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74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伸缩拉杆、固定轴、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本实用设有的一级养殖池与二级养殖池,当需要进行虾苗投放时,通过限位机构接触投放装置的限位,而后投放装置通过重力自送向下摆动,并带动支撑机构内的倾斜板移动,产生斜坡,从而方便虾苗进入投放装置内,设有的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对虾苗的投放进行缓冲,避免对虾苗造成损伤,设有的投放挡板在角度的改变过程中,右端带动制氧装置进行供氧量调整,为二级养殖池内的虾苗提供更多的氧气,从而避免虾苗缺氧死亡,且投放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虾苗的冲击力,避免虾苗损伤,大大提升了存活率。

Gradient shrimp cultur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adient shrimp cul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telescopic pull rod, a fixed shaft, a primary culture pond and a secondary culture pond. When shrimp seedlings need to be put into the first and second aquaculture ponds, the device contacts the limit of the device through the limit mechanism, and then the device swings downward by gravity, and drives the inclined plate in the support mechanism to move to produce a slope, thus facilitating the shrimp seedlings to enter the device. The buffer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slow down the shrimp seedling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e angle, the right side drives the oxygen making device to adjust the oxygen supply, so as to provide more oxygen for shrimp seedlings in the secondary culture pond, so as to avoid the death of shrimp seedlings from hypoxia,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mpact of shrimp seedlings, avoid the damage of shrimp seedlings,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虾梯度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对虾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对虾梯度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由于水产动物的幼苗和成体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在养殖水体、饵料投放、养殖密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通常需要先培育幼苗,之后再分苗将幼苗投放到成体养殖池中,以充分利用养殖资源,提高养殖效率。目前,在水产动物养殖尤其是对虾养殖中,当虾苗达到投放标准后,除了采用人工分苗方式用网捕捞虾苗放到容器内,再来就是直接通过设置阀门将虾苗与水同时流入二级养殖池内,在没有缓冲的情况下,容易对虾苗造成损伤,影响了后续发育,并且在二级养殖池养殖量增多后无法及时调整二级养殖池内的氧气量,容易造成虾苗缺氧死亡,有待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伸缩拉杆、固定轴、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所述支撑架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左右两侧,所述一级养殖池底部前端与二级养殖池顶部后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拉杆分别设于支撑架中部,所述支撑架上端设有固定轴,所述一级养殖池包括一级主体、限位机构、投放装置、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于一级主体底部左端,所述一级主体底部右端设有投放装置,所述投放装置与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限位机构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一级主体右侧,且底部与投放装置右端相连接,所述二级养殖池包括制氧装置、缓冲机构、二级主体,所述缓冲机构设于二级主体内部左侧,所述二级主体顶部左端与一级主体底部右端相连接,所述制氧装置设于二级主体右端,且上端与投放装置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