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4621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终端,该电力终端包含端钮盒(21)、PCB板(11)、电流互感器(241)以及弱电接线端子(221)、电压线铜柱,位于端钮盒(21)上方的弱电接线端子(221)通过转接PCB板(222)与PCB板(11)连接,位于端钮盒(21)下方的电压线铜柱在端钮盒(21)一端集成后与PCB板(11)连接,位于端钮盒(21)后方的电流互感器(241)在端钮盒(21)对应位置集成后与PCB板(11)连接。采用这种设计方式,PCB板(11)对应的连接位置占用的空间更小而且更加集中,使PCB板(11)上电路和各部件的布局更加方便,而且经过改进后的电力终端零件集成度更高,装配更加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力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终端。
技术介绍
电力终端大多包含端钮盒、PCB板等结构,为了实现端钮盒与PCB板间的连接,以往主要采用软导线将位于端钮盒内的接线铜柱通过插针与PCB板相连。但多条导线交错排布在电力终端上,造成自动化加工麻烦,更多时候得依赖人工进行相关组件的装配连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针对这种不足,现有技术对端钮盒与PCB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31855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三相电能表的端钮盒总成》,该专利采用与端钮盒接线端连接且形状固定的电压接头组件和与PCB板连接的连接针配合,实现端钮盒与PCB板的电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电力终端能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装配,装配效率高、质量更加稳定。但仍旧存在以下不足:1、与端钮盒连接时,需要在PCB板上的对应位置处开设连接孔,而由于开孔较为分散,占据PCB板较多面积,使得PCB板整理布局收到影响;2、端钮盒与PCB板间的连接装置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力终端,该电力终端有效克服了端钮盒与PCB板间连接繁琐,PCB板布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力终端,包括,电力终端上盖(31);电力终端下盖(32),所述电力终端下盖(32)与电力终端上盖(31)配合形成电力终端上部(1);PCB板(11),所述PCB板(11)位于电力终端上部(1)内;端钮盒(21),所述端钮盒(21)上端与电力终端下盖(32)下端装配连接形成电力终端下部(2);弱电接线端子(221),所述弱电接线端子(221)位于端钮盒(21)上的弱电接线端子安装孔(2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接线端子(221)通过转接PCB板(222)与PCB板(1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力终端,包括,电力终端上盖(31);电力终端下盖(32),所述电力终端下盖(32)与电力终端上盖(31)配合形成电力终端上部(1);PCB板(11),所述PCB板(11)位于电力终端上部(1)内;端钮盒(21),所述端钮盒(21)上端与电力终端下盖(32)下端装配连接形成电力终端下部(2);弱电接线端子(221),所述弱电接线端子(221)位于端钮盒(21)上的弱电接线端子安装孔(2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接线端子(221)通过转接PCB板(222)与PCB板(1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电力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PCB板(222)上设置有配合连接所述弱电接线端子(221)的多个连接孔(226);所述转接PCB板(222)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多个连接孔(226)一一对应的插座孔,所述插座孔通过第一插针(224)与PCB板(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电力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224)穿过固定件(223)后与转接PCB板(222)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电力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23)为塑胶材料,所述固定件上表面与第一插针(224)连接处设置有下凹的锡槽(2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电力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钮盒(21)下方还设置有电压线铜柱安装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校峰黄健叶孟军李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