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662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及其应用,涉及外来植物入侵防控领域,该装置包括车身、伸缩杆、松土装置、提拉装置、夹持装置和控制器,松土装置、提拉装置、夹持装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车身底部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伸缩杆设置于车身一侧,车身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手柄,松土装置固定于伸缩杆的下端,伸缩杆能够带动松土装置上下运动,提拉装置一端设置于伸缩杆上部,提拉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装置,提拉装置能够带动夹持装置上下运动,控制器能够控制夹持装置的开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及其应用,采用机械化处理,避免人手与植株的直接接触,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Cleaning Device for Solanum calyx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learing device of Solanum nigrum and its applic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vas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lien plant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body, a telescopic rod, a loosening device, a lifting device, a clamping device and a controller. The loosening device, a lifting device and a clamp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A universal wheel is arranged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body, and the telescopic ro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The upper part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handle, and the loosening device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expansion bar. The expansion bar can drive the loosening device to move up and down. One end of the lif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expansion bar. The other end of the lif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clamping device. The lifting device can drive the clamping device to move up and down, and the controller can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clamping device. The automatic clearing device of Solanum nigrum and its application are mechanized to avoid direct contact between human hands and plants, which is simple to operate, time-saving and labor-saving, and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来植物入侵防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刺萼龙葵,又名黄花刺茄,为入侵性极强的一年生杂草。全株具刺,能够直接对人畜造成伤害,植株及果实含龙葵碱,误食后可导致人畜中毒。1981年,刺萼龙葵首次发现于辽宁省朝阳县,现已逸生于吉林、河北、山西、北京、新疆、内蒙古、江苏等地,并且有逐渐向西、南扩展的趋势,其潜在分布区极为广泛。目前,对于爆发地的刺萼龙葵主要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在清除过程中,尽管会佩戴一些防护装备,如加厚的橡胶手套等,工作人员仍不可避免的会被刺萼龙葵的硬刺伤到。此外,刺萼龙葵多生长在干旱的土壤环境中,其根系发达,向地下延伸较长,这也为刺萼龙葵的彻底清除工作带来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及其应用,采用机械化处理,避免人手与植株的直接接触,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包括车身、伸缩杆、松土装置、提拉装置、夹持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松土装置、所述提拉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车身底部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车身一侧,所述车身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手柄,所述松土装置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所述伸缩杆能够带动所述松土装置上下运动,所述提拉装置一端设置于所述伸缩杆上部,所述提拉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夹持装置,所述提拉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夹持装置上下运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夹持装置的开闭。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粗管、细管、第一螺纹管和第二螺纹管,所述粗管设置于所述细管的上部,且所述粗管套设于所述细管外,所述第一螺纹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螺纹连接段和锁紧段,所述锁紧段周向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螺纹连接段固定于所述粗管的下部,所述锁紧段设置于所述细管外部,所述第二螺纹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管外,且所述第二螺纹管与所述第一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粗管固定于所述车身一侧。优选地,所述松土装置包括电机、轴套、十字支架和多个松土铲,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十字支架固定于所述轴套下端,多个所述松土铲固定于所述十字支架的下端,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细管的下部,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松土铲相对于所述车身向外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提拉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连接杆和提拉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安装于所述粗管内,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粗管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提拉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方,且所述提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粗管铰接,所述提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提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铰接,所述提拉杆远离所述粗管的一端安装有所述夹持装置,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外机架、内机架以及相对于所述外机架的中线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杆、两个L形杆、两个直杆和两个夹板,所述外机架与所述提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安装于所述外机架上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能够带动所述内机架在所述外机架上作往复运动,一个所述L形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机架的下端和一个所述夹板的上端铰接,一个所述弧形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机架的上端和一个所述L形杆的中部铰接,一个所述直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机架的下端和一个所述夹板内侧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夹板内侧设置有防滑螺纹。