一级主体包括一号手轮、一级投放口、一级外壳、一号投料架、限位挡快,所述一级投放口设于一级外壳顶部左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投料架左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一级外壳内部左端,所述一号手轮设于一级外壳左侧,且与一号投料架左端套合连接,所述限位挡快安装于一级外壳右侧中部,并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拨片、复位档杆、防护罩、升降套筒、复位弹簧,所述防护罩为矩形结构,且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一级外壳右侧,所述复位档杆设于防护罩上端,所述升降套筒通过套合方式与复位档杆相连接,所述限位拨片设于升降套筒底部,且通过复位弹簧与复位档杆底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投放装置包括固定绳扣、定位旋钮、投放挡板、传动绳、联动拉杆,所述投放挡板右端通过定位旋钮安装于一级外壳底部右端,所述固定绳扣设于投放挡板右侧,且与制氧装置相连接,所述传动绳左端与支撑机构相连接,且右端与投放挡板左端相扣合,所述联动拉杆左端与固定绳扣相扣合,且右端与制氧装置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倾斜板、升降凸轮、传动齿条、齿条导轨、弹簧挡板、二号弹簧、一号联动轮、二号联动轮、安装盒,所述安装盒设于一级外壳底部左端,且内部右端设有一号联动轮、二号联动轮,所述升降凸轮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安装盒左端,所述安装盒下端设有齿条导轨,所述传动齿条与齿条导轨套合连接,且上端与升降凸轮啮合连接,所述升降凸轮顶部与倾斜板底部相贴合,所述倾斜板设于一级外壳内部下端靠左位置,所述弹簧挡板设于传动齿条右端,且通过二号弹簧与齿条导轨右端相连接,所述弹簧挡板顶部与传动绳左端相扣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制氧装置包括制氧开关、进气口、调节按钮、调节拨杆、制氧主机、供氧管、供氧石,所述制氧主机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二级主体顶部右端,且内部上端设有制氧开关,所述制氧开关底部通过套合方式设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底部与调节拨杆右端相贴合,所述调节拨杆为L形结构,且拐角处与制氧主机左端相扣合,所述供氧管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制氧主机底部,所述供氧石设有两个以上,且通过套合方式分别对应安装于供氧管下端,所述调节拨杆左上端与联动拉杆右端相扣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三号弹簧、弹簧装配槽、弧形缓冲板,所述弹簧装配槽分别安装于二级主体左侧,且内部各设有三号弹簧,所述三号弹簧右端与弧形缓冲板左侧上下两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级主体包括二级投放口、二级投料架、二号手轮、二级外壳,所述二级投料架设于二级外壳内部右端,所述二号手轮左侧贯穿二级外壳与二级投料架右端套合连接,所述二级投放口设于二级外壳顶部左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对虾梯度养殖装置,设有的一级养殖池与二级养殖池顶部后端相叠加摆放,并通过支撑架进行定位,设有的支撑架中部通过伸缩拉杆与固定轴的配合,能够方便高度以及展开角度的调整,当需要将一级养殖池内的虾苗投放到二级养殖池内时,先将限位拨片向上拨动,并带动升降套筒与复位弹簧同步向上,且与复位档杆挤压,此时投放挡板右端失去阻挡力,左端通过自身重力向下摆动,并通过限位挡快进行角度固定,此时虾苗就能够通过投放挡板落入弧形缓冲板内,设有的弧形缓冲板后端通过三号弹簧与弹簧装配槽的配合,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减震效果,有效防止伤害到虾苗,在投放挡板下压的过程中,同步拖动传动绳右端,再由一号联动轮、二号联动轮导向联动,最终传动绳左端带动传动齿条向右移动,并且与升降凸轮啮合,升降凸轮转动起来后凸面向上并挤压倾斜板左端倾斜升起,从而方便一级养殖池内的虾苗进入投放挡板内;此外,投放挡板右端通过联动拉杆带动调节拨杆翘起,并将调节按钮向上拨动,从而通过制氧开关打开制氧主机内的供氧量,设有的供氧管、供氧石用于对二级外壳内部进行氧气输送,一号投料架与二级投料架用于放置饲料,通过一号手轮与二号手轮可以分别转动一号投料架与二级投料架,从而方便进行饲料投放。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设有的一级养殖池与二级养殖池,当需要进行虾苗投放时,通过限位机构接触投放装置的限位,而后投放装置通过重力自送向下摆动,并带动支撑机构内的倾斜板移动,产生斜坡,从而方便虾苗进入投放装置内,设有的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对虾苗的投放进行缓冲,避免对虾苗造成损伤,设有的投放挡板在角度的改变过程中,右端带动制氧装置进行供氧量调整,为二级养殖池内的虾苗提供更多的氧气,从而避免虾苗缺氧死亡,且投放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虾苗的冲击力,避免虾苗损伤,大大提升了存活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对虾梯度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级养殖池和二级养殖池第二形态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支撑架-1、