自动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铸造装置,包括铸造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铸造机体中的熔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熔融腔下侧的沸腾腔,所述熔融腔以及所述沸腾腔下端壁中均嵌设有加热电阻,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熔融腔上侧的热油循环管,且所述热油循环管左端与所述沸腾腔左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热油循环管右端与所述沸腾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热油循环管右侧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油输入管,所述油输入管上设置有输入油控制阀,所述热油循环管中设置有一循环泵,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一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蒸汽产生腔,且所述热油循环管穿过所述蒸汽产生腔,所述蒸汽产生腔上端壁中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水输入管道,所述蒸汽产生腔后侧连通设置有一动力腔,所述所述动力腔中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后侧与所述动力腔后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推动板前侧固定设置有一向前延伸的动力杆,且所述动力杆前端通过液压机构将动力向下传递,并通过齿轮啮合机构与带传动机构连接设置有一模具推动装置,所述模具推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右侧通过螺纹机构连接有一位于所述成型腔中的模具,且所述成型腔位于所述熔融腔下侧,所述模具下侧设置有一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右侧的转动风扇,所述动力轴下侧通过传动带将动力向下传递,并通过齿轮组以及传动带机构将动力向右传递与所述转动风扇相连通,所述传动带机构中设置有皮带张紧装置保证皮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所述熔融腔上侧设置有一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蒸汽回收腔,所述蒸汽回收腔与所述熔融腔通过蒸汽管道相连通,所述蒸汽回收腔左端壁与所述动力腔下端壁后侧之间连通设置有蒸汽循环管,所述熔融腔中设置有压板机构将熔融后的金属向下挤压,并通过滑块机构定量的落到所述模具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铸造装置,包括铸造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铸造机体中的熔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熔融腔下侧的沸腾腔,所述熔融腔以及所述沸腾腔下端壁中均嵌设有加热电阻,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熔融腔上侧的热油循环管,且所述热油循环管左端与所述沸腾腔左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热油循环管右端与所述沸腾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热油循环管右侧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油输入管,所述油输入管上设置有输入油控制阀,所述热油循环管中设置有一循环泵,所述铸造机体中设置有一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蒸汽产生腔,且所述热油循环管穿过所述蒸汽产生腔,所述蒸汽产生腔上端壁中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水输入管道,所述蒸汽产生腔后侧连通设置有一动力腔,所述所述动力腔中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后侧与所述动力腔后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推动板前侧固定设置有一向前延伸的动力杆,且所述动力杆前端通过液压机构将动力向下传递,并通过齿轮啮合机构与带传动机构连接设置有一模具推动装置,所述模具推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右侧通过螺纹机构连接有一位于所述成型腔中的模具,且所述成型腔位于所述熔融腔下侧,所述模具下侧设置有一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右侧的转动风扇,所述动力轴下侧通过传动带将动力向下传递,并通过齿轮组以及传动带机构将动力向右传递与所述转动风扇相连通,所述传动带机构中设置有皮带张紧装置保证皮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所述熔融腔上侧设置有一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蒸汽回收腔,所述蒸汽回收腔与所述熔融腔通过蒸汽管道相连通,所述蒸汽回收腔左端壁与所述动力腔下端壁后侧之间连通设置有蒸汽循环管,所述熔融腔中设置有压板机构将熔融后的金属向下挤压,并通过滑块机构定量的落到所述模具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蒸汽产生腔前侧的第一液压腔,且所述动力杆前侧可滑动地伸入所述第一液压腔中,所述第一液压腔中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第一液压块,且所述第一液压块与所述动力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腔下侧设置有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与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连通设置有液压管道,所述第二液压腔中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第二液压块,所述第二液压腔后侧设置有一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第二液压腔之间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传动齿条,且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二液压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后端壁中连通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传动腔左右端壁之间转动配合有主动轴,所述传动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动轴外表面并与所述传动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动轴外表面的主传动轮,所述传动腔下侧设置有动力输出腔,所述动力输出腔中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动力轴,且所述动力轴左端与所述动力输出腔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腔与所述传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带轮腔,所述动力输出腔中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轴外表面的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主传动轮之间动力连接有传动所述带轮腔的传动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推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腔左侧的矩形腔,且所述动力轴右端可转动地伸入所述矩形腔中,所述矩形腔中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矩形块,且所述动力轴右端伸入所述矩形块并与所述矩形块螺纹连接,所述矩形块右端可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圣檀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