优选地,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车身上,所述电机、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和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控制器控制松土装置对土壤进行松土,使得土壤变得较为疏松,松土完成之后,通过调节伸缩杆使得松土装置离开地面,然后控制夹持装置先张开再闭合来实现紧紧夹住一至数株刺萼龙葵植株,再控制提拉装置带动夹持装置向上运动将刺萼龙葵瞬间向上拔起,待刺萼龙葵拔出后,再次控制夹持装置张开将拔除的刺萼龙葵释放,将拔除的刺萼龙葵放置于车身上。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车身、伸缩杆、松土装置、提拉装置、夹持装置和控制器,工作时,先控制松土装置对土壤进行松土,土壤变得较为疏松,刺萼龙葵将更容易连根拔起,彻底清除,通过调节伸缩杆使得松土装置离开地面,然后控制夹持装置先张开再闭合来实现紧紧夹住一至数株刺萼龙葵植株,再控制提拉装置带动夹持装置向上运动将刺萼龙葵瞬间向上拔起,待刺萼龙葵拔出后,再次控制夹持装置张开将拔除的刺萼龙葵释放。可见,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机械化处理,避免人手与植株的直接接触,提高使用安全性,可同时拔除一至数株刺萼龙葵,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地实现刺萼龙葵的自动清除,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提拉装置和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2、提拉装置;21、第一电动推杆;22、连接杆;23、提拉杆;24、第一螺栓;25、第二螺栓;26、第三螺栓;3、夹持装置;31、第二电动推杆;32、外机架;33、内机架;34、弧形杆;35、L形杆;36、直杆;37、夹板;38、防滑螺纹;39、第四螺栓;40、第五螺栓;4、伸缩杆;41、粗管;42、细管;43、第一螺纹管;44、第二螺纹管;5、轴套;6、十字支架;7、松土铲;8、万向轮;9、车身;10、松土控制按钮;11、提拉控制按钮;12、夹持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及其应用,采用机械化处理,避免人手与植株的直接接触,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包括车身9、伸缩杆4、松土装置、提拉装置2、夹持装置3和控制器,松土装置、提拉装置2、夹持装置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车身9底部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8,伸缩杆4设置于车身9一侧,车身9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手柄1,松土装置固定于伸缩杆4的下端,伸缩杆4能够带动松土装置上下运动,提拉装置2一端设置于伸缩杆4上部,提拉装置2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装置3,提拉装置2能够带动夹持装置3上下运动,控制器能够控制夹持装置3的开闭。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的应用,工作时,先控制松土装置对土壤进行松土,土壤变得较为疏松,刺萼龙葵将更容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伸缩杆、松土装置、提拉装置、夹持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松土装置、所述提拉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车身底部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车身一侧,所述车身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手柄,所述松土装置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所述伸缩杆能够带动所述松土装置上下运动,所述提拉装置一端设置于所述伸缩杆上部,所述提拉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夹持装置,所述提拉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夹持装置上下运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夹持装置的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伸缩杆、松土装置、提拉装置、夹持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松土装置、所述提拉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车身底部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车身一侧,所述车身另一侧的上部安装有手柄,所述松土装置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所述伸缩杆能够带动所述松土装置上下运动,所述提拉装置一端设置于所述伸缩杆上部,所述提拉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夹持装置,所述提拉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夹持装置上下运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夹持装置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粗管、细管、第一螺纹管和第二螺纹管,所述粗管设置于所述细管的上部,且所述粗管套设于所述细管外,所述第一螺纹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螺纹连接段和锁紧段,所述锁紧段周向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螺纹连接段固定于所述粗管的下部,所述锁紧段设置于所述细管外部,所述第二螺纹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管外,且所述第二螺纹管与所述第一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粗管固定于所述车身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装置包括电机、轴套、十字支架和多个松土铲,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十字支架固定于所述轴套下端,多个所述松土铲固定于所述十字支架的下端,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细管的下部,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铲相对于所述车身向外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刺萼龙葵自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连接杆和提拉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安装于所述粗管内,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粗管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菁吴军马方舟王晨彬张彦静徐海根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