伸缩拉杆-2、固定轴-3、一级养殖池-4、二级养殖池-5、一级主体-401、限位机构-402、投放装置-403、支撑机构-404、制氧装置-501、缓冲机构-502、二级主体-503、一号手轮-4011、一级投放口-4012、一级外壳-4013、一号投料架-4014、限位挡快-4015、限位拨片-4021、复位档杆-4022、防护罩-4023、升降套筒-4024、复位弹簧-4025、固定绳扣-4031、定位旋钮-4032、投放挡板-4033、传动绳-4034、联动拉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伸缩拉杆(2)、固定轴(3)、一级养殖池(4)、二级养殖池(5),所述支撑架(1)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一级养殖池(4)、二级养殖池(5)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养殖池(4)底部前端与二级养殖池(5)顶部后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拉杆(2)分别设于支撑架(1)中部,所述支撑架(1)上端设有固定轴(3);所述一级养殖池(4)包括一级主体(401)、限位机构(402)、投放装置(403)、支撑机构(404),所述支撑机构(404)设于一级主体(401)底部左端,所述一级主体(401)底部右端设有投放装置(403),所述投放装置(403)与支撑机构(404)相连接,所述限位机构(402)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一级主体(401)右侧,且底部与投放装置(403)右端相连接;所述二级养殖池(5)包括制氧装置(501)、缓冲机构(502)、二级主体(503),所述缓冲机构(502)设于二级主体(503)内部左侧,所述二级主体(503)顶部左端与一级主体(401)底部右端相连接,所述制氧装置(501)设于二级主体(503)右端,且上端与投放装置(40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伸缩拉杆(2)、固定轴(3)、一级养殖池(4)、二级养殖池(5),所述支撑架(1)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一级养殖池(4)、二级养殖池(5)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养殖池(4)底部前端与二级养殖池(5)顶部后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拉杆(2)分别设于支撑架(1)中部,所述支撑架(1)上端设有固定轴(3);所述一级养殖池(4)包括一级主体(401)、限位机构(402)、投放装置(403)、支撑机构(404),所述支撑机构(404)设于一级主体(401)底部左端,所述一级主体(401)底部右端设有投放装置(403),所述投放装置(403)与支撑机构(404)相连接,所述限位机构(402)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一级主体(401)右侧,且底部与投放装置(403)右端相连接;所述二级养殖池(5)包括制氧装置(501)、缓冲机构(502)、二级主体(503),所述缓冲机构(502)设于二级主体(503)内部左侧,所述二级主体(503)顶部左端与一级主体(401)底部右端相连接,所述制氧装置(501)设于二级主体(503)右端,且上端与投放装置(40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主体(401)包括一号手轮(4011)、一级投放口(4012)、一级外壳(4013)、一号投料架(4014)、限位挡快(4015),所述一级投放口(4012)设于一级外壳(4013)顶部左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投料架(4014)左端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一级外壳(4013)内部左端,所述一号手轮(4011)设于一级外壳(4013)左侧,且与一号投料架(4014)左端套合连接,所述限位挡快(4015)安装于一级外壳(4013)右侧中部,并为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02)包括限位拨片(4021)、复位档杆(4022)、防护罩(4023)、升降套筒(4024)、复位弹簧(4025),所述防护罩(4023)为矩形结构,且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一级外壳(4013)右侧,所述复位档杆(4022)设于防护罩(4023)上端,所述升降套筒(4024)通过套合方式与复位档杆(4022)相连接,所述限位拨片(4021)设于升降套筒(4024)底部,且通过复位弹簧(4025)与复位档杆(4022)底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梯度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403)包括固定绳扣(4031)、定位旋钮(4032)、投放挡板(4033)、传动绳(4034)、联动拉杆(4035),所述投放挡板(4033)右端通过定位旋钮(4032)安装于一级外壳(4013)底部右端,所述固定绳扣(4031)设于投放挡板(4033)右侧,且与制氧装置(501)相连接,所述传动绳(4034)左端与支撑机构(404)相连接,且右端与投放挡板(4033)左端相扣合,所述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阿建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双盈